【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土育秧基质培养床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无土育秧基质培养床。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视,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增大,使得农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水稻机插秧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及产业化,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还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其中育秧盘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工具。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育秧基质培养床占用空间较大不易工作人员调整其位置,尤其在把营养液给培养床内的植物时,营养液不能均匀分布在培养床内,导致内部植物生长的长度不一,从而培养植物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土育秧基质培养床,旨在解决现有育秧基质培养床占用空间较大不易工作人员调整其位置,尤其在把营养液给培养床内的植物时,营养液不能均匀分布在培养床内,导致内部植物生长的长度不一,从而培养植物的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土育秧基质培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壳(1),所述装置壳(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装置壳(1)的一端设有两个培养床本体(9),两个所述培养床本体(9)的顶端均开设有培养槽;两个固定板(10);两个所述固定板(10)分别设于两个培养槽内,两个所述固定板(10)的底端均滑动连接有散流板(11),两个所述散流板(11)分别固定连接于培养槽地下内壁;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槽(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第二转动杆(16)、丝杆(4)和螺母(5),所述丝杆(4)、第一锥形齿轮(14)和第二锥形齿轮(15)均设有两个,所述螺母(5)设有四个,所述调节槽(13)开设于装置壳(1)的侧端,所述第二转动杆(16)均转动连接于调节槽(13)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4)均固定连接于调节槽(13)的圆周表面,所述调节槽(13)的上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杆,两个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5)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转动杆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第一转动杆活动贯穿调节槽(13)的上内壁并向上延伸,两个所述丝杆(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转动杆的圆周表面,四个所述螺母(5)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丝杆(4)的圆周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富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