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14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将主控MCU芯片、电机驱动电路网络、电流检测单元集成到同一块电路板,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网络包括上端驱动电路单元和下端驱动电路单元,所述的主控MCU芯片产生4路两两互补的脉宽调制PWM驱动信号,其中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信号连接到上端驱动电路单元,另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信号连接到下端驱动电路单元,电流检测单元一端连接到上端驱动电路单元中的驱动芯片VS引脚,另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机中的A相,下端驱动电路单元的VS引脚连接到直流电机中的B相。可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和换向,具备体积小,调速更加精准等优点。调速更加精准等优点。调速更加精准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直流电机是实现直流电能与机械能进行转换的装置,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相比,具有优良的调速性能和启动性能,平滑的无极调速性能,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负载冲击,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系统中的运行要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启动和调速性能,常用于对启动和调速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大型可逆轧钢机、矿井卷扬机、龙门刨床、电力机车、地铁列车和大型起重机等生产机械。
[0003]直流电机的转动速度和加给电机两相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直流电机的转动方向和加给电机两相的电压方向有关,传统的直流电机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进行调速,这种调速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得到较宽和平滑的调速性能,只能应用在一些小功率且调速范围要求不大的场合。
[0004]现有技术中的专利1申请号:2020216769541,专利名称为:一种直流电机控制电路,该电机控制电路中使用了4个独立的NMOS场效应管开关芯片,体积较大。
[0005]专利2的申请号为202010629833X,名称为:一种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电路,该驱动电路使用的三级管和NMOSNMOS场效应管开关芯片,器件较多,且无法实现换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可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和换向,具备体积小,调速更加精准等优点。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将主控MCU芯片、电机驱动电路网络、电流检测单元集成到同一块电路板,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网络包括上端驱动电路单元和下端驱动电路单元,所述的主控MCU芯片产生4路两两互补的脉宽调制PWM驱动信号,其中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信号连接到上端驱动电路单元,另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信号连接到下端驱动电路单元,电流检测单元一端连接到上端驱动电路单元中的驱动芯片VS引脚,另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机中的A相,下端驱动电路单元的VS引脚连接到直流电机中的B相。
[0008]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主控MCU芯片采用STM32F103VET6芯片,所述的STM32F103VET6芯片侧引脚PE8、PE9为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波形发生器引脚,引脚PE10、PE11为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波形发生器引脚,所述的STM32F103VET6芯片的PA3引脚采集电流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
[0009]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网络包括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和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8引脚连接,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L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9引脚连接,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10引脚连接,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LIN
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11引脚连接。
[0010]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UCC27282驱动芯片内部嵌有高端MOS管开关和低端MOS管开关,所述的STM32F103VET6芯片输出互补脉宽调制PWM驱动信号连接到UCC27282驱动芯片的HIN引脚和LIN引脚,所述的UCC27282驱动芯片结构大小仅为7.5mm*8.5mm,最大处理电压为100V,最大处理电流为30A,漏极和源极间电阻最小7.3mΩ。
[0011]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上下两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VCC引脚分别由VCC15V电压连接供电,上下两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VB引脚和VS引脚分别串联一个自举升压电容C59和C513,上下两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COM引脚和V

接到电源负端,所述的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VB引脚串联一路由自举二极管VD51、自举电阻R53组成的自举升压电路,所述的自举电阻R53一端连接到VCC15V电源,所述的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VB引脚串联一路由自举二极管VD52、自举电阻R57组成的自举升压电路,所述的自举电阻R57一端连接到VCC15V电源。
[0012]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上下两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O、G1引脚分别连接到0欧姆电阻R54、R58,所述的上下两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LI、G2引脚分别连接到0欧姆电阻,将脉宽调制PWM驱动信号输入到内部NMOS开关管。
[0013]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S引脚连接到电流检测电路的IP+引脚,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的IP

引脚连接电机中的A相,所述的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S引脚连接到电机中的B相。
[0014]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IP+引脚与上路RSM005

301MH驱动芯片的VS引脚相连,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的IP

引脚与直流电机的A相相连,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的VCC引脚与直流3.3V电压相连,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的GND引脚与电源负极相连。
[0015]更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的VOUT引脚与限流电阻R56和滤波电容C511相连,所述的限流电阻R56一端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A3引脚相连,通过测量电流检测电路芯片BSC067N06LS3的VOUT引脚的输出电压,得出流过电机的电流值。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由MCU主控芯片、MOS开关管、IGBT开关管控制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平滑的调速及换向性能,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调速系统。本申请采用了上下两路集成的驱动芯片,其内部包含电平转换及NMOS场效应开关管电路,控制台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输出目标转速、转向指令,主控芯片根据指令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主控芯片的控制程序可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和换向,具备体积小,调速更加精准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总体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控MCU芯片电路原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电机驱动电路原理图。
[0020]图中标记:1

主控MCU芯片,2

有线通信单元,3

上端驱动电路,4

下端驱动电路,
5

电流检测单元,6

直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将主控MCU芯片、电机驱动电路网络、电流检测单元集成到同一块电路板,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网络包括上端驱动电路单元和下端驱动电路单元,所述的主控MCU芯片产生4路两两互补的脉宽调制PWM驱动信号,其中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信号连接到上端驱动电路单元,另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信号连接到下端驱动电路单元,电流检测单元一端连接到上端驱动电路单元中的驱动芯片VS引脚,另一端连接到直流电机中的A相,下端驱动电路单元的VS引脚连接到直流电机中的B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MCU芯片采用STM32F103VET6芯片,所述的STM32F103VET6芯片侧引脚PE8、PE9为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波形发生器引脚,引脚PE10、PE11为两路互补脉宽调制PWM波形发生器引脚,所述的STM32F103VET6芯片的PA3引脚采集电流检测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网络包括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和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8引脚连接,上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L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9引脚连接,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H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10引脚连接,下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LIN引脚与STM32F103VET6芯片的PE11引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CC27282驱动芯片内部嵌有高端MOS管开关和低端MOS管开关,所述的STM32F103VET6芯片输出互补脉宽调制PWM驱动信号连接到UCC27282驱动芯片的HIN引脚和LIN引脚,所述的UCC27282驱动芯片结构大小仅为7.5mm*8.5mm,最大处理电压为100V,最大处理电流为30A,漏极和源极间电阻最小7.3mΩ。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机调速换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两端UCC27282驱动芯片的VCC引脚分别由VCC15V电压连接供电,上下两端UCC27282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冬王宝新刘俭佳曲凯方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