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东专利>正文

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和电磁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07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和电磁加热设备;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包括由导电本体构成的电磁感应受热层,导电本体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以形成有空隙:并排结构,包括方形或圆形的外框,和设于所述外框内的多个条状体;射状结构,包括中心端和外圆端,及设于所述中心端与外圆端之间的多个条状体;螺旋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由中心向外周螺旋状延伸的条状体;板状结构,包括环状固定圈,以及若干个固定于环状固定圈内侧且向中心延伸的扇形片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均可以在导电本体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可以连续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且有利于生产加工,也有利于使用之后的清洁。具有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使用方便的特点。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和电磁加热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受热结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和电磁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磁感应加热产品,比如电磁炉是一种十分流行的电器产品,也有通过电加热进行取暖的产品,然而这样的产品,存在这些缺点:一、目前的电磁炉锅具不通用,很多锅具不能用,因此对材质有较高的要求;二、电磁炉炒菜,没有明火,缺少红红火火的火焰,体验感不强;三、用电进行取暖时,易触电,不安全;用炭火取暖,有煤气中毒风险;四、用炭火进行烧烤时,有明火、且有二氧化碳排放,不安全;用电烧烤易触电;电陶炉、光波炉效率低;五、现有的取暖方式效率不高。
[0003]为了解决电磁炉的锅具通用性问题,中国专利局于2021.07.09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2110382868.2、名称为电磁感应加热网和电磁加热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文献重点介绍了网状体作为受热结构。然而,网状体的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且使用起来,因为与锅具等炊具接触过程,会有带油污等脏物落入网孔中,不易清洗。
[0004]因此有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包括由导电本体构成的电磁感应受热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本体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以形成有空隙:并排结构,包括方形或圆形的外框,和设于所述外框内的多个条状体,以形成有多个长条状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射状结构,包括中心端和/或外圆端,及联接于所述中心端和/或外圆端的多个条状体,以形成有多个长条状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螺旋结构,包括至少一根由中心向外周螺旋状延伸的条状体,以形成有至少一个螺旋状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板状结构,包括环状固定圈,以及若干个固定于环状固定圈内侧且向中心延伸的扇形片状体,以形成有多个长条状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或,包括中心端,以及若干个固定于中心端外周且向外周延伸的扇形片状体,以形成有多个长条状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或,包括横纵交叉分布若干个方形片状体,所述方形片状体之间相互铰接在一起,相邻之处形成有长条状延伸的空隙,以适应工作时的热胀和非工作时的冷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本体为耐热600度以上的耐热金属体;和/或,电磁感应受热结构置于设备的感应线圈上方或前面;和/或,所述空隙为5mm以下,利于产生热量和屏蔽电磁辐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本体近于电磁设备的一侧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一层、二层或三层;为一层时包括耐热层,为可耐1200度以上的耐火材料或陶瓷类材料;为二层时,还进一步包括中间层,为三层时,还进一步包括底板层,具有绝缘的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受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导电本体构成的体积占所述电磁感应受热层体积的70%

95%;其余体积为所述空隙占用的空间。5.电磁加热设备,包括机座,及设于所述机座内的驱动电路,及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的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分布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