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89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包括轴向相连并能够转动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弹簧和卡位件。第一转动件为柱状体。第二转动件通过中心孔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使得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轴向相连。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弹簧孔和卡位件避让槽。弹簧孔径向设置。弹簧设置在弹簧孔内。卡位件避让槽设置于弹簧孔的柱面开孔处。第二转动件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卡位槽。卡位槽朝向转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卡位件包括有与卡位槽相匹配的卡位部。卡位部通过弹簧孔所设置的弹簧顶入卡位槽内。当第二转动件被锁定,第一转动件被转动时,通过卡位部与第一斜面的作用缩入卡位件避让槽,实现转轴的过载保护。现转轴的过载保护。现转轴的过载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过载保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转轴传动连接。

技术介绍

[0002]一般锁具均设置有一根能够连接门把手的锁轴。锁轴通过锁具内的连接机构连接锁定机构和锁栓板。锁定机构用于锁定锁栓板。锁栓板用于连接门闩。由此当转动门把手时,门把手通过锁轴带动锁栓板伸缩,进而带动门闩伸缩,从事实现门体的开闭作业。当锁栓板被锁定机构锁定时,锁轴也相应地被锁定,由此门把手也被锁定,此时,无法转动门把手。也就是说,锁定机构锁定时,锁具处于锁定状态,门体被相应地锁定而无法打开。当锁具处于锁定状态时,以强力强行转动门把手可能导致两个后果:第一个后果是锁具内锁轴与锁栓板之间的连接机构和或锁定机构被强力损坏;第二个后果是可能直接带动门闩伸缩从而门被解锁。这两个后果,无论哪个后果都是及其严重的,都不应该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锁具锁定时,以强力强行转动门把手的情况下,保护锁具内部连接机构和锁定机构的结构不被损坏,并避免门被解锁。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包括轴向相连并能够转动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弹簧和卡位件;第一转动件为柱状体;第二转动件通过中心孔套在第一转动件上,使得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轴向相连;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弹簧孔和卡位件避让槽;弹簧孔径向设置;弹簧设置在弹簧孔内;卡位件避让槽设置于弹簧孔的柱面开孔处;第二转动件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卡位槽;卡位槽朝向转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卡位件包括有与卡位槽相匹配的卡位部;卡位部通过弹簧孔所设置的弹簧顶入卡位槽内;当第二转动件被锁定,第一转动件被转动时,通过卡位部与第一斜面的作用缩入卡位件避让槽。
[0006]进一步,卡位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
[0007]进一步,卡位槽第一斜面的相对面为垂直面;
[0008]进一步,所述卡位部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
[0009]进一步,弹簧孔为通孔,并且轴心经过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轴心,弹簧孔的两端均设置有卡位件避让槽;卡位槽有两道;两道卡位槽中心对称;两道卡位槽对应设置有两个卡位件。
[0010]进一步,弹簧孔至少有两个;各个弹簧孔轴向并行。
[0011]进一步,弹簧孔为盲孔。
[0012]进一步,弹簧孔至少有两个;各弹簧孔以第一转动件的轴心呈中心对称。
[0013]进一步,弹簧孔至少有两组;每组弹簧孔至少包括两个弹簧孔;组内的各弹簧孔以第一转动件的轴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
[0014]进一步,所述卡位件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与弹簧孔相匹配,并伸入弹簧孔内,弹
簧的末端顶在导向柱的末端端面上。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的转轴过载保护机构能够在锁具锁定的情况下锁轴被强力转动时打滑,从而保护锁具内部机构不被损坏,也避免直接开门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在连接状态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在打滑状态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改进结构在连接状态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改进结构在打滑状态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改进结构在连接状态下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改进结构在打滑状态下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和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转动件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卡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上述各图中,1是第一转动件,11是弹簧孔,12是卡位件避让槽;2是第二转动件,21是中心孔,22是卡位槽,221是第一斜面,222是垂直面;3是弹簧;4是卡位件,41是卡位部,411是第二斜面,42是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1、第二转动件2、弹簧3和卡位件4。第一转动件1为柱状体或圆柱体。第二转动件2上设有中心孔21,并通过中心孔21套在第一转动件1上,使得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轴向相连。该机构应用于锁具时,第一转动件1相当于锁轴上的一段圆柱体,第二转动件2则是一个传动件。第二转动件2和第一转动件1通过弹簧3和卡位件4的卡位实现相连,从而使得当第一转动件1被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转动件2转动。第二转动件2连接有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锁定时,第二转动件2被锁定而无法转动,相应地,第一转动件1也无法转动。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通过弹簧3和卡位件4的卡位连接结构如下:
[0027]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弹簧孔11和卡位件避让槽12。弹簧孔11以第一转动件1的轴心为中心径向上设置。弹簧3设置在弹簧孔11内,以第一转动件1的轴心为中心径向布置。卡位件避让槽12设置于弹簧孔11的柱面开孔处。第二转动件21中心孔2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位槽22。参照图7和图8,卡位槽22朝向转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221。卡位件4包括有与卡位槽22相匹配的卡位部41。当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卡合时,卡位部41通过弹簧孔11所设置的弹簧3顶入卡位槽22内。由此,当第一转动件1被转动时,通过卡位件4的连接带动第二转动件2转动,参照图1、图3和图5。当第二转动件2被锁定时,若以强力转动第一转动件1,则通过第一斜面221和卡位部41的作用,卡位部41缩入位件避让槽12内,参照图2、图4和图6,由此,第一转动件1的转动与被固定的第二转动件2之间相对打滑。
[0028]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结构中,卡位件4至少应当有部分位于卡位件避让槽12内,以避免第一转动件1和卡位件4之间转动打滑。上述实施结构中,卡位部41是一个板状体,当卡位部41顶入卡位槽22内时,卡位部41的部分位于卡位件避让槽12内,也就是卡位部41位于
卡位槽22和卡位件避让槽12所形成的空间内。但由于空间限制的原因,卡位部41位于卡位件避让槽12内的部分较小。这有可能导致第一转动件1和卡位件4之间的转动打滑。为此,本实施例对上述结构做了如下改进,参照图3、4和图9,卡位件4包括卡位部41和导向柱42。导向柱42为柱状体,垂直于作为板体的卡位部41。导向柱42与弹簧孔11相匹配,并伸入弹簧孔11内,弹簧3的末端顶在导向柱42的末端端面上。由此,当第一转动件1带动第二转动件2转动时,除了卡位件避让槽12边缘作用于卡位部41之外,弹簧孔11的内壁还作用于导向柱42。
[0029]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弹簧孔11可以是通孔,参照图1至图5中的示例,通孔方式下,弹簧孔11贯穿第一转动件1,并且轴心经过第一转动件1的转动轴心,弹簧孔11的两端均设置有卡位件避让槽12。卡位槽22有两道。两道卡位槽22呈中心对称。两道卡位槽22对应设置有两个卡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件(1)、第二转动件(2)、弹簧(3)和卡位件(4);第一转动件(1)为柱状体;第二转动件(2)通过中心孔(21)套在第一转动件(1)上,使得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轴向相连;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弹簧孔(11)和卡位件避让槽(12);弹簧孔(11)径向设置;弹簧(3)设置在弹簧孔(11)内;卡位件避让槽(12)设置于弹簧孔(11)的柱面开孔处;第二转动件(21)中心孔(21)的内壁上设置有卡位槽(22);卡位槽(22)朝向转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221);卡位件(4)包括有与卡位槽(22)相匹配的卡位部(41);卡位部(41)通过弹簧孔(11)所设置的弹簧(3)顶入卡位槽(22)内;当第二转动件(2)被锁定,第一转动件(1)被转动时,通过卡位部(41)与第一斜面(221)的作用缩入卡位件避让槽(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卡位槽(2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2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卡位槽(22)第一斜面(221)的相对面为垂直面(22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过载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浩龚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屋世安物联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