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85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包括炉门本体、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所述炉门本体包括端盖和冷却体,所述冷却体安装在端盖上,冷却体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出水管道、进水管道设置在冷却体的外侧表面,且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分别连接冷却水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冷却体的内侧贴近端盖的位置设置有安装炉眼的螺纹,端盖中心设置有炉眼穿过的炉眼孔,其能够延长炉眼电极的使用寿命,保障电炉稳定运行,减少企业的元件更换成本,在炉眼电极外部安装水冷设备,降低炉眼出渣时的温度以达到延长炉眼电极使用寿命,水冷炉门本身得到降温,耐用程度提高。耐用程度提高。耐用程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炉
,具体涉及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

技术介绍

[0002]电炉的工作状态为高温有焰燃烧,炉膛为正压,加热炉出料口的溢气和辐射热损失是颇大的,炉眼作为直接接触密封的第一关卡,炉门作为第二关卡,他们的主要作用均是对出料口进行密封,减少热量损失,降低炉膛温度波动,性能良好的炉门对减少炉膛的热损失、改善加热质量。
[0003]由于电炉出渣量大,4个月左右必须停炉更换炉眼,每次停炉更换炉眼时间4.5天,每年单台电炉更换炉眼3次,全年4台电炉合计12次。这样对电炉的稳定运行及黄磷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炉眼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在高炉工作时需要持续承受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因此应当对炉眼进行降温以及提高其抗高温能力,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黄磷行业中炉眼电极经过高温熔渣的冲刷,随着长时间的开眼及使用导致炉眼不断扩大,给电炉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炉眼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得重新更换使用,影响电炉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能够延长炉眼电极的使用寿命,保障电炉稳定运行,减少企业的元件更换成本,在炉眼电极外部安装水冷设备,降低炉眼出渣时的温度以达到延长炉眼电极使用寿命,水冷炉门本身得到降温,耐用程度提高。<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包括炉门本体、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所述炉门本体包括端盖和冷却体,所述冷却体安装在端盖上,冷却体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出水管道、进水管道设置在冷却体的外侧表面,且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分别连接冷却水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冷却体的内侧贴近端盖的位置设置有安装炉眼的螺纹,端盖中心设置有炉眼穿过的炉眼孔。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管道、进水管道之间的夹角呈180
°
或90
°
设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夹角180
°
设置时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朝向两侧设置,夹角90
°
设置时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朝上设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在端盖与冷却体的连接边缘设置有加强板。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加强板环绕冷却体均匀布置,数量为12

14个。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加强板为直角三角形板,直角边分别贴合端盖和冷却体。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在端盖的边缘位置呈圆形设置有一圈安装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体的内径与炉眼的外径相匹配。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炉门本体采用耐高温钢制成。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冷却体内部的冷却水路设置为依冷却体形状的扁平弧形。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有益效果:1、水冷炉门能够延长炉眼电极的使用寿命,保障电炉稳定运行,减少企业的元件更换成本,减少更换停炉。
[0017]2、水冷炉门是在炉眼电极外部安装水冷设备,降低炉眼出渣时的温度以达到延长炉眼电极使用寿命。
[0018]3.水冷炉门本身得到降温,耐用程度提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安装炉眼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的正视图。
[0024]图5是图4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5]图中标记分别为:1.炉门本体101.端盖102.冷却体103.冷却水路2.出水管道3.进水管道4.螺纹5.安装孔6.加强板7.炉眼孔8.炉眼。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8]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包括炉门本体1、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3道,所述炉门本体1包括端盖101和冷却体102,所述冷却体102安装在端盖101上,冷却体102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103,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3道设置在冷却体102的外侧表面,且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3道分别连接冷却水路103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冷却体102的内侧贴近端盖101的位置设置有安装炉眼的螺纹4,端盖101中心设置有炉眼8穿过的炉眼孔7。
[0029]所述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3道之间的夹角呈180
°
或90
°
设置,当然,其角度设置只是为了适应大多数的作业环境,其并没有设置固定的约束角度,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进行修改。
[0030]夹角180
°
设置时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3道朝向两侧设置,夹角90
°
设置时出水管道2、进水管道3道朝上设置,基本的原则是尽量采用对称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增加冷却水的流动距离。
[0031]在端盖101与冷却体102的连接边缘设置有加强板6,加强板6起到加强连接的作用,加强板6环绕冷却体102均匀布置,数量为12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炉门本体、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所述炉门本体包括端盖和冷却体,所述冷却体安装在端盖上,冷却体为管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水路,出水管道、进水管道设置在冷却体的外侧表面,且出水管道、进水管道分别连接冷却水路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冷却体的内侧贴近端盖的位置设置有安装炉眼的螺纹,端盖中心设置有炉眼穿过的炉眼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进水管道之间的夹角呈180
°
或90
°
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炉炉眼冷却用水冷炉门,其特征在于,夹角180
°
设置时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朝向两侧设置,夹角90
°
设置时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朝上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友叶家宽彭瑞东廖明树
申请(专利权)人:雷波凯瑞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