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8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所述净化装置本体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所述第二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设备间的左侧下端设置有PAM阳配药装置,所述PAM阳配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M阴配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于污水的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能够大大节省本身的占地面积和节约成本,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现为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污水处理采用一体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0003]但是目前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不好,对外界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差,同时目前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比较臃肿,占地面积大,同时造价成本高,且组装难度大,因此提出了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所述净化装置本体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所述第二混凝池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所述第一混凝池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与絮凝反应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设备间的左侧下端设置有 PAM阳配药装置,所述PAM阳配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M阴配药装置,所述PAM阴配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C配药装置。
[000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间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二PAM 阴加药装置,所述PAM阴加药装置的右侧设置有PAC加药装置,所述PAC配药装置通过与PAC加药装置第一混凝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的上侧设置有磁粉回收装置,所述设备间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配电柜。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电柜的左侧在设备间的外端设置有门体,所述絮凝反应池的上侧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混凝池上设置有混凝池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混凝池上设置有絮凝搅拌机,所述沉淀池的上侧设置有刮泥器,所述设备间的内侧设置有多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曝气生物滤池相连通。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反应池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料仓,所述污泥料仓的上侧设置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料仓的右侧上端设置有PAM阳加药装置,所述PAM阳配药装置和PAM阴配药装置通过PAM阴加药装置与絮凝反应池和污泥脱水机相连通。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间在沉淀池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多个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的右侧设置有多个磁粉提升泵,所述磁粉提升泵的右侧设置有多个污泥泵,所述污泥池的内部设置有反洗泵,所述污泥泵与污泥脱水机和磁粉回收装置相连接。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磁粉回收装置和第二混凝池相连通,所述反洗泵与曝气生物滤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曝气生物滤池相连通。
[001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PAC加药装置将药物排入到第一混凝池中,通过第一混凝池上的第一搅拌装置进行混合,能够对水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通过混凝池搅拌装置与磁粉进行混合,向水中投加磁粉提高絮体的比重,从而有效增加沉降速度,缩短了有效停留时间,减小了整个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将处理好的污水排入到絮凝反应池内,通过絮凝搅拌机进行搅拌,可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同时一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重新回流到第二混凝池中,进行絮凝和沉淀处理,大大提高了絮凝和沉淀效果。
[0013]2、本技术中,污水到达沉淀池,在内部加入CPAM,能够大大提高絮凝和污泥的沉淀效果,沉淀之后,污泥会通过污泥泵排入到磁粉回收装置,通过磁粉回收装置将污泥中的磁粉与污泥分离,分离后的磁粉会重新排入到絮凝反应池中,进行重复利用。
[0014]3、本技术中,然后将污泥排入到污泥池中,通过污泥脱水机对污水进行脱水处理,脱水之后的污泥,便可排入到污泥料仓进行收集,同时将处理后的水进行曝气处理,然后便可排入到河道,通过反洗泵清除截留在滤料层中的杂质,使滤池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滤能力,通过鼓风机对曝气生物滤池内进行鼓气处理,大大提高了曝气和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本体的下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本体的下侧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本体的上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本体的另一侧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0019]图中标记:1

污泥料仓、2

设备间、3

沉淀池、4

污泥池、5

曝气生物滤池、6

PAC加药装置、7

净化装置本体、8

第二PAM阴加药装置、9

鼓风机、10

配电柜、11

门体、12

PAC配药装置、13

PAM 阴配药装置、14

PAM阳配药装置、15

污泥回流泵、16

磁粉提升泵、 17

污泥泵、18

反洗泵、19

污泥脱水机、20

PAM阳加药装置、21

第一搅拌装置、22

混凝池搅拌装置、23

絮凝搅拌机、24

磁粉回收装置、25

絮凝反应池、26

第二混凝池、27

第一混凝池、28

刮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照图1

4,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7,净化装置本体7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27,污水会通过净化装置本体7外连的污水入口与第一混凝池27相连接,通过PAC加药装置 6将药物排入到第一混凝池27中,通过第一混凝池27上的第一搅拌装置21进行混合,能够对水体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第一混凝池27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26,处理后的污水到达第二混凝池 26中,第二混凝池26内部加入磁粉,通过混凝池搅拌
装置22与磁粉进行混合,向水中投加磁粉提高絮体的比重,从而有效增加沉降速度,缩短了有效停留时间,减小了整个处理工艺的占地面积,同时也节省了建设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本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本体(7)右侧上端设置有第一混凝池(27),所述第一混凝池(27)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混凝池(26),所述第二混凝池(26)的左侧连通有絮凝反应池(25),所述第一混凝池(27)的前侧设置有曝气生物滤池(5),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的左侧设置有污泥池(4),所述污泥池(4)的左侧设置有沉淀池(3),所述沉淀池(3)与絮凝反应池(25)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26)的下侧在净化装置本体(7)的内部设置有设备间(2),所述设备间(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PAM阳配药装置(14),所述PAM阳配药装置(14)的右侧设置有PAM阴配药装置(13),所述PAM阴配药装置(13)的右侧设置有PAC配药装置(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2)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二PAM阴加药装置(8),所述PAM阴加药装置(8)的右侧设置有PAC加药装置(6),所述PAC配药装置(12)通过与PAC加药装置(6)第一混凝池(27)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凝池(26)的上侧设置有磁粉回收装置(24),所述设备间(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配电柜(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10)的左侧在设备间(2)的外端设置有门体(11),所述絮凝反应池(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雅舟李文杰李文华陈天文谢辉梁德杰石满黄志深黄小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