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76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部设置有负载柜;通过设置负载柜,在负载柜的内部设置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警报模块,将输变电设备的检测模块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输变电设备的检测数据进行获取,然后通过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数据管理模块将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最后控制数据输出模块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输出,输出的数据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对于异常的监控数据通过警报模块进行警报,进而对输变电设备的检测数据进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输变电二次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输变电,是电厂向电网输电,它是将低电压升高进行远离输电,同样的功率电压越高电流越小,电流小在线路上的损耗小,电流的输送往往导致因线路发热造成损耗,所以在输送的时候都是通过变电升高电压,让电流变小以减少发热损耗。高压电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且目标电器也不需要如此高压,这就需要通过变电降低电压。由于在电流输送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变电,所以把电流的输送称为输变电。二次保护中的二次是指电气电路中的二次回路和二次设备;二次回路——在电力系统中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二次设备——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备、控制电缆以及提供这些设备能源的一些供电装置(如蓄电池、硅整流器等)。
[0003]现有的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在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多点分布监控时,对数据监控装置的保护不够全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降低监控装置的使用寿命,严重的会直接导致监控装置失效,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因此提出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多点分布监控时,对数据监控装置的保护不够全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降低监控装置的使用寿命,严重的会直接导致监控装置失效,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部设置有负载柜,所述负载柜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输出端位于负载柜的内部,所述散热风机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进风通道下端位于保护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滤尘板,所述负载柜内侧设置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外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负载柜一侧位于前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保护外壳外侧对应出风通道设置有出气窗,所述负载柜的内侧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警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显示器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警报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第一吸热排、第二吸热排、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进液管和补偿液箱,所述第一吸热排和第二吸热排均位于进风通道的内部,所述第一吸热排和第二吸热排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
一端均与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另一端均位于补偿液箱的内部,所述进液管位于补偿液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控制模块与循环泵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另一端均与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防护罩位于补偿液箱的一侧,所述防护罩内部位于散热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外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位于保护外壳的内侧,所述散热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呈S型均匀排列,且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位于补偿液箱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一侧设置有双开门,所述双开门内侧对应所述显示器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双开门靠近显示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显示器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外侧对应所述滤尘板固定连接有进气罩,所述保护外壳远离双开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脚,所述保护外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0011]优选的,所述所述负载柜内部设置有第一通讯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第一通讯模块与终端监控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终端监控模块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终端存储模块、终端管理模块和集成监控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终端存储模块、终端管理模块和集成监控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终端监控模块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一通讯模块通讯连接。
[0012]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及其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根据输变电的分布监测点设置保护外壳,将保护外壳通过安装脚与输变电设备进行固定,然后在负载柜的内部设置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警报模块,将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警报模块和显示器均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将输变电设备的检测模块均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
[0014]步骤2:将散热风机、散热扇和循环泵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散热风机对负载柜的内部进行散热;
[0015]步骤3: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输变电设备的检测数据进行获取,然后通过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数据管理模块将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最后控制数据输出模块将分类后的数据进行输出,输出的数据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对于异常的监控数据通过警报模块进行警报;
[0016]步骤4:在负载柜的内部设置第一通讯模块,利于第一通讯模块与终端监控模块进行远程通讯连接,通过终端监控模块对输变电设备的多点分布数据进行集成监控。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2.1:通过散热风机将外界空气吸入进风通道的内部,进入进风通道之前通过滤尘板对空气过滤,然后通过进风通道内部的换热机构对空气进行换热;
[0019]步骤2.2:换热机构中的第一吸热排和第二吸热排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补偿液箱内部循环泵通过进液管将冷却液输入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内部,通过第一吸热排和第二吸热排将空气进行分割,增加了吸热面积,经过换热后的空气在散热风机的作用下对负载柜的内部进行散热;
[0020]步骤2.3: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液最终通过出液管进入散热管的内部,散热管呈S型
均匀排列在防护罩的内部,并且位于散热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吸热板,通过吸热板对散热管内部的热量进行转移,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位于吸热板外侧的散热扇对吸热板吸收的热量进行散热,经过散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散热管的另一端进入补偿液箱的内部进行循环使用,防止补偿液箱内部积累热量;
[0021]步骤2.4:吹入负载柜内部的空气通过负载柜下端的出风通道和保护外壳外侧的出气窗吹出。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4.1:终端监控模块通过第二通讯模块与第一通讯模块通讯连接,中央处理模块控制终端存储模块对若干个监控点的数据进行存储;
[0024]步骤4.2:对若干个数据监控分布点进行有序编号,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包括保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内部设置有负载柜(2),所述负载柜(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3),所述散热风机(3)的输出端位于负载柜(2)的内部,所述散热风机(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风通道(4),所述进风通道(4)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进风通道(4)下端位于保护外壳(1)的内侧设置有滤尘板(21),所述负载柜(2)内侧设置有前挡板(23),所述前挡板(23)外侧设置有显示器(24),所述负载柜(2)一侧位于前挡板(23)的下方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保护外壳(1)外侧对应出风通道设置有出气窗(25),所述负载柜(2)的内侧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13)、控制模块(14)、数据采集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7)、数据管理模块(18)、数据输出模块(19)和警报模块(20),所述控制模块(14)、数据采集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7)、数据管理模块(18)、数据输出模块(19)和显示器(24)均与数据处理模块(13)电性连接,所述警报模块(20)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第一吸热排(5)、第二吸热排(6)、第一换热管(7)、第二换热管(8)、进液管(9)和补偿液箱(10),所述第一吸热排(5)和第二吸热排(6)均位于进风通道(4)的内部,所述第一吸热排(5)和第二吸热排(6)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换热管(7)和第二换热管(8),所述第一换热管(7)和第二换热管(8)的一端均与固定连接有进液管(9),所述进液管(9)另一端均位于补偿液箱(10)的内部,所述进液管(9)位于补偿液箱(10)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控制模块(14)与循环泵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7)和第二换热管(8)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1),所述出液管(11)另一端均与散热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12)位于防护罩(16)的内部,所述防护罩(16)位于补偿液箱(10)的一侧,所述防护罩(16)内部位于散热管(12)的两侧均设置有吸热板(28),所述吸热板(28)外侧设置有散热扇(29),所述散热扇(29)位于保护外壳(1)的内侧,所述散热扇(29)与控制模块(14)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12)呈S型均匀排列,且所述散热管(12)的另一端位于补偿液箱(10)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一侧设置有双开门(26),所述双开门(26)内侧对应所述显示器(24)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双开门(26)靠近显示器(24)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27),所述密封圈(27)位于显示器(24)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外侧对应所述滤尘板(21)固定连接有进气罩(22),所述保护外壳(1)远离双开门(26)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安装脚(30),所述保护外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二次保护用数据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负载柜(2)内部设置有第一通讯模块(32),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3)通过第一通讯模块(32)与终端监控模块(33)通讯连接,所述终端监控模块(33)包括中央处理模块(34)、第二通讯模块(35)、终端存储模块(36)、终端管理模块(37)和集成监控模块(38),所述第二通讯模块(35)、终端存储模块(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勋婷丁津津高博谢佳黄伟民张峰孙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