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5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电磁炉本体的上表面通过铰接件连接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炉的烹饪孔,烹饪孔内设置有将其遮蔽的遮板,遮板由四块等大的扇形板组成,盖板内腔设置有控制扇形板进出烹饪孔的控制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装置将扇形板都脱离烹饪孔,从而打开烹饪孔,便于将锅炉放入烹饪孔内,利用电磁炉本体对锅炉放进行加热,烹饪孔能够对锅炉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烹饪时锅炉的移动,当不需要使用电磁炉本体时,再通过控制装置将扇形板都进入烹饪孔,将烹饪孔封堵住,避免使用人员用手误触刚使用完毕的电磁炉表面,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铰接的盖板可以随时打开,使电磁炉本体回归正常用法。常用法。常用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0003]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0004]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电磁炉进行炒菜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电磁炉进行炒菜,电磁炉上的陶瓷加热板温度会上升,使用人员若是用手接触刚使用完毕的电磁炉表面,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并且,常见的电磁炉并不能对锅炉进行定位,使得炒菜做饭时,锅炉会在电磁炉上产生偏移,不利于电磁炉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上表面通过铰接件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炉的烹饪孔,所述烹饪孔内设置有将其遮蔽的遮板,所述遮板由四块等大的扇形板组成,所述盖板内腔设置有控制扇形板进出烹饪孔的控制装置。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扇形板的一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连接推杆,所述推杆穿设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扇形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内还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外圆壁沿其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凸轮远离所述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环状突起,所述驱动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状突起,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壳体对应的内壁。
[0011]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内圆壁上圆周阵列有若干滑道,所述转轮的外圆壁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
[0012]优选的,所述凸轮和所述转轮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若干棘齿,且所述凸轮直径和所述转轮的直径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推杆上垂直设置有拉杆,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拉杆运动轨迹相适配的活动槽。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装置将扇形板都脱离烹饪孔,从而打开烹饪孔,便于将锅炉放入烹饪孔内,利用电磁炉本体对锅炉放进行加热,烹饪孔能够对锅炉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烹饪时锅炉的移动,当不需要使用电磁炉本体时,再通过控制装置将扇形板都进入烹饪孔,将烹饪孔封堵住,避免使用人员用手误触刚使用完毕的电磁炉表面,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铰接的盖板可以随时打开,使电磁炉本体回归正常用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的俯视图;
[0018]图3为盖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4为盖板的横剖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5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电磁炉本体;2

盖板;3

遮板;4

烹饪孔;5

铰接件;6

活动槽;7

拉杆;8

控制装置;81

推杆;82

转轮;83

卡块;84

滑轨;85

环状突起;86

壳体;87

弹簧;88

驱动杆;89

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5]请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1,电磁炉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件5连接有盖板2,盖板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炉的烹饪孔4,烹饪孔4内设置有将其遮蔽的遮板3,遮板3由四块等大的扇形板组成,盖板2内腔设置有控制扇形板进出烹饪孔4的控制装置8;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8将扇形板都脱离烹饪孔4,从而打开烹饪孔4,便于将锅炉放入烹饪孔4内,利用电磁炉本体1对锅炉放进行加热,烹饪孔4能够对锅炉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烹饪时锅炉的移动,当不需要使用电磁炉本体1时,再通过控制装置8将扇形板都进入烹饪孔4,将烹饪孔4封堵住,避免使用人员用手误触刚使用完毕的电磁炉表面,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同时,铰接的盖板2可以随时打开,使电磁炉本体1回归正常用法。
[0026]参考图3

图6,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8包括壳体86,壳体86内靠近扇形板的一端设有滑轨84,滑轨84内安装有转轮82,转轮82连接推杆81,推杆81穿设壳体86并与扇形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滑轨84内还设置有凸轮89,凸轮89外圆壁沿其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块83,凸轮89远离转轮82的一端转动连接驱动杆88,驱动杆88上设有环状突起85,驱动杆88上还套设有弹簧87,弹簧87的一端固定连接环状突起85,弹簧87的另一端抵持壳体86对应的内壁;将推杆81向壳体86内移动,推杆81依次推动凸轮89和转轮82,同时使凸轮89旋转,使凸轮89上的卡块83不再抵持滑轨84,且进入滑槽内,通过弹簧87的弹力,将推杆81向外顶
出,从而使扇形板进入烹饪孔4,再次将推杆81向壳体86内移动,推杆81依次推动凸轮89和转轮82,同时使凸轮89旋转,使凸轮89上的卡块83再次抵住滑轨84,从而使扇形板离开烹饪孔4,实现了对烹饪孔4闭合的控制,滑轨84的内圆壁上圆周阵列有若干滑道,转轮82的外圆壁上设有与滑轨84相适配的滑块,凸轮89和转轮82相向的一侧上均设有若干棘齿,且凸轮89直径和转轮82的直径相同;将推杆81向壳体86内移动,推杆81依次推动凸轮89和转轮82,同时使凸轮89旋转,使凸轮89上的卡块83不再抵持滑轨84,且进入滑槽内,通过弹簧87的弹力,将推杆81向外顶出,从而使扇形板进入烹饪孔4,再次将推杆81向壳体86内移动,推杆81依次推动凸轮89和转轮82,同时使凸轮89旋转,使凸轮89上的卡块83再次抵住滑轨84,从而使扇形板离开烹饪孔4,实现了对烹饪孔4闭合的控制。
[0027]本实施例中,推杆81上垂直设置有拉杆7,盖板2的表面开设有与拉杆7运动轨迹相适配的活动槽6,借助拉杆7便于将推杆81向壳体86内移动。
[0028]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包括电磁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本体的上表面通过铰接件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锅炉的烹饪孔,所述烹饪孔内设置有将其遮蔽的遮板,所述遮板由四块等大的扇形板组成,所述盖板内腔设置有控制扇形板进出烹饪孔的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新型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扇形板的一端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连接推杆,所述推杆穿设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扇形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内还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外圆壁沿其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卡块,所述凸轮远离所述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钟兴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佳厨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