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及运动器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50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及运动器材,包括第一扶手、移动架以及固定架,所述移动架的端部滑动设置于固定架内,所述第一扶手连接固定于所述移动架的端部并能够在固定架可移动范围内限度前后移动;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有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移动架相接并位于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调节柄以及锁止块,所述调节柄相对锁止块能够转动,所述调节柄的铰接端包括不同在一周向上的转动段以及挤压段,所述调节柄转动至挤压段与锁止块相抵,所述锁止块的底面与固定架顶面相抵接,使得第一扶手和移动架相对固定架锁止定位;简化调节过程的复杂性,用户可保持承座姿势不变的同时快速移动。座姿势不变的同时快速移动。座姿势不变的同时快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及运动器材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材
,主要涉及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及运动器材。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快速生活节奏、经济水平日益提升以及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关注度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在下班之后会健身房或自家中添置运动器材,以增强自我的身体素质;其中单车类的运动器材较为受青睐,例如动感单车、水阻单车等,而这些单车类运动器材大致包括几个部分,车架、脚踏组件、车底座、扶手装置以及座垫组件等;用户可坐在座垫上,并身体前驱,然后手握扶手装置,脚踩踏在脚踏组件上,以模拟骑车的方式来塑身减脂,以保持身体所需的运动。
[0003]而目前市场上的单车运动器材中的扶手装置一般为固定设置于车架上,换言之,若不同身高的用户身体前驱幅度需要调整时,一般需要移动座垫组件,来实现各类用户的需求;但该调整方式的弊端也很突出,即纵向和/或横向调整好座垫组件后,用户承座发现可能并不适合自身前驱舒适度,然后又要从单车下来后,再进行调整,极为不便;此外,有少部分可移动扶手装置,而该调节装置均为插销式的锁定,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因此,亟待研发一种能够方便调节扶手位置以及快速稳定锁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及运动器材,所述扶手装置能够前后移动,并且通过定位组件来快速实现扶手和移动架相对固定架之间的解锁移动或锁止定位。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包括第一扶手、移动架以及固定架,所述移动架的端部滑动设置于固定架内,所述第一扶手连接固定于所述移动架的端部并能够在固定架可移动范围内限度前后移动;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有一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移动架相接并位于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调节柄以及锁止块,所述调节柄相对锁止块能够转动,所述调节柄的铰接端包括不同在一周向上的转动段以及挤压段,所述调节柄转动至挤压段与锁止块相抵,所述锁止块的底面与固定架顶面相抵接,使得第一扶手和移动架相对固定架锁止定位;该技术方案下,首先能有效地实现移动架和固定架之间的可移动效果,进而连接固定于移动架上的第一扶手相对固定架也能实现前后移动,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简化调节过程的复杂性,用户可保持承座姿势不变的同时快速移动第一扶手,以达到所需的身体前驱角度;其次,通过调节柄转动与锁止块上下位移的相互配合,使得锁止块与固定架实现挤压相抵,能够快速锁止定位,使得第一扶手相对固定架保持静止。
[0006]在一些实例中,所述调节柄的铰接端包括凸轮结构以及与凸轮结构一体形成的限位块,所述锁止块的顶面部分向内弯曲凹陷形成与凸轮的弧面适配的凹陷面,所述凸轮结
构为所述转动段;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为平整面能够与锁止块的顶面其余部分挤压贴合,所述限位块为所述挤压段;在该技术方案下,当凸轮结构的外弧面在凹陷面上转动时,所述锁止块与固定架表面处于松弛状态,即无挤压感;当转动至限位块挤压于所述锁止块的水平面时,所述锁止块与固定架相互挤压抵接。
[0007]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移动架的端部上设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连接固定一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设有一用于横向夹持第一扶手的夹持通道,所述第一扶手的中部贯穿设置于所述夹持通道内。
[0008]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上夹持件以及下夹持件,所述下夹持件连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下夹持件的底面宽度于所述定位块,所述下夹持件的底面、定位块的侧壁以及移动架的表面形成滑行通道;所述锁止块相对于上夹持件能够限度轴向移动,所述锁止块与上夹持件之间形成一能够变化间距的夹持间隙,该方式形成的滑行通道与固定架配合滑动则省去另外增设滑轨和滑块的必要,能够在简化结构的同时通过本技术方案结构之间搭配形成所需效果。
[0009]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移动架的端部、定位块、第一扶手、夹持件以及锁止块均设有一便于螺栓贯穿的通孔,多个通孔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螺栓依次贯穿多个通孔并连接固定于所述调节柄内;所述调节柄横向插入有一销轴,所述螺栓纵向与销轴的中部相接,通过该结构方式使得调节柄能够相对锁止块转动,且能够防止调节柄在转动的过程中脱离锁止块。
[0010]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固定架呈四面镂空的框体结构,包括上架体部以及下架体部,所述移动架的端部滑动设置于所述下架体部;所述上架体部设有用于滑行导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部分向内凸起形成一圈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锁止块与上夹持件之间;所述锁止块的底面与第一滑块表面紧压相抵时,所述第一扶手以及移动架相对固定架锁止定位。
[0011]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下架体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结构以及滑行导向一致,所述第二通孔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滑行通道内。
[0012]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移动架呈L结构,所述移动架的横向管体截面呈倒梯形结构。
[0013]在一些实例中,所述移动架上还设有一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呈闭环结构,由一根管体折弯并首尾相连形成,所述第二扶手成体倾斜设置于所述移动架的横向管体上。
[0014]一种运动器材,包括所述的扶手装置以及车体,所述固定架连接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实施例的座垫支撑组件爆炸分解图,
[0017]图3是图2实施例的座垫支撑组件内部截面结构连接关系图,
[0018]图4是图1实施例的座垫锁紧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实施例的座垫锁紧调节装置的截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4实施例的座垫锁紧调节装置爆炸分解图,
[0021]图7是图6实施例的调节组件爆炸分解示意图,
[0022]图8是图7实施例的调节转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图1实施例的扶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图9实施例的无固定架的扶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图10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分解图,
[0026]图12是图10实施例的截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图9实施例的扶手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扶手装置100、座垫锁紧调节装置200、座垫支撑组件300、车架400、脚踏组件500、车底座600、座管1、套管2、管塞3、缺口31、锁止通道4、滑槽41、锁紧块5、滑块51、弧形面52、转柄6、弧形段61、平整段62、移动架7、第一扶手8、固定架9、定位组件10、调节柄101、锁止块102、凸轮结构103、限位块104、夹持件11、上夹持件111、下夹持件112、定位块12、第二扶手13、螺栓14、座垫15、调节长孔16、弧形半齿17、弧形齿面18、穿行孔19、铰接部20、主体部21、限位轴套22、把手23、底座24、滑轨25、调节转柄26、移动座27、安装缺口28、夹持臂29、相抵部291、夹壁部2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快速调节的扶手装置,包括第一扶手(8)、移动架(7)以及固定架(9),所述移动架(7)的端部滑动设置于固定架(9)内,所述第一扶手(8)连接固定于所述移动架(7)的端部并能够在固定架(9)可移动范围内限度前后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有一定位组件(10),所述定位组件(10)与移动架(7)相接并位于固定架(9)的顶部,所述定位组件(10)包括调节柄(101)以及锁止块(102),所述调节柄(101)相对锁止块(102)能够转动,所述调节柄(101)的铰接端包括不同在一周向上的转动段以及挤压段,所述调节柄(101)转动至挤压段与锁止块(102)相抵,所述锁止块(102)的底面与固定架(9)顶面相抵接,使得第一扶手(8)和移动架(7)相对固定架(9)锁止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柄(101)的铰接端包括凸轮结构(103)以及与凸轮结构(103)一体形成的限位块(104),所述锁止块(102)的顶面部分向内弯曲凹陷形成与凸轮的弧面适配的凹陷面,所述凸轮结构(103)为所述转动段;所述限位块(104)的表面为平整面能够与锁止块(102)的顶面其余部分挤压贴合,所述限位块(104)为所述挤压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的端部上设有一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上连接固定一夹持件(11),所述夹持件(11)设有一用于横向夹持第一扶手(8)的夹持通道,所述第一扶手(8)的中部贯穿设置于所述夹持通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1)包括上夹持件(111)以及下夹持件(112),所述下夹持件(112)连接固定于所述定位块(12)上,所述下夹持件(112)的底面宽度于所述定位块(12),所述下夹持件(112)的底面、定位块(12)的侧壁以及移动架(7)的表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邦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玄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