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缩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37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收缩胃管,包括胃管本体以及设置于胃管本体上的束缚机构,胃管本体为纵向弯卷使其外径小于自然状态地设置于束缚机构内,束缚机构为可去除的束缚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胃管本体弯卷并通过束缚膜约束固定,使较粗的胃管本体外径减小,这样置管时更容易,患者的不适感更轻微,可能造成伤害的几率和损伤程度也更低,从而增加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医护人员工作量。成功置入后,可去除束缚,胃管本体恢复为直径较粗的自然状态,使洗胃操作可照常进行。使洗胃操作可照常进行。使洗胃操作可照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收缩胃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收缩胃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给患者进行洗胃时,需要将比较粗的胃管从鼻腔插入食管直至胃部。在此置管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因为难受而挣扎,由于患者的挣扎、不配合,常常导致置管失败,以及常见患者鼻腔粘膜出血情况,亦可见食管、胃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缩胃管,包括胃管本体以及设置于胃管本体上的束缚机构,胃管本体为纵向弯卷使其外径小于自然状态地设置于束缚机构内,束缚机构为可去除的束缚膜。
[0004]进一步的,束缚膜为筒状或带状。
[000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束缚膜为筒状,束缚膜靠近胃管本体伸入端的一端从一侧壁位置延伸设置有一撕拉带,束缚膜的侧壁上具有与撕拉带边缘共线的易撕线。
[0006]进一步的,易撕线为一条,且上下贯通。
[0007]优选的,易撕线包括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第一易撕线为上下贯通的,第二易撕线为下端贯通,向上延伸至靠近束缚膜上端位置一段距离处止,并在止点处开设有防撕裂用圆孔。
[0008]另一种实施方式种,束缚膜为由胃溶型包衣材料制成的筒状,束缚膜设置于靠近胃管本体伸入胃部的一端。
[0009]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束缚膜为带状的束缚带,束缚带的一端与胃管本体伸入端一侧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具有粘胶层,在粘胶层上还贴有离型纸。
[0010]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束缚膜为带状的束缚带,束缚带从胃管本体的伸入端螺旋缠绕至末端,束缚带的一端与胃管本体伸入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与胃管本体在末端位置处固定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胃管本体弯卷并通过束缚膜固定,使较粗的胃管本体外径减小,这样置管时更容易,患者的不适感更轻微,可能造成伤害的几率和损伤程度也更低;从而增加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以及医护人员工作量。成功置入后,去除束缚,使胃管本体恢复为直径较粗的自然状态,使洗胃操作可照常进行。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识说明:
[0018]1:胃管本体;2:束缚膜;3:撕拉带;4:易撕线;5:第一易撕线;6:第二易撕线;7:圆孔;8:束缚带;9:粘胶层;10: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一种可收缩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和束缚膜2。胃管本体1为纵向弯卷的状态,以使其外径小于自然状态,如图1所示。弯卷状态的胃管本体1外套设有可去除的束缚膜2,以使胃管本体1能够在束缚膜2的作用下保持弯卷状态,置管完成后将束缚膜2去除,胃管本体1 释放为自然状态。需要说明是的,目前广泛使用的洗胃用的胃管本体1管径较粗、材质较软、有弹性,能够实现如图1所示弯卷,且在弯卷、束缚后,长度方向上也可以弯曲,可更轻松地完成置管;以及,在去除束缚膜2的束缚后胃管本体1能够弹性恢复为较粗的自然状态,使洗胃操作可照常进行。
[002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束缚膜2为筒状,束缚膜2的下端 (置管后靠近胃部的一端)从一侧壁位置延伸设置有一细长条形撕拉带3,束缚膜2的侧壁上具有易撕线4,易撕线4为上下贯通的一条,位置与撕拉带3 的一条长度方向的边缘基本共线。束缚膜2筒状部分的下端位于靠近胃管本体 1的下端(伸入胃部的一端)位置,其另一端在置入后在体内或露在体外均可,束缚膜2筒状的长度能起到稳定的束缚作用即可。置管时,将撕拉带3反向折叠,如图2所示,撕拉带3的长度需要是足够长的,在置入后,撕拉带3的自由端是露出在患者体外的;向外(向上)拉动撕拉带3,易撕线4从下端被撕开,软而薄的束缚膜2向上卷曲,随着拉动逐渐将易撕线4完全撕开,胃管本体1被完全释放为自然状态,继续向外拉撕拉带3,将已撕开的束缚膜2拉出体外。束缚膜2的材料例如医用聚乙烯薄膜(PE),薄而软、韧,强度高且无毒、无刺激,生物亲和性好,能够在使用前保证束缚作用;在向外牵拉时,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或损伤。
[0022]可以理解的是,易撕线4是目前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现有技术,例如采用激光技术,切割出深度若干微米(远小于束缚膜2的厚度)的细线,施加外力后由于切割出的裂缝处应力集中,束缚膜2会优先沿着易撕线4断开。优选的,易撕线4下端(最先撕开的一端)处有一小段切割深度较深,或直接在厚度方向切穿,这样更易撕开。
[0023]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易撕线4为平行的两条,即第一易撕线5和第二易撕线6,二者分别与撕拉带3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共线;第一易撕线5为上下贯通的,第二易撕线6为下端贯通,延伸至靠近束缚膜2上端位置一段距离处止,并在止点处开设有防撕裂用圆孔7。这样更易撕开、释放胃管本体1。当撕至末端位置后继续牵拉时,上下贯通的第一易撕线5将被完全撕开,而第二易撕线6末端由于具有圆孔7,将拉力分散,使撕开的裂口不会扩展至圆孔7后方,即撕拉带3与被撕开的束缚膜2还是相连在一起的,而非两部分,可通过撕拉带3将束缚膜2完整取出。
[0024]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束缚膜2为由胃溶型包衣材料制成的筒状。设置于靠近胃管本体1伸入胃部的一端,以使束缚膜2在插入胃部后浸没于胃酸中,进而被溶解,即实现置管后自动去除束缚膜2释放胃管本体1。优选的,束缚膜2的长度为10厘米。
[0025]胃溶型包衣材料为现有的广泛使用的药用辅料,例如用作药物丸剂、颗粒剂的包衣材料,使药物到达胃部才会被释放,具体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Ⅳ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聚乙烯缩乙醛二乙氨乙酸(AEA)。
[0026]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筒状束缚膜2的生产过程可以与医用一次性PE薄膜手套的生产方法相同,例如为通过吹塑等方法一体成型,或者将切割出的一片或两片薄膜通过如热压等方式使其侧边相连形成筒状结构。随后再由机器或人工将胃管本体弯卷,并将筒状束缚膜2套在其上。上述过程基于现有技术很容易实现。
[0027]又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束缚膜2为条带状的束缚带8,束缚带8的一端与胃管本体1伸入端一侧壁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另一端具有粘胶层9,在粘胶层9上还贴有离型纸10。使用时,先将胃管本体1弯卷成例如图1所示形状,然后将束缚带8螺旋缠绕,直至胃管本体1末端位置,接着取下离型纸10,利用粘胶层9将束缚带8的末端贴在胃管本体1外壁上,从而起到束缚作用,将胃管本体1 限制为外径小于自然状态的弯卷状态。然后再进行置管,置入后,撕开粘胶层9 或用剪刀剪断粘胶层9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缩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胃管本体(1)上的束缚机构,所述胃管本体(1)为纵向弯卷使其外径小于自然状态地设置于所述束缚机构内,所述束缚机构为可去除的束缚膜(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膜(2)为筒状或带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缩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膜(2)为筒状,所述束缚膜(2)靠近所述胃管本体(1)伸入端的一端从一侧壁位置延伸设置有一撕拉带(3),所述束缚膜(2)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撕拉带(3)边缘共线的易撕线(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缩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线(4)为一条,且上下贯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缩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线(4)包括第一易撕线(5)和第二易撕线(6);所述第一易撕线(5)为上下贯通的,所述第二易撕线(6)为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曼王婉陈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