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33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5
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它包括框体、消能格栅、连通座、冲排管路、进水管和开闭机构,通过在框体内设置消能格栅,收集盘位于消能格栅底部的框体内,连通座与消能格栅上端连接固定,冲排管路为分体组合结构,一部分与消能格栅连接固定,一部分预埋在沉砂井内,通过雨水进入沉砂井内改变水位差形成虹吸启动条件,对下游沉积层进行冲刷,显著提升沉砂井对砂粒的去除率,抑制下游管道沉积层发展,维护管网高效运行,安装清理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排水、沉砂及冲砂
,涉及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管道系统作为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城市路面上的颗粒污染物跟随降雨径流进入雨水管道系统,这些颗粒物进入流速较低的管段容易形成沉积层,增加底部摩擦系数,削弱管道过流能力。中小型降雨在东部沿海及长江沿岸频繁出现,降雨径流携带大量颗粒物进入到雨水管道系统中,同时管道内部的流速难以达到自净流速,前期积累的沉积层增加了底部摩擦系数,颗粒物更易在管道中沉淀,后期随着油性物质和有机物的进入,有可能固结发展出永久沉积层。已有研究表明,雨水管道中的沉积物厚度可达管径的一半,这会大大减小雨水管道的过流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剧城市内涝现象。由此可见,为保持雨水管道过流能力,一方面需要去除进入雨水管道的沉积物,另一方面需要限制管底沉积物的发展。
[0003]现存的雨水管道沉砂装置主要包含两类,一是沉砂井,其底部高程低于管底高程,含砂水流通过沉砂井时,过流断面加大导致流速降低,有利于砂粒下沉,大颗粒砂粒沉降于井底,但总体沉砂效果并不理想;二是旋流沉砂池(例如,CN105587032A),虽然除砂能力较好,但整体造价较高。旋流沉砂池后期沉积物清掏程序复杂,通常使用大吸力卡车对沉积物进行抽吸,大吸力卡车造价昂贵,噪声大,操作时间较长,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除此之外,在中小型降雨条件下,经两类沉砂装置处理后的雨水流速较小,对下游管道的冲刷效果不佳,不能抑制沉积物的积累。
[0004]在现有的沉积物冲刷装置中,HydroSelf门式装置冲洗效率较低,空间占用大且不能安装于沉砂井内部,起不到除砂功能。HydroFlush自动虹吸冲洗装置内部容易堵塞,且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具有排水管道冲刷拦截功能的装置(例如,CN109958184)难以起到除砂效果。其他具有电子监控系统的自动冲刷装置,维护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在框体内设置消能格栅,收集盘位于消能格栅底部的框体内,连通座与消能格栅上端连接固定,冲排管路为分体组合结构,一部分与消能格栅连接固定,一部分预埋在沉砂井内,通过雨水进入沉砂井内改变水位差形成虹吸启动条件,对下游沉积层进行冲刷,显著提升沉砂井对砂粒的去除率,抑制下游管道沉积层发展,维护管网高效运行,安装清理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它包括框体、消能格栅、连通座、冲排管路、进水管和开闭机构;所述消能格栅位于框体内,连通座与框体上端的水平框连接固定,冲排管路位于框体下端一侧,连通
座的连通管一端和冲排管路的一端皆位于消能格栅内;进水管位于连通座上部,开闭机构与冲排管路配合,框体升降时控制开闭机构开闭。
[0007]所述框体为底部开口的矩形中空框体,位于上端的水平框的四角上设置提拉环。
[0008]所述框体底部一侧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收集盘。
[0009]所述消能格栅为中空网格结构的矩形体,矩形体底部与收集盘接触,上部位于水平框下侧。
[0010]所述连通座为双腔筒体,连通管一端从双腔筒体上部穿过深入内筒内,双腔筒体底部设置多个环绕在内筒周围的进水孔,进水孔和连通管与双腔筒体连通。
[0011]所述冲排管路包括冲砂管连通的排水管,冲砂管的一端与连通座的内筒连接。
[0012]所述冲排管路为分段的组合结构,一部分的冲砂管和排水管位于框体内,另一部分的冲砂管和排水管框体外。
[0013]所述开闭机构位于排水管两端与冲砂管连通点之间的冲砂管内,它包括贯穿封板的销轴,支板两端分别与封板和弹簧连接,销轴与冲砂管连接。
[0014]所述支板的一端位于收集盘底部,收集盘压住支板使弹簧压缩,封板与冲砂管配合封闭。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该装置属于集成设备能够实现快捷安装,便捷维护。
[0017]有利于对现有不同位置、材料、尺寸的沉砂井进行改造,改造费用低,改造施工简单。
[0018]该装置可以直接吊装到现有的沉砂井之中。
[0019]在维护时,直接吊出装置对沉积物进行清掏。
[0020]该装置具有消能格栅,携砂水流冲击格栅消耗掉大部分能量,促进砂粒沉降,同时由于蓄水水位较高,水力停留时间较长,进一步提升了砂粒去除效率。
[0021]该装置采用虹吸原理启动冲刷过程,在较小降雨的情况下,一旦开始虹吸排水,由于前期蓄水作用,冲刷期间排水管道中将出现较大的流速,有利于冲刷管内已有的沉积物,抑制沉积层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连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开闭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0027]图5为图4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充水阶段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启动阶段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冲刷阶段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停止阶段的示意图。
[0032]图10为本技术维护阶段的示意图。
[0033]图11为本技术除砂率与流量的对应关系图
[0034]图中:框体1,水平框11,提拉环12,收集盘13,消能格栅2,连通座3,连通管31,内筒32,进水孔33,冲排管路4,冲砂管41,排水管42,进水管5,开闭机构6,封板61,销轴62,支板63,弹簧64。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图11中,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它包括框体1、消能格栅2、连通座3、冲排管路4、进水管5和开闭机构6;所述消能格栅2位于框体1内,连通座3与框体1上端的水平框11连接固定,冲排管路4位于框体1下端一侧,连通座3的连通管31一端和冲排管路4的一端皆位于消能格栅2内;进水管5位于连通座3上部,开闭机构6与冲排管路4配合,框体1升降时控制开闭机构6开闭。使用时,该装置位于沉砂井内,通过雨水进入沉砂井内改变水位差形成虹吸启动条件,对下游沉积层进行冲刷,显著提升沉砂井对砂粒的去除率,抑制下游管道沉积层发展,维护管网高效运行,安装清理方便快捷,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
[003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框体1为底部开口的矩形中空框体,位于上端的水平框11的四角上设置提拉环12。使用时,该装置安装或取出维护时,起吊设备的起吊索与框体1上的提拉环12连接,受力均衡,稳定性好。
[003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框体1底部一侧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收集盘13。使用前,将收集盘13插入框体1一侧的抽拉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框体(1)、消能格栅(2)、连通座(3)和冲排管路(4);所述消能格栅(2)位于框体(1)内,连通座(3)与框体(1)上端的水平框(11)连接固定,冲排管路(4)位于框体(1)下端一侧,连通座(3)的连通管(31)一端和冲排管路(4)的一端皆位于消能格栅(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体(1)为底部开口的矩形中空框体,位于上端的水平框(11)的四角上设置提拉环(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框体(1)底部一侧设置与其滑动配合的收集盘(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消能格栅(2)为中空网格结构的矩形体,矩形体底部与收集盘(13)接触,上部位于水平框(11)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水管道入口的沉砂冲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座(3)为双腔筒体,连通管(31)一端从双腔筒体上部穿过深入内筒(32)内,双腔筒体底部设置多个环绕在内筒(32)周围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洋博李翀陈亚松柳蒙蒙贾泽宇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