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29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包括转子、定子和机架;所述转子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子同轴套设在转子上;所述转子为长杆状,且所述转子的杆身上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定子为环形件,所述定子的内圈具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升角与外螺纹结构的升角相同,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小径大于所述外螺纹结构的大径;所述外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一磁性面,所述第一磁性面倾斜向外朝下;所述内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二磁性面,所述第二磁性面倾斜向内朝上;所述第一磁性面与第二磁性面正对时,同性相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磁斥力旋转扭矩,可以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也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Motor)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
[0003]另外,丝杠螺母组件,是目前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经典机构,但因为螺纹的自锁性,很难实现反向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基于磁斥力旋转扭矩,可以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也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且转化过程中,能量损耗低。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包括转子、定子、机架和驱动单元;所述转子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子同轴套设在转子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定子自下向上移动;所述转子为长杆状,且所述转子的杆身上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定子为环形件,所述定子的内圈具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升角与外螺纹结构的升角相同,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小径大于所述外螺纹结构的大径;所述外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一磁性面,所述第一磁性面倾斜向外朝下;所述内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二磁性面,所述第二磁性面倾斜向内朝上;所述第一磁性面与第二磁性面正对时,同性相斥。
[0006]上述磁力转子电动机,所述机架包括底座、顶板和多个导杆,多个所述导杆支顶在底座和顶板之间,所述定子上开设有多个穿设孔,一个所述导杆穿设在一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所述转子的下端支顶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上,所述顶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所述转子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具有轴肩结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内圈同轴的穿孔,所述转子的上端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的内圈穿过所述穿孔至顶板的外侧,所述轴肩结构支顶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的底部。
[0007]上述磁力转子电动机,所述转子的两端均套设有径向轴承,两个所述径向轴承分别固定在底座和顶板上。
[0008]上述磁力转子电动机,所述驱动单元为安装在底座上的气缸或电动推杆,所述驱动单元的伸缩端支顶在所述定子上。
[0009]上述磁力转子电动机,所述转子旋转所受摩擦力的摩擦系数f<cotθ,所述θ为第
一磁性面的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当利用定子驱动转子旋转时,将定子自下向上移动,定子的内螺纹沿转子的外螺纹延伸轨迹,不断的施加磁斥力旋转扭矩,迫使转子旋转,实现了直线运动转化旋转运动,且因为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不具有实际接触,不会产生螺纹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螺纹自锁,能量损失小。
[0012]2、本技术当将定子置于靠近转子上端的位置处时,通过旋转转子,利用外螺纹连续对内螺纹施加的磁斥力,可将定子从上方驱动至下方,实现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内螺纹结构牙的截面和外螺纹牙的截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转子;
ꢀꢀꢀꢀꢀꢀꢀꢀꢀꢀꢀꢀꢀꢀ
2—定子;
ꢀꢀꢀꢀꢀꢀꢀꢀꢀꢀꢀꢀꢀꢀ
3—机架;
[0018]4—第一磁性面;
ꢀꢀꢀꢀꢀꢀꢀꢀ
5—第二磁性面;
ꢀꢀꢀꢀꢀꢀꢀꢀ
6—第一推力轴承;
[0019]7—第二推力轴承;
ꢀꢀꢀꢀꢀꢀ
8—径向轴承;
ꢀꢀꢀꢀꢀꢀꢀꢀꢀꢀ
9—驱动单元;
[0020]31—底座;
ꢀꢀꢀꢀꢀꢀꢀꢀꢀꢀꢀꢀꢀ
32—顶板;
ꢀꢀꢀꢀꢀꢀꢀꢀꢀꢀꢀꢀꢀ
33—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包括转子1、定子2和机架3;所述转子1安装在机架3上,所述定子2同轴套设在转子1上;所述转子1为长杆状,且所述转子1的杆身上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定子2 为环形件,所述定子2的内圈具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升角与外螺纹结构的升角相同,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小径大于所述外螺纹结构的大径;所述外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一磁性面4,所述第一磁性面4倾斜向外朝下;所述内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二磁性面5,所述第二磁性面5倾斜向内朝上;所述第一磁性面4与第二磁性面5正对时,同性相斥。
[00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磁性面4和第二磁性面5均通过在螺纹的牙中嵌入磁块,将磁块的顶面露出形成;所述定子2初始位置靠近所述转子 1的下端,当将定子2向上移动时,第二磁性面5与第一磁性面4正对的面积增大,第二磁性面5对第一磁性面4的斥力F可分解为沿竖向方向的力sinθ*F和在水平面且沿转子1杆身切线方向的力cosθ*F,所述θ为第一磁性面4的法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只要满足所述转子1旋转所受摩擦力的摩擦系数f<cotθ,即可驱动转子1旋转,具体推导过程如下:当sin θ*F*f<cosθ*F时转子1可旋转,f<cosθ
÷
sinθ,f<cotθ。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3包括底座31、顶板32和多个导杆33,多个所述导杆33支顶在底座31和顶板32之间,所述定子2上开设有多个穿设孔,一个所述导杆33穿设在一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底座31上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6,所述转子1的下端支顶在所述第一推力轴
承6上,所述顶板3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推力轴承7,所述转子1靠近上端的位置处具有轴肩结构,所述顶板3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7内圈同轴的穿孔,所述转子1的上端从所述第二推力轴承的内圈穿过所述穿孔至顶板 32的外侧,所述轴肩结构支顶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7的底部。
[002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推力轴承6和第二推力轴承7,能够将转子1旋转时所受到的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这样摩擦系数f的值将会很小,能够有效的降低能量损耗。所述转子1的上端可作为输出轴使用。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1的两端均套设有径向轴承8,两个所述径向轴承8分别固定在底座31和顶板32上。
[0027]通过设置径向轴承8,可以避免转子1旋转时径向跳动,使转子1旋转更加稳定。
[002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单元9,所述驱动单元9为安装在底座31 上的气缸或电动推杆,所述驱动单元的伸缩端支顶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定子和机架;所述转子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定子同轴套设在转子上;所述转子为长杆状,且所述转子的杆身上具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定子为环形件,所述定子的内圈具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升角与外螺纹结构的升角相同,所述内螺纹结构的小径大于所述外螺纹结构的大径;所述外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一磁性面,所述第一磁性面倾斜向外朝下;所述内螺纹结构的牙上具有第二磁性面,所述第二磁性面倾斜向内朝上;所述第一磁性面与第二磁性面正对时,同性相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转子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座、顶板和多个导杆,多个所述导杆支顶在底座和顶板之间,所述定子上开设有多个穿设孔,一个所述导杆穿设在一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推力轴承,所述转子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牟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