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27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头灯,包括灯座、支管、摄像系统、以及灯组,灯组设置有灯罩以及收纳于灯罩内的灯组,其中,灯座内设置有电源,电源与灯组电性连接;支管的管腔形成电线管道,且管腔与灯座连通,电线穿过灯座并布设于电线管道内;灯罩包括灯罩主体和透镜,灯罩主体内设有空腔,空腔的内底壁设置有多个光源接头,灯组安装于光源接头上,空腔的前端敞开形成罩口;透镜盖合该罩口;灯罩主体连接于支管的另一端,其空腔与管腔连通,光源接头与电线导通;智能监控系统连接在灯座的底部,其包括摄像头和雷达感应器,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丰富门头灯的使用功能。本申请具有使用寿命长、散热性能好、能实时监控等优点。能实时监控等优点。能实时监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头灯


[0001]本技术涉及LED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头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门头灯可以安装在室外墙壁上,给路人用以照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门头灯照明的功能和光线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门头灯功能单一,而且稳定强度低,安全隐患较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头灯,以解决现有门头灯功能单一,而且稳定强度低,安全隐患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头灯,包括灯座、支架、以及灯组,所述灯组设置有灯罩以及收纳于灯罩内的灯组,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灯座固接于墙壁上,其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灯组电性连接;
[0006]所述支架包括支管,支管的管腔形成电线管道,所述支管与所述灯座连接,且管腔与所述灯座连通,所述电源的电线穿过灯座并布设于所述电线管道内;
[0007]所述灯罩包括灯罩主体和透镜,所述灯罩主体连接在所述支管上,其内部设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底壁设置有多个光源接头,所述光源接头与所述电线导通;所述灯组安装于光源接头上;所述空腔的前端敞开形成罩口,其底壁还成型有散热结构;所述透镜盖合所述罩口;
[0008]所述的底部还安装有一智能监控系统,所述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雷达感应器、摄像头、以及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雷达感应器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可驱动控制所述灯组是否发光及发光亮度的光控电路、以及可对所述雷达感应器发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为所述光控电路提供控光信息的感应电路。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透镜的外壁成型有多个聚光凸点,各所述聚光凸点按阵列分布或不规则分布设置。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聚光凸点为半球面凸起,且所述聚光凸点的凸起高度为3mm~7mm。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灯座开设有用作于连接所述支架以及铺设所述电线的连接孔、以及安装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电线管道连通;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墙体的固定螺栓。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管包括一副支管以及一根主支管,副支管一端与所述光源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支管铰接,所述主支管固接于所述灯座上。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结构为若干个散热孔,所述若干个散热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灯罩的底部。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组设置有两组。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0016]1、本申请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0017]2、本技术提供的门头灯结构合理,通过由多根中空的支管连接而成的支架,形成隐藏式的电线管道,使门头灯整体的安装结构更为简洁、大方,再者,支管包括一副支管以及一根主支管,副支管与主支管铰接,可通过上下转动副支管来调节灯罩的光照角度,提高门头灯的实用性。顶部水平向外延伸有凸缘,利用雨天防水,不仅提高灯罩的防水性能、还能更好保护透镜,使得门头灯的照明功能更稳定。
[0018]3、所述的底部还安装有一智能监控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可随时监控门前或庭院等场所,丰富门头灯的使用功能。利用雷达感应器取代传统的红外线监测,感应距离远而且不受温度影响,保证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一种门头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一种门头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一种门头灯的后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一种门头灯中透镜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图3和图4,一种门头灯,包括灯座1、支架4 以及灯组,灯组设置有至少一个光源接头、灯罩2以及收纳于灯罩2内的灯组,灯组安装于光源接头,其中:
[0027]灯座1固接于墙壁上,其内设置有电源,电源与灯组电性连接;
[0028]所述支架4包括支管,支管的管腔形成电线管道,支管与灯座1连接,且管腔与灯座1连通,电源的电线穿过灯座1并布设于电线管道内;
[0029]灯罩2包括灯罩主体24和透镜21,灯罩主体24连接在支管上,其内部设有与管腔连通的空腔,空腔的内底壁设置有多个光源接头,光源接头与电线导通;灯组安装于光源接头上,空腔的前端敞开形成罩口,罩口的前端水平向外延伸有凸缘23,其底壁还成型有散热结构(图中未示);透镜21盖合该罩口;灯罩主体24连接于支管的另一端,其空腔与管腔连通,光源接头与电线导通;
[0030]灯座1的底部还安装有一智能监控系统3,智能监控系统3包括雷达感应器、摄像头、以及与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摄像头和雷达感应器均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设有可驱动控制灯组是否发光及发光亮度的光控电路、以及可对雷达感应器发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为光控电路提供控光信息的感应电路。
[0031]由上述可知,本技术设置有雷达感应,当感应到有人的时候,灯就会自动亮起。普通的视频摄像头在夜晚或者光线暗的时候,摄像不清楚,本技术把摄像头设置在灯具上面,当光线暗的时候,有人靠近门头灯,门头灯就自动感应亮起,这样就使视频摄像
头的解析度大大提高,可以清楚的摄像拍到人物的样子,摄像头可连接到手机或者电脑视频,方便使用者实时监控。
[0032]本技术将摄像机和雷达人体感应灯功能集于一体,平常可当灯使用,有人来时雷达感应到人体灯自动点亮,人走设定时间到时自动关闭灯,当感应到人时灯亮同时还可提高摄像机的清晰度,利用雷达感应器取代传统的红外线监测,感应距离远而且不受温度影响,保证摄像系统的功能稳定性,本技术一灯多用,简单实用,安全可靠,适用于庭院,家门口,过道,阳台,大楼门卫室,办公室,门市,财务室,会客室,厂门人员出入口等。
[0033]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透镜21的外壁成型有多个聚光凸点22,各聚光凸点22按阵列分布或不规则分布设置。较优的是,聚光凸点22为半球面凸起,且聚光凸点22的凸起高度为3mm~7mm。本实施例提供的灯组,在打开时,灯光通过透镜21的聚光凸点22聚集呈光线束照射,球面凸点起到更好的聚光效果,光线散失小。
[0034]进一步地,灯座1开设有用作于连接支架4以及铺设电线的连接孔、以及安装孔11,连接孔与电线管道连通;安装孔1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墙体的固定螺栓。灯座1通过固定螺栓安装于墙体上,结构牢固、可靠。
[0035]进一地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头灯,包括灯座、支架、以及灯组,所述灯组设置有灯罩以及收纳于灯罩内的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固接于墙壁上,其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灯组电性连接;所述支架包括支管,支管的管腔形成电线管道,所述支管与所述灯座连接,且管腔与所述灯座连通,所述电源的电线穿过灯座并布设于所述电线管道内;所述灯罩包括灯罩主体和透镜,所述灯罩主体连接在所述支管上,其内部设有与所述管腔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底壁设置有多个光源接头,所述光源接头与所述电线导通;所述灯组安装于光源接头上;所述空腔的前端敞开形成罩口,其底壁还成型有散热结构;所述透镜盖合所述罩口;所述灯座的底部还安装有一智能监控系统,所述智能监控系统包括雷达感应器、摄像头、以及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摄像头和所述雷达感应器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可驱动控制所述灯组是否发光及发光亮度的光控电路、以及可对所述雷达感应器发过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时现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