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04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属于背负舱领域,包括舱体、监护设备以及治疗设备,所述监护设备以及所述治疗设备位于所述舱体内,还包括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舱体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容纳腔及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与所述下容纳腔之间设置为伤员放置腔,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位于所述上容纳腔内或者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采集接口与所述监护设备电连接,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执行接口与所述治疗设备电连接。本公开的伤员后送背负舱能够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下进行远程通信,并支持远程急救操控指令,其拆装方便且能单独作为通信设备。其拆装方便且能单独作为通信设备。其拆装方便且能单独作为通信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


[0001]本技术涉及背负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11110485 A公开了一种可机载车载转运的生命支持舱,设计了舱体结构和生命支持系统布局,但由于可机载车载转运的生命支持舱体型庞大,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灾害场景以及某些特殊战场场景,由于空中飞机、地面车辆难以到达,只能采用背负式生命支持舱,然而现有的背负式生命支持舱缺乏极端场景远程救治配套通信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无法与后方救援指挥中心或后送救治医院进行远程数据交互。
[000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7854230B公开了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上述后送系统难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及交互,无法接受远程救治指令,容易耽误最佳诊断时间,且运送人员也难以获知舱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能够在沟壑山地树林等极端地貌下进行远程通信,并支持远程急救操控指令,其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拆装方便且能单独作为通信设备。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包括舱体、监护设备以及治疗设备,所述监护设备以及所述治疗设备位于所述舱体内,还包括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舱体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容纳腔及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与所述下容纳腔之间设置为伤员放置腔,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位于所述上容纳腔内或者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采集接口与所述监护设备电连接,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执行接口与所述治疗设备电连接。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正面设置有交互主屏,所述机箱的背面设置有板卡插槽。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交互主屏的一侧设置有按钮区。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位于舱体外,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电连接或者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板卡插槽内设置有若干条插槽导轨,所述板卡插槽的内侧设置有背板。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多制式通信板卡,所述多制式通信板卡与若干所述插槽导轨中的一条所述插槽导轨插接配合,插接后所述多制式通信板卡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主控板卡,所述主控板卡与若干所述插槽导轨中的一条所述插槽导轨插接配合,插接后所述主控板卡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源板卡,所述电源板卡与若干所述插槽导轨中的一条所述插槽导轨插接配合,插接后所述电源板卡与所述背板电连接。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伤员放置腔与所述上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和/或所述伤员放置腔与所述下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通气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提供的伤员后送背负舱,在其上容纳腔及下容纳腔内设置有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与监护设备以及治疗设备电连接,不仅能够将监护设备的采集数据与后方端进行共享,而且能够控制治疗设备执行。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与舱体拆装方便,其本身也可以单独作为通信设备或者临时通信中继使得连接至少一个的手持终端与后方端通信。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伤员后送背负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背视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中:
[0024]00、生命信息处理装置;11、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12、主控模块;13、人机交互模块;2、后方端;111、信道感知单元;112、解析解算单元;113、地图导航单元;131、交互主屏;132、手持终端;3、机箱;31、板卡插槽;41、多制式通信板卡;42、主控板卡;32、插槽导轨;43、电源板卡;5、舱体;44、背板;51、上容纳腔;52、下容纳腔;53、通气孔;54、伤员放置腔;6、监护设备;7、治疗设备;133、按钮区;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伤员后送背负舱,包括舱体5、监护设备6、治疗设备7以及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监护设备6以及治疗设备7位于舱体5内,舱体5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容纳腔51及下容纳腔52,上容纳腔51及下容纳腔52对称设置,上容纳腔51与下容纳腔52之间设置为伤员放置腔54,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位于上容纳腔51内或者下容纳腔52内,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的采集接口与监护设备6电连接,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的执
行接口与治疗设备7电连接,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与监护设备6电连接获取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与治疗设备7电连接,控制治疗设备执行调控决策指令,主控模块12接收背负舱内的监护设备采集的生理体征数据,并通过其内部装载的急救生理状态推理算法计算后输出生命状态信息及调控决策指令,将调控决策指令输送至背负舱内的治疗设备执行,将生命状态信息输送至多制式通信导航模块11通过公网或专网发送至后方端2实现远程交互。其中,监护设备6可配置为血压计、血氧计、体温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治疗设备7配置为呼吸面罩或呼吸机、机械输液器、电除颤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与监护设备6以及治疗设备7电连接,不仅能够将监护设备6的采集数据与后方端2进行共享,而且能够控制治疗设备7执行调控决策指令。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生命信息处理装置00与舱体拆装方便,其本身也可以单独作为通信设备或者临时通信中继使得连接至少一个的手持终端132与后方端2通信。优选地,伤员放置腔54与上容纳腔51之间设置有隔板8和/或伤员放置腔54与下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员后送背负舱,包括舱体、监护设备以及治疗设备,所述监护设备以及所述治疗设备位于所述舱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舱体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容纳腔及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与所述下容纳腔之间设置为伤员放置腔,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位于所述上容纳腔内或者所述下容纳腔内,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采集接口与所述监护设备电连接,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的执行接口与所述治疗设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员后送背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正面设置有交互主屏,所述机箱的背面设置有板卡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员后送背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主屏的一侧设置有按钮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员后送背负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位于舱体外,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电连接或者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生命信息处理装置无线通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伤员后送背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插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晖彭云峰董一颍史宏志刘久弘冉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