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谌正宇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96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目前,无法解决大规模存量开关数字化的问题,且更换开关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连接端子,基座包括下座体、底板、侧板、隔板;侧板与隔板平行设置,形成依次排列的左连接室、中连接室及右连接室,三连接端子对应设于左连室、中连接室和右连接室中;左连接室和右连接室的下座体前侧面上均设有多个等距的连接孔,顶面均设有多个定位孔;连接端子上设有定位部;连接端子的定位部嵌入下座体的连接孔中。本技术方案中,左、右连接室中设有多个连接孔及对应的定位孔,可以依需要通过拨动连接端子,使连接端子移位的方式,进行位置调节,从而提高连接的适配性及快速性。速性。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大规模运用,传统一次开关迎来了一次技术革命,不同于主网高压电网一次设备采集和控制能力的健全,配电网下的低压断路器大多数还处于传统的没有采集没有信息上送的阶段;而这一次配电物联网革命急迫解决的就是对于现有配电网一次开关设备的可监和可控,目前已有很多厂家开始进行设计或以生产了具有采集和控制功能的断路器(以下称为智能断路器),其中多数采用外加外扩的方式进行一二次设备的整合来实现,还有的设备是整体重新设计将一二次设备整合为一个整体,就目前的两种设计方案来说,前者对断路器要求较高,多数为定制型产品不能有广泛的适配性,且需要安装时对空间要求较高挤占纵向空间;后者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无法解决大规模存量开关数字化的问题,且更换开关成本较高,断路器产品生命周期较长,无法及时进行所有存量设备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的基座(1)、设于基座(1)上的三个导电的刚性的连接端子(2),所述基座(1)包括下座体(101)、位于下座体(101)下部的底板(102)、位于下座体(101)左右两侧的竖向的侧板(103)、位于两侧板(103)之间的两个隔板(104);侧板(103)与隔板(104)平行设置,形成依次排列的左连接室(106)、中连接室(107)及右连接室(108),三连接端子(2)对应设于左连室、中连接室(107)和右连接室(108)中;左连接室(106)和右连接室(108)的下座体(101)前侧面上均设有多个等距的连接孔(109),所述的中连接室(107)的下座体(101)上设有一个连接孔(109);所述的左连接室(106)和右连接室(108)的下座体(101)顶面均设有多个定位孔(105);位于左连接室(106)和右连接室(108)中的连接端子(2)上设有与定位孔(105)相配的定位部(205);连接端子(2)的定位部(205)嵌入下座体(101)的连接孔(109)中,连接件(5)穿过连接端子(2)与连接孔(109)连接以使连接端子(2)固定在基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105)为球面凹孔,所述的连接端子(2)的定位部(205)为球面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塑壳断路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子(2)包括下折边(201)、竖边(202)及上折边(203),下折边(201)、竖边(202)、上折边(203)依次相连形成“Z”字形的连接端子(2);下折边(201)的底面与底板(102)顶面相对,竖边(202)的后侧面与下座体(101)前侧面相对,上折边(203)的底面与下座体(101)顶面相对;所述的下折边(201)上开设与塑壳断路器(4)相配的通孔(204),所述的竖边(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正宇
申请(专利权)人:谌正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