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70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色剂。一种调色剂,其包括调色剂颗粒和在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的二氧化硅颗粒,其中在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存在由聚酯树脂形成的面和由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


[0001]本公开涉及用于通过使借助例如电子照相、静电记录、和调色剂喷射系统记录法等方法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例如,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等接收装置的越来越多的广泛使用,用于例如这些装置中的电子照相技术也受到来自用户的逐年日益严格的要求。由于由市场的扩大引起使用环境的扩大,近年来的趋势是,无论环境如何都获得稳定的图像品质的强烈需求和使用紧凑设计的同时长期进行打印的能力的强烈需求中的一者。
[0003]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在电子照相过程的水平上,在耐久使用期间(1)显影性不变动,和(2)将潜像无扰动地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是必要的。由此,在调色剂水平上,在耐久使用期间带电量必须不变动,并且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实施大量改良。
[0004]在维持调色剂的物理性质值的观点下,已知将在100nm的水平上的相对大的外部添加剂添加至调色剂中以便经由间隔物效应来抑制耐久使用期间的劣化的技术。
[0005]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

003367中公开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色剂,其包括调色剂颗粒,和在所述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的二氧化硅颗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存在由聚酯树脂形成的面和由苯乙烯

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面;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数均粒径为15至60nm;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孔径为5.0至20.0nm;和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总孔体积为0.20至1.50cm3/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具有核

壳结构,其包括核颗粒,和形成在所述核颗粒的表面上的壳;所述核颗粒包括聚酯树脂;所述壳包括苯乙烯

丙烯酸系树脂;和由于所述核颗粒中包含的所述聚酯树脂的一部分在所述调色剂颗粒的表面露出,导致所述由聚酯树脂形成的面存在于所述调色剂颗粒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颗粒具有核

壳结构,其包括核颗粒,和形成在所述核颗粒的表面上的壳;所述核颗粒包括苯乙烯

丙烯酸系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宪一矶野直也盐足吉彬久岛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