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63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箱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箱,包括桶体、桶盖以及驱动所述桶盖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使桶体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桶体底部的隔板,隔板将桶体分别用于盛放垃圾的主体部分以及容纳部分,驱动机构包括立杆、螺旋槽以及螺旋件,还包括操作机构,操作机构驱动螺旋件竖直上下运动,立杆的中下端以及螺旋件均位于容纳部分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桶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移动而实现桶体的打开与闭合,避免了使用普通的桶体与桶盖相铰接的垃圾桶时将桶盖放下时会促进桶体内的不愉快气味会从桶盖与桶体之间快速逸出而被投放垃圾的人所闻到,如此避免了给予投放垃圾的人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箱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箱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箱。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使用的用于装放垃圾的容器,具有不同的大小和规格,其中具有一种高度稍高(至人体上半身或面部)、深度较深的垃圾箱,这种垃圾箱的桶盖往往与桶体相铰接,在往这种垃圾箱投放垃圾时,往往需先用于握住桶盖上设置的握环揭开桶盖,之后将垃圾投入桶体内,之后将桶盖放下。在将桶盖放下时,桶盖往下盖合的动作会促进桶体内的不愉快气味会从桶盖与桶体之间快速逸出,而由于这种垃圾箱的桶体与人体鼻子高度相接近,因此这种气味很容易靠近此处的投放垃圾的使用人员所闻到,如此给予投放垃圾的人不愉快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箱,旨在解决给予投放垃圾的人不愉快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垃圾箱,包括桶体、桶盖以及驱动所述桶盖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使桶体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桶体底部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桶体分别用于盛放垃圾的主体部分以及容纳部分,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桶体的底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桶体转动相连的立杆、开设于所述立杆中下端的外壁上的螺旋槽以及与所述螺旋槽相配合的螺旋件,还包括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驱动所述螺旋件竖直上下运动,所述立杆的中下端以及所述螺旋件均位于所述容纳部分内,所述立杆的顶部与所述桶盖的一内角附近相连。
[0006]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需往上述的垃圾箱投放垃圾时,使用操作机构使螺旋件向下运动,由于螺旋件与螺旋槽相配合,螺旋槽可带动立杆转动,立杆则带动与其顶部相连的桶盖在水平方向上以立杆的轴心为圆心旋转,随着桶盖的旋转,则桶体打开,如此可将垃圾投入;之后使用操作机构使螺旋件向上运动,相应地,立杆带动桶盖反向旋转至于桶体闭合。其中,设置了驱动机构和操作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桶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移动而实现桶体的打开与闭合,避免了使用普通的桶体与桶盖相铰接的垃圾桶时将桶盖放下时会促进桶体内的不愉快气味会从桶盖与桶体之间快速逸出而被投放垃圾的人所闻到,如此避免了给予投放垃圾的人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此种垃圾箱在较为高档的设施配置好的小区使用。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槽设置有四条,四条所述螺旋槽均匀间隔开设于所述立杆的外壁上,所述螺旋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立杆外壁上的套筒以及与所述套筒内壁相连的四个半球形的螺旋凸起,四个所述螺旋凸起分别与四条所述螺旋槽的内壁活动贴合。
[0008]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保证螺旋凸起与螺旋槽由于套筒的限位作用使其与螺旋槽的内壁保持活动贴合,从而保证在使螺旋件上下运动时螺旋凸起可顺利带动立杆旋转;且设置了四个螺旋凸起和四条螺旋槽,增大其带动力,保证其可顺利带动立杆旋转而使桶盖在水平防线以立杆为圆心作旋转运动,从而保证控制桶体的打开和闭合功能的实现。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槽的顶端与所述立杆的轴心的连线和所述螺旋槽的底端与所述立杆的轴心的连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
°

[0010]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此可使驱动机构可带动桶盖刚好旋转90
°
,即刚好打开的状态,更为省力,同时也避免了桶盖超过90
°
的不必要的旋转。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包括顶板以及与所述顶板底板的相邻两侧相连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桶体的底部相连,两个侧板的一侧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桶体的相邻两侧相连。
[0012]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倒L形的隔板可实现其将桶体分隔成用于盛放垃圾的主体部分和用于容纳立杆中下端以及螺旋件的容纳部分,同时结构稳固。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竖直开设于一所述侧板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侧的呈条形的限位凹槽、竖直开设于所述桶体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侧的呈条形的限位槽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的限位条和脚踏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内壁活动贴合,所述脚踏条穿过所述限位槽,所述脚踏条与所述限位槽的相对内侧活动贴合,所述脚踏条穿过所述限位槽的一端设置有脚踏板。
[0014]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脚踩脚踏板,在限位槽的作用下,脚踏条竖直向下运动,带动套筒向下运动,由于螺旋凸起与立杆上开设的螺旋槽的配合,带动立杆相应旋转,立杆则带动与其顶部相连的桶盖在水平方向上发生转动。其中,设置了脚踏板,可驱动立杆旋转从而驱动桶盖的旋转,方便了桶盖的打开和闭合的操作。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条和所述脚踏板均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中部,所述限位条的中心线所在的直线和所述脚踏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且均与所述立杆的轴心相交。
[0016]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脚踏板设置于套筒的中部,可使套筒两侧均为中部受力,避免顶端或底端受力时受力不均与立杆之间产生较大的扭力,如此可稳定地上下带动套筒运动,且两者限位条和脚踏板相对,如此可进一步减小套筒与立杆之间的扭力,使套筒上下运动的顺利进行。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与所述脚踏板的底部以及所述桶体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侧相连。
[0018]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脚踩脚踏板使其位置向下而传动至立杆带动桶盖旋转而桶体打开后,往桶体内投放垃圾,此时复位弹簧受压缩,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驱动脚踏杆向下运动而而传动至立杆带动桶盖旋转而使桶体顺利闭合。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呈涡状的复位涡簧,所述立杆位于所述复位涡簧以内,所述复位涡簧一端与所述立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的竖直部分靠近所述套筒的一侧相连。
[0020]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复位涡簧在脚踩脚踏板向下运动后存在较大的扭力,在复位涡簧的扭力作用下,驱动立杆回复转动而带动桶盖旋转而使桶体顺利闭合。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内一体成型有开设有用于所述立杆穿过的穿过筒,所述立杆的底部与所述桶体的底部转动相连。
[0022]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此实现了立杆与桶体的转动连接,同时保证立杆的位置保持稳定,同时可避免立杆与容纳部分盛放的垃圾相接触。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设置了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桶盖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移动而实现桶体的打开与闭合,避免了使用普通的桶体与桶盖相铰接的垃圾桶时将桶盖放下时会促进桶体内的不愉快气味会从桶盖与桶体之间快速逸出而被投放垃圾的人所闻到的情况发生,如此避免了给予投放垃圾的人以不愉快的使用体验;
[0025]2、设置了操作机构,操作机构中的脚踏板方便了控制桶盖旋转桶体打开的操作,复位弹簧和复位涡簧可自动驱动桶盖旋转桶体闭合,操作十分简便。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桶盖(2)以及驱动所述桶盖(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使桶体(1)打开或闭合的驱动机构(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桶体(1)底部的隔板(4),所述隔板(4)将所述桶体(1)分别用于盛放垃圾的主体部分以及容纳部分,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与所述桶体(1)转动相连的立杆(3a)、开设于所述立杆(3a)中下端的外壁上的螺旋槽(3b)以及与所述螺旋槽(3b)相配合的螺旋件(3c),还包括操作机构(5),所述操作机构(5)驱动所述螺旋件(3c)竖直上下运动,所述立杆(3a)的中下端以及所述螺旋件(3c)均位于所述容纳部分内,所述立杆(3a)的顶部与所述桶盖(2)的一内角附近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3b)设置有四条,四条所述螺旋槽(3b)均匀间隔开设于所述立杆(3a)的外壁上,所述螺旋件(3c)包括套设于所述立杆(3a)外壁上的套筒(3c1)以及与所述套筒(3c1)内壁相连的四个半球形的螺旋凸起(3c2),四个所述螺旋凸起(3c2)分别与四条所述螺旋槽(3b)的内壁活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3b)的顶端与所述立杆(3a)的轴心的连线和所述螺旋槽(3b)的底端与所述立杆(3a)的轴心的连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为9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包括顶板(4a)以及与所述顶板(4a)底板的相邻两侧相连的两个侧板(4b),两个所述侧板(4b)的底部与所述桶体(1)的底部相连,两个侧板(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黄恺馨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远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