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163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主体的底部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底板,所述包主体的内部滑动嵌入有中间板,所述包主体的两侧对应向内凹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壁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穿设有压块,所述中间板与底板之间均匀安装有气体瓶,所述气体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压块与整理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开瓶装置,所述开瓶装置包括开设在中间板一侧的平移孔,所述平移孔的内壁向内贯穿开设有滑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包
,具体为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野外时可能面临士兵昏迷需要输入氧气的情况,或需要输入吸入式麻醉剂以进行手术的过程,现在出现了便携式氧气瓶,内部具有释放氧气的反应物,只需拧开瓶盖即可触发内部反应物开始反应释放氧气,但在面临多个士兵同时吸入时仍然不方便,手术的不同阶段需要的麻醉剂吸入量也不同,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包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主体的底部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底板,所述包主体的内部滑动嵌入有中间板,所述包主体的两侧对应向内凹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壁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包括包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主体(1)的底部内壁对应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支撑杆(21),两个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底板(2),所述包主体(1)的内部滑动嵌入有中间板(11),所述包主体(1)的两侧对应向内凹设有嵌入槽(12),所述嵌入槽(12)的内壁开设有方形孔(14),所述方形孔(14)的内部穿设有压块(13),所述中间板(11)与底板(2)之间均匀安装有气体瓶(4),所述气体瓶(4)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压块(13)与整理板(131)之间连接有弹簧(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11)上设置有开瓶装置(5),所述开瓶装置(5)包括开设在中间板(11)一侧的平移孔(111),所述平移孔(111)的内壁向内贯穿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滑动穿设有滑钮(54),所述滑钮(54)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内圆盘(53),所述内圆盘(53)的外壁一体式成型连接有延伸柄(55),所述延伸柄(55)上均匀设置有纵向的纹路,且纹路与防滑纹相配合,所述延伸柄(55)朝向气体瓶(4)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盘(53)的外部转动套接有内棘轮(52),所述内圆盘(5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棘齿(56),所述棘齿(56)与内棘轮(52)相啮合,所述内棘轮(5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刻度轮(51),所述刻度轮(51)的一侧中部与平移孔(11)的内壁滑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单兵多功能急救包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上均匀开设有通气孔(31),所述顶板(3)的两侧贯穿开设有横向槽(32),所述横向槽(32)与通气孔(31)位于同一垂直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刚陆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华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