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50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其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侧舷V字浮筒、浮筒梁架、加固平衡梁、连背沙发椅、茶几、茶几固定圆椅、扶梯等组合结构,实现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吃水量和浮力大、航速高、航程大、海事工程铝合金焊接结构稳固性能、回收价值和防腐性能高、水上游乐功能齐全。翻转水翼的侧舷组合结构,有效扩展了水上游乐空间和水上游乐功能,侧舷V字浮筒的吃水深度大,切水性和平稳性好。侧舷V字浮筒与加固平衡梁的组合结构,进一步加强平稳性能和航行速度,减少摇晃,加强翻转水翼的贴水飞行感觉。能有效提升航速、吃水量、浮力和防止侧翻。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浮筒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浮筒艇主要采用玻璃钢材质和圆柱形浮筒的结构,造成船体体积和重量大,浮力小,乘载量低,平稳性和稳定性差。特别是作为水上运行的游乐浮筒艇,船体宽度较小、游乐空间和功能小,在风浪或水流从一侧冲击时,易至摇晃和侧翻,且纵向设置的圆柱形浮筒的结构影响船艇的航速。玻璃钢材质的受损修复和回收价值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浮筒艇船体体积和重量大、浮力小、乘载量低、平稳性和稳定性差、特别是作为水上运行的游乐浮筒艇的船体宽度较小、游乐空间和功能小、易至摇晃和侧翻、玻璃钢材质的受损修复和回收价值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包括侧舷V字浮筒、浮筒梁架、竖梁、侧梁、加固平衡梁、底舱板、底舱后板、后密封浮舱、挂载槽、推进器和/或舵片、甲板、侧舷板、水翼槽、水翼挂载轴、挂载轴加强块、翻转水翼、护栏、方框前撑、U形斜撑、棚顶、通信天线、驾驶台、驾驶座、连背沙发椅、茶几、茶杯槽、茶几固定圆椅、扶梯,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侧舷V字浮筒呈V字形密封腔体,上端口连接设有底舱板,所述底舱板前端斜向上翘起连接设有甲板,所述连接块上侧连接设有甲板,所述侧舷V字浮筒后端连接设有底舱后板,所述底舱后板与所述侧舷V字浮筒、底舱板和甲板的后端整体密封连接固定,所述侧舷V字浮筒平行设置在所述甲板下底面两侧,两侧的所述侧舷V字浮筒连接设有浮筒梁架,所述浮筒梁架设有竖梁、侧梁、加固平衡梁,所述竖梁连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舱板靠近前后两端的两侧,同侧的所述竖梁中间靠近下端处连接设有侧梁,所述侧梁上侧连接设有所述侧舷V字浮筒,同一端两侧的所述竖梁下端连接设有加固平衡梁,两侧的所述侧舷V字浮筒的内侧V字上端与所述底舱板密封连接固定,所述侧舷V字浮筒的外侧V字上端与所述甲板连接固定,所述底舱板、底舱后板和甲板的后端中间连接设有后密封浮舱,所述后密封浮舱后端凸出甲板设有挂载槽,所述挂载槽上挂载连接设有推进器和/或舵片,所述后密封浮舱一侧的所述底舱后板和甲板上连接固定设有扶梯;
[0007]连接所述甲板的两侧设有侧舷板,所述侧舷板靠近两端的中间设有水翼槽,所述水翼槽的底部连接固定设有水翼挂载轴,所述水翼挂载轴内侧的甲板上平行设有挂载轴加强块,所述挂载轴加强块两端设有圆角弯曲与水翼槽内侧面连接固定,所述水翼槽和水翼挂载轴上轴性连接设有翻转水翼,所述侧舷板、翻转水翼的上侧面和甲板后端靠近边缘设有护栏,靠近所述翻转水翼后端的侧舷板前倾连接设有U形斜撑,所述U形斜撑上连接设有棚顶,所述棚顶上连接设有通信天线,所述棚顶连接设有方框前撑,所述方框前撑下端连接
设有驾驶台,所述方框前撑下端与驾驶台前端两侧连接固定,所述驾驶台前端两侧与所述侧舷板的内侧之间连接设有护栏,所述驾驶台后侧设有驾驶座,所述驾驶台设有机械和电性操控系统以及动力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影音播放系统和灯光照明系统,所述机械和电性操控系统与所述动力系统、灯光照明系统、影音播放系统、推进器和/或舵片操控连接,所述驾驶座后侧设有茶几和茶几固定圆椅,所述茶几的几面上设有茶杯槽,所述茶几后侧设有连背沙发椅,构成所述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侧舷V字浮筒、加固平衡梁、底舱板、底舱后板、后密封浮舱、挂载槽、甲板、侧舷板、翻转水翼、护栏、方框前撑、U形斜撑、棚顶和扶梯为海事工程铝合金材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水翼锁合固定设置在所述水翼槽内,或水平翻转设置在所述水翼槽外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背沙发椅两侧底座和/或后端两侧扶手上设有或不设有钓杆插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合理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浮筒艇船体体积和重量大、浮力小、乘载量低、平稳性和稳定性差、特别是作为水上运行的游乐浮筒艇的船体宽度较小、游乐空间和功能小、易至摇晃和侧翻、玻璃钢材质的受损修复和回收价值低的问题。
[0013]本技术采用侧舷V字浮筒、浮筒梁架、竖梁、侧梁、加固平衡梁、底舱板、底舱后板、后密封浮舱、挂载槽、推进器和/或舵片、甲板、侧舷板、水翼槽、水翼挂载轴、挂载轴加强块、翻转水翼、护栏、方框前撑、U形斜撑、棚顶、通信天线、驾驶台、驾驶座、连背沙发椅、茶几、茶杯槽、茶几固定圆椅、扶梯的组合结构,实现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吃水深度和浮力大、航速高、航程大、海事工程铝合金焊接结构稳固性能、回收价值和防腐性能高、水上游乐功能齐全。翻转水翼的侧舷组合结构,有效扩展了水上游乐空间和水上游乐功能,侧舷V字浮筒的吃水深度大,切水性和平稳性好。侧舷V字浮筒与加固平衡梁的组合结构,进一步加强平稳性能和航行速度,减少摇晃,加强翻转水翼的贴水飞行感觉。能有效提升航速、吃水量、浮力和防止侧翻。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棚顶破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底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侧舷V字浮筒破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所示:1

侧舷V字浮筒、2

浮筒梁架、3

竖梁、4

侧梁、5

加固平衡梁、6

底舱板、7

底舱后板、8

后密封浮舱、9

挂载槽、10

推进器和/或舵片、11

甲板、12

侧舷板、13

水翼槽、14

水翼挂载轴、15

挂载轴加强块、16

翻转水翼、17

护栏、18

方框前撑、19

U形斜撑、20

棚顶、21

通信天线、22

驾驶台、23

驾驶座、24

连背沙发椅、25

茶几、26

茶杯槽、27

茶几固定圆椅、28

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
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水翼游乐浮筒艇,包括侧舷V字浮筒、浮筒梁架、竖梁、侧梁、加固平衡梁、底舱板、底舱后板、后密封浮舱、挂载槽、推进器和/或舵片、甲板、侧舷板、水翼槽、水翼挂载轴、挂载轴加强块、翻转水翼、护栏、方框前撑、U形斜撑、棚顶、通信天线、驾驶台、驾驶座、连背沙发椅、茶几、茶杯槽、茶几固定圆椅、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舷V字浮筒呈V字形密封腔体,上端口连接设有底舱板,所述底舱板前端斜向上翘起连接设有甲板,所述侧舷V字浮筒后端连接设有底舱后板,所述底舱后板与所述侧舷V字浮筒、底舱板和甲板的后端整体密封连接固定,所述侧舷V字浮筒平行设置在所述甲板下底面两侧,两侧的所述侧舷V字浮筒连接设有浮筒梁架,所述浮筒梁架设有竖梁、侧梁、加固平衡梁,所述竖梁连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舱板靠近前后两端的两侧,同侧的所述竖梁中间靠近下端处连接设有侧梁,所述侧梁上侧连接设有所述侧舷V字浮筒,同一端两侧的所述竖梁下端连接设有加固平衡梁,两侧的所述侧舷V字浮筒的内侧V字上端与所述底舱板密封连接固定,所述侧舷V字浮筒的外侧V字上端与所述甲板连接固定,所述底舱板、底舱后板和甲板的后端中间连接设有后密封浮舱,所述后密封浮舱后端凸出甲板设有挂载槽,所述挂载槽上挂载连接设有推进器和/或舵片,所述后密封浮舱一侧的所述底舱后板和甲板上连接固定设有扶梯;连接所述甲板的两侧设有侧舷板,所述侧舷板靠近两端的中间设有水翼槽,所述水翼槽的底部连接固定设有水翼挂载轴,所述水翼挂载轴内侧的甲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炳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米兰船业科创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