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两侧模板加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浇带两侧模板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腔、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通常在后浇带的两侧设置有模板做临时支撑处理,为了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则需要设置一加固装置来加固模板。
[0003]相关技术中,施工人员可使用木条卡接在后浇带两侧模板的内壁上,从而起到加固模板作用,若木条长度大于后浇带宽度,则需施工人员将木条长度裁剪至于后浇带宽度一致,若木条长度小于后浇带宽度,则需要施工人人员将不同长度的木条组合起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木条所能承受的载荷有限,且由于后浇带宽度不确定,不同宽度的后浇带需要适配相应长度的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同一模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两侧模板加固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两模板(1),两所述模板(1)之间形成有后浇带(2),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模板(1)之间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的两端与两所述模板(1)相互面向的两侧抵接,所述加固组件的长度能进行调节,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座(33)、第一转轴(331)、内螺纹套筒(31)、螺杆(32)、第二转轴(341)以及支撑板(34),所述固定座(33)与后浇带(2)的槽底边角抵接,所述第一转轴(331)的一端与固定座(33)铰接,所述第一转轴(331)的另一端与内螺纹套筒(31)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筒(31)远离第一转轴(331)的一端与螺杆(32)螺纹连接,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铮,冼世明,何婉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