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133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阀泄漏性能的提高且使流量特性稳定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电动阀(10)具备具有主阀座(14)及副阀座(15)的阀主体(1)、以及具有主阀芯(2A)及副阀芯(2B)的阀芯(2)。主阀芯(2A)由主阀弹簧(2C)相对于副阀芯(2B)向闭阀方向施力,并且相对于副阀芯(2B)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副阀芯(2B)由副阀弹簧(2D)相对于驱动部(3)的驱动轴(32)向闭阀方向施力,并且相对于驱动轴(32)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驱动轴(32)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驱动轴(32)在轴线(L)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今,作为电动阀,已知有如下电动阀:具备由驱动部进退驱动的主阀芯和相对于主阀芯移动自如地被支撑的副阀芯,构成为在闭阀动作时,在主阀芯关闭阀口之前副阀芯先关闭阀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437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电动阀中,由于具有基于主阀芯及副阀芯的双重密封构造,所以虽然能够实现抑制因异物咬入而引起的阀泄漏,但因副阀芯比主阀芯先闭阀,从而流量依赖于主阀芯及副阀芯双方的动作,有流量特性不稳定的可能性。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阀泄漏性能的提高且能够使流量特性稳定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技术的电动阀具备构成阀室及阀口的阀主体、开闭上述阀口的阀芯、以及对上述阀芯沿轴线方向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口的阀室侧设有位于其开口周缘的主阀座、以及与上述主阀座呈同心圆状地相比该主阀座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偏离地位置的副阀座,上述阀芯具有能够落座于上述主阀座的主阀芯、能够落座于上述副阀座的副阀芯、相对于上述副阀芯向闭阀方向对上述主阀芯进行施力的主阀弹簧、以及相对于上述驱动部的驱动轴向闭阀方向对上述副阀芯进行施力的副阀弹簧,上述主阀芯相对于上述副阀芯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并且上述副阀芯相对于上述驱动轴沿轴线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
[0011]根据这样的本技术,利用基于主阀芯和主阀座以及副阀芯和副阀部件的双重密封构造,能够实现阀泄漏性能的提高。而且,主阀芯相对于副阀芯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设置,并且由主阀弹簧向闭阀方向对主阀芯进行施力,从而在主阀芯落座于主阀座之后,能够进一步向闭阀方向驱动阀芯而使副阀芯落座于副阀座,即,能够使主阀芯比副阀芯先闭阀,由于流量由主阀芯的动作决定,所以能够使流量特性稳定。并且,副阀芯相对于驱动部的驱动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并且由副阀弹簧向闭阀方向对副阀芯进行施力,从而在副阀芯落座于副阀座之后,能够进一步向闭阀方向驱动阀芯而将副阀芯按压到副阀座,能够提高基于副阀芯的密封性能。而且,通过具备主阀弹簧及副阀弹簧,主阀芯及副阀芯难以分别被锁定于主阀座及副阀座,能够实现阀芯的稳定工作,并且能够实现阀泄漏性
能、耐久性的提高。
[0012]此时,优选为,在上述副阀芯及上述副阀座的至少一方设有与另一方抵接并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根据该结构,设于副阀芯及副阀座的一方的弹性部与另一方抵接并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基于副阀芯的密封性能。
[0013]并且,优选构成为,在上述阀芯的闭阀动作时,在上述主阀芯落座于上述主阀座之后,上述副阀芯落座于上述副阀座。根据该结构,如上所述,能够使主阀芯比副阀芯先闭阀,由于流量由主阀芯的动作决定,所以能够使流量特性稳定。
[0014]而且,优选为,上述阀芯是压力平衡式,具有将上述驱动部的驱动轴与上述副阀芯连接的圆筒状的连接部件,上述连接部件由上述阀主体的导向孔在轴线方向上引导,并且上述阀口与上述导向孔连通,上述主阀芯与上述主阀座之间的主落座部形成为直径A的圆环状,上述副阀芯与上述副阀座之间的副落座部形成为直径B的圆环状,在各落座部的直径A、B之间设定有上述连接部件的外径C。根据该结构,在阀口与导向孔连通的压力平衡式的阀装置中,通过将连接部件的外径C设定在主阀芯及副阀芯的各落座部的直径A、B之间,能够减小由在导向孔位置作用的连接部件的背压引起的轴线方向的载荷与由从阀口侧作用于主阀芯、副阀芯的压力引起的轴线方向的载荷的载荷差。因此,能够减轻用于开闭阀芯的驱动部的负荷,能够抑制驱动部变得大型。
[0015]本技术的冷冻循环系统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任一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0016]具体地,本技术的方案分别如下。
[0017]方案一是一种电动阀,具备构成阀室及阀口的阀主体、开闭上述阀口的阀芯、以及沿轴线方向对上述阀芯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0018]在上述阀口的阀室侧设有位于其开口周缘的主阀座、以及与上述主阀座呈同心圆状地相比该主阀座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偏离地位置的副阀座,上述阀芯具有能够落座于上述主阀座的主阀芯、能够落座于上述副阀座的副阀芯、相对于上述副阀芯向闭阀方向对上述主阀芯进行施力的主阀弹簧、以及相对于上述驱动部的驱动轴向闭阀方向对上述副阀芯进行施力的副阀弹簧,上述主阀芯相对于上述副阀芯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并且上述副阀芯相对于上述驱动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
[0019]方案二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0020]在上述副阀芯及上述副阀座的至少一方设有与另一方抵接并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0021]方案三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0022]构成为在上述阀芯的闭阀动作时,在上述主阀芯落座于上述主阀座之后,上述副阀芯落座于上述副阀座。
[0023]方案四是在方案二的基础上的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0024]构成为在上述阀芯的闭阀动作时,在上述主阀芯落座于上述主阀座之后,上述副阀芯落座于上述副阀座。
[0025]方案五是在方案一至方案四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0026]上述阀芯是压力平衡式,具有将上述驱动部的驱动轴与上述副阀芯连接的圆筒状的连接部件,上述连接部件由上述阀主体的导向孔在轴线方向上引导,并且上述阀口与上
述导向孔连通,上述主阀芯与上述主阀座之间的主落座部形成为直径A的圆环状,上述副阀芯与上述副阀座之间的副落座部形成为直径B的圆环状,在各落座部的直径A、B之间设定有上述连接部件的外径C。
[0027]方案六是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0028]使用方案一至方案五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0029]技术的效果如下。
[0030]根据本技术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利用基于主阀芯及副阀芯的双重密封构造,能够实现阀泄漏性能的提高,并且通过使主阀芯比副阀芯先闭阀,能够使流量特性稳定。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0032]图2是放大地示出上述电动阀的全开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33]图3是放大地示出上述电动阀的主阀落座点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34]图4是放大地示出上述电动阀的副阀落座点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35]图5是放大地示出上述电动阀的全闭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具备构成阀室及阀口的阀主体、开闭上述阀口的阀芯、以及沿轴线方向对上述阀芯进行进退驱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阀口的阀室侧设有位于其开口周缘的主阀座、以及与上述主阀座呈同心圆状地相比该主阀座向径向外侧或内侧偏离地位置的副阀座,上述阀芯具有能够落座于上述主阀座的主阀芯、能够落座于上述副阀座的副阀芯、相对于上述副阀芯向闭阀方向对上述主阀芯进行施力的主阀弹簧、以及相对于上述驱动部的驱动轴向闭阀方向对上述副阀芯进行施力的副阀弹簧,上述主阀芯相对于上述副阀芯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并且上述副阀芯相对于上述驱动轴在轴线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副阀芯及上述副阀座的至少一方设有与另一方抵接并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上述阀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笠井宣佐藤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