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336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涉及消防器材领域,针对现有的灭火器在设计时结构复杂,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员无法打开保险措施进行灭火,而在操作时,使用结构复杂的灭火器也会增加消防人员的操作难度,进而导致错过最佳的灭火时间,影响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分隔成储存腔和放气腔,所述储存腔内用于储存灭火剂,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储存腔和放气腔的通孔,所述隔板朝向储存腔的一侧设置有封堵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降低了灭火器的使用难度,操作难度低,能够快速的对灭火器进行启用,使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救火,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

技术介绍

[0002]消防器材是指用于灭火、防火以及火灾事故的器材。用于专业灭火的器材。最常见的消防器材:灭火器,它按驱动灭火器的压力型式可分为三类:1.贮气式灭火器,灭火剂由灭火器上的贮气瓶释放的压缩气体的或液化气体的压力驱动的灭火器。2.贮压式灭火器,灭火剂由灭火器同一容器内的压缩气体或灭火蒸气的压力驱动的灭火器。3.化学反应式灭火器,灭火剂由灭火器内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压力驱动的灭火器。
[0003]在大火发生时,火势的变化是十分剧烈的,因此需要消防人员快速的对大火进行扑灭;而现有的灭火器在设计时结构复杂,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员无法打开保险措施进行灭火,而在操作时,使用结构复杂的灭火器也会增加消防人员的操作难度,进而导致错过最佳的灭火时间,影响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本技术设计简单,降低了灭火器的使用难度,操作难度低,能够快速的对灭火器进行启用,使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救火,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分隔成储存腔和放气腔,所述储存腔内用于储存灭火剂,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储存腔和放气腔的通孔,所述隔板朝向储存腔的一侧设置有封堵件,所述隔板朝向放气腔的一侧设置有抵压件,所述放气腔内还设置有贯穿并延伸出壳体外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抵压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控制件通过连接杆控制抵压件抵压封堵件,以使所述封堵件打开或关闭通孔,所述壳体上还铰接有用于对控制件限位的转动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放气腔相连通的喷气件。
[0008]进一步而言:所述封堵件包括第一活动板、封堵块、多个第一弹性件以及多个第一限位杆,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杆沿通孔对称设置在隔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板套设在多个第一限位杆的外圈,所述封堵块设置在第一活动板朝向通孔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套设在多个第一限位杆的外圈,用于提供第一活动板朝向通孔运动的作用力。
[0009]进一步而言:所述抵压件包括第二活动板、抵压块、多个第二弹性件以及多个第二限位杆,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杆沿通孔对称设置在隔板上,所述第二活动板套设在多个第二限位杆的外圈,所述抵压块设置在第二活动板朝向通孔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在多个第二限位杆的外圈,用于提供第二活动板背离通孔运动的作用力,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板和活动杆铰接,所述抵压块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0010]进一步而言:所述控制件包括活动杆、挡板以及第三弹性件,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在放气腔内,另一端贯穿并延伸出壳体外,所述挡板与活动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套设在活动杆的外圈,并介于挡板和壳体之间,所述挡板朝向壳体的一侧开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转动杆卡接时,所述转动杆抵压挡板。
[0011]进一步而言:所述卡接件包括空腔、卡接块以及多个第四弹性件,所述空腔设置于挡板内并与槽体连通,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设置于空腔内,一端贯穿并延伸进槽体内,多个所述第四弹性件设置于空腔内,一端与卡接块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内壁连接。
[0012]进一步而言:所述放气腔内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而言:所述喷气件包括扩气罩、固定座以及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位于放气腔内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壳体外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扩气罩与固定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扩气罩通过固定座和固定管与放气腔连通。
[0014]进一步而言:所述壳体外的一侧还设置有手持把手,所述手持把手的外圈还设置有握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该装置通过安装封堵件、抵压件、控制件、转动杆、连接杆以及喷气件等结构,其中通过转动杆能够控制控制件的运动,而控制件又能够通过连接杆控制抵压件进行运动,抵压件又能够控制封堵件对通孔进行打开或关闭,进而能够控制储存腔内储存的灭火剂进入到放气腔内,并最终从喷气件喷出,而通过喷气件不但能够控制灭火剂的喷出,还能够对喷气件进行拆卸,通过固定座向壳体内补充灭火剂,当需要关闭灭火器时,只需要向外拉动挡板即可,同时通过转动杆对挡板进行限位。本技术设计简单,降低了灭火器的使用难度,操作难度低,能够快速的对灭火器进行启用,使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救火,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装置关闭时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装置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壳体;11、手持把手;12、握柄;2、隔板;21、储存腔;22、放气腔;221、固定板;23、通孔;3、封堵件;31、第一限位杆;32、第一活动板;33、封堵块;34、第一弹性件;4、抵压件;41、第二限位杆;42、第二活动板;43、抵压块;44、第二弹性件;5、控制件;51、活动杆;52、第三弹性件;53、挡板;531、槽体;532、卡接件;5321、空腔;5322、卡接块;5323、第四弹性件;6、连接杆;7、喷气件;71、扩气罩;72、固定座;73、固定管;8、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
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通过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2,隔板2将壳体1内分隔成储存腔21和放气腔22,储存腔21内用于储存灭火剂,隔板2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储存腔21和放气腔22的通孔23,隔板2朝向储存腔21的一侧设置有封堵件3,隔板2朝向放气腔22的一侧设置有抵压件4,放气腔22内还设置有贯穿并延伸出壳体1外的控制件5,控制件5与抵压件4之间通过连接杆6连接,控制件5通过连接杆6控制抵压件4抵压封堵件3,以使封堵件3打开或关闭通孔23,壳体1上还铰接有用于对控制件5限位的转动杆8,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放气腔22相连通的喷气件7,壳体1外的一侧还设置有手持把手11,手持把手11的外圈还设置有握柄12。
[0024]通过图1

3所示,控制件5包括活动杆51、挡板53以及第三弹性件52,活动杆51的一端设置在放气腔22内,另一端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壳体(1)内分隔成储存腔(21)和放气腔(22),所述储存腔(21)内用于储存灭火剂,所述隔板(2)上还开设有用于连通储存腔(21)和放气腔(22)的通孔(23),所述隔板(2)朝向储存腔(21)的一侧设置有封堵件(3),所述隔板(2)朝向放气腔(22)的一侧设置有抵压件(4),所述放气腔(22)内还设置有贯穿并延伸出壳体(1)外的控制件(5),所述控制件(5)与抵压件(4)之间通过连接杆(6)连接,所述控制件(5)通过连接杆(6)控制抵压件(4)抵压封堵件(3),以使所述封堵件(3)打开或关闭通孔(23),所述壳体(1)上还铰接有用于对控制件(5)限位的转动杆(8),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与放气腔(22)相连通的喷气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3)包括第一活动板(32)、封堵块(33)、多个第一弹性件(34)以及多个第一限位杆(31),多个所述第一限位杆(31)沿通孔(23)对称设置在隔板(2)上,所述第一活动板(32)套设在多个第一限位杆(31)的外圈,所述封堵块(33)设置在第一活动板(32)朝向通孔(23)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34)分别套设在多个第一限位杆(31)的外圈,用于提供第一活动板(32)朝向通孔(23)运动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手动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4)包括第二活动板(42)、抵压块(43)、多个第二弹性件(44)以及多个第二限位杆(41),多个所述第二限位杆(41)沿通孔(23)对称设置在隔板(2)上,所述第二活动板(42)套设在多个第二限位杆(41)的外圈,所述抵压块(43)设置在第二活动板(42)朝向通孔(23)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件(44)分别套设在多个第二限位杆(41)的外圈,用于提供第二活动板(42)背离通孔(23)运动的作用力,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板(42)和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鹤孟令展李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