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组镜头调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02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后组镜头调芯结构,镜筒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垫片、隔圈、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通过在镜筒的边沿上设置多个调芯槽,在组装镜头过程中对第三透镜进行调芯时,可将调芯装置的夹爪伸入调芯槽内,以夹持第三透镜,从而能够方便地对第三透镜进行调芯,使得镜头组装过程中调芯更容易,在保证镜头组装合格率的同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仅通过对镜筒的简单结构设计,即可解决镜头组装困难的问题,不会增加镜头零部件的加工难度,从而有效降低镜头零部件的加工成本。通过在法兰结构上设置定位槽,能够对镜筒起到标定位置的作用,从而精确高效地完成镜头的调芯作业。完成镜头的调芯作业。完成镜头的调芯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组镜头调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后组镜头调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于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摄像模块在医疗、安防、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安防镜头行业,镜头逐渐向高清晰度、高像质、日夜全彩等趋势发展。
[0003]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安防镜头均利用传统小光圈镜头搭配双滤光片切换器(IR

CUT)使用。或者采用大光圈镜头,通过增加镜头通光量来提高镜头在夜间成像的亮度,达到本质意义上的红外共焦。然而,大光圈镜头的镜片口径以及镜筒的相对孔径通常较大,镜片光学敏感度高。镜片与镜筒间细微的误差都会产生很大的偏心,造成解像力下降。因此,如何尽可能地减小装配误差、提升解像力是光学镜头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高清镜头的要求,通常对高清镜头的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导致零件加工困难,镜头的成品组装合格率低,产品成本高。
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组镜头调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所述镜筒(1)内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透镜(2)、垫片(3)、隔圈(4)、第二透镜(5)和第三透镜(6),所述镜筒(1)一端的边沿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调芯槽(121),调芯装置的夹爪能够伸入所述调芯槽(121)并夹持所述第三透镜(6),以调节所述第三透镜(6)的位置;所述镜筒(1)的外周壁上环设有法兰结构(111),所述法兰结构(111)上设置有定位槽(112),所述定位槽(112)用于标定所述镜筒(1)的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组镜头调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1)包括相连的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所述法兰结构(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圆筒(11)靠近所述第二圆筒(12)的一端,多个所述调芯槽(121)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筒(12)远离所述第一圆筒(11)的一侧边沿上,所述第二圆筒(1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组镜头调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12)的边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点胶槽(122),多个所述第一点胶槽(122)与多个所述调芯槽(121)交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组镜头调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芯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峰郭楠李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