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96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包括正极部件、负极部件、绝缘部件和密封件;负极部件设有一容腔,容腔填充有液态硅胶;正极部件、绝缘部件和密封件的表面均铺设液态硅胶;绝缘部件和密封件均连接于正极部件,正极部件进入容腔,与负极部件连接,以形成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各部件间刚性连接,所以各部件间存在的缝隙很小,由于液态硅胶的存在,填满了各部件之间以及容腔的缝隙,等液态硅胶固化后,达到更加良好的密封效果,使得液体并不能通过无线记录器的底盖进入无线记录器的内部,大幅提升了无线记录器底盖的密封性。记录器底盖的密封性。记录器底盖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到无线记录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线记录器在采集数据后,需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因此,无线记录器需设置正/负极用于数据通讯。在本领域中,外部设备通常为读数器,工作人员将无线记录器的一端置于读数器上,将无线记录器的本地数据传输至读数器上。由于无线记录器仅有一端面和读数器接触,因此需将正/负极同时设置在一端面。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塑料将无线记录器的正/负极隔离开,再在正极上连接密封圈,起到防水的作用。但密封圈使用久后会产生老化现象,无线记录器容易发生进油进水的情况,造成无线记录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无线记录器底盖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包括正极部件、负极部件、绝缘部件和密封件;
[0005]负极部件设有一容腔,容腔填充有液态硅胶;
[0006]正极部件、绝缘部件和密封件的表面均铺设液态硅胶;
[0007]绝缘部件和密封件均连接于正极部件,正极部件进入容腔,与负极部件连接,以形成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
[0008]优选的,正极部件包括螺柱和螺母;
[0009]绝缘部件包括螺母绝缘板和螺柱绝缘板;
[0010]密封件包括硅胶圈;
[0011]负极部件包括底盖外壳;
[0012]底盖外壳的容腔填充有液态硅胶;
[0013]螺柱竖直设置,螺柱头位于容腔底部,螺柱绝缘板、硅胶圈、螺母绝缘板和螺母由低到高,依次连接在螺柱上;
[0014]螺柱绝缘板、硅胶圈和螺母绝缘板均紧贴容腔壁。
[0015]优选的,螺柱头、螺柱绝缘板、硅胶圈、螺母绝缘板和螺母依次刚性连接。
[0016]优选的,底盖外壳为不锈钢材质。
[0017]优选的,螺柱和螺母均为不锈钢材质。
[0018]优选的,容腔和螺柱均具有多个台阶面。
[0019]优选的,螺母激光焊接于螺柱。
[0020]优选的,绝缘部件为塑料材质。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各部件间刚性连接,所以各部件间存在的缝隙很小,
由于液态硅胶的存在,填满了各部件之间以及容腔的缝隙,等液态硅胶固化后,达到更加良好的密封效果,使得液体并不能通过无线记录器的底盖进入无线记录器的内部,大幅提升了无线记录器底盖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一实施例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的负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的部件打胶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中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中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的爆炸结构图;
[0027]图6为图1中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0028]标号说明:
[0029]1、正极部件;
[0030]11、螺柱;12、螺母;
[0031]2、负极部件;21、容腔;
[0032]3、绝缘部件;31、螺母绝缘板;32、螺柱绝缘板;
[0033]4、密封件;
[0034]5、液态硅胶。
[003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7]参照图1至6,本技术提供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包括正极部件1、负极部件2、绝缘部件3和密封件4;
[0038]负极部件2设有一容腔21,容腔填充有液态硅胶5;
[0039]正极部件1、绝缘部件3和密封件4的表面均铺设液态硅胶5;
[0040]绝缘部件3和密封件4均连接于正极部件1,正极部件1进入容腔,与负极部件2连接,以形成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
[004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正极部件1包括螺柱11和螺母12。绝缘部件3包括螺母绝缘板31和螺柱绝缘板32。密封件4包括硅胶圈。负极部件2包括底盖外壳。底盖外壳的容腔21填充有液态硅胶5。螺柱11竖直设置,螺柱头位于容腔21底部,螺柱绝缘板32、硅胶圈、螺母绝缘板31和螺母12由低到高,依次连接在螺柱11上;螺柱绝缘板32、硅胶圈和螺母绝缘板31均紧贴容腔壁。参照图3,上述的各部件均在表面铺设有液态硅胶5。具体的,螺柱头位于容腔21的底部,螺柱绝缘板32和螺柱11的第一台阶面与容腔壁均刚性连接,硅胶圈与螺柱11、容腔壁和螺柱绝缘板32均刚性连接,螺母绝缘板31与螺柱11的第二台阶面、容腔壁和螺母12均刚性连接,螺母12和螺母绝缘板31以及螺柱11的螺纹面均刚性连接。由于各部件间刚
性连接,所以各部件间存在的缝隙很小,由于液态硅胶5的存在,填满了各部件之间以及容腔21的缝隙,等液态硅胶5固化后,达到更加良好的密封效果,使得液体并不能通过无线记录器的底盖进入无线记录器的内部,大幅提升了无线记录器底盖的密封性。
[0042]优选的,底盖外壳为不锈钢材质,螺柱11和螺母12均为不锈钢材质,绝缘部件3为塑料材质。
[00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锈钢材质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优点,因此能大幅提升无线记录器的使用寿命,塑料绝缘性好,保证正极部件1和负极部件2之间绝缘。
[0044]参照图4,容腔21和螺柱11均具有多个台阶面。
[00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容腔21和螺柱11均具有两个台阶面。如图4虚线所示,容腔21和螺柱11的台阶面与其它部件的配合,形成底盖的水路,液体流向如虚线箭头所示,虚线部分为部分胶缝行程,胶缝行程为多拐弯设置,加长胶缝行程,液体需要更长的行程才能渗透进无线记录器的内部,本结构防水、防油和防酒精,密封效果好。
[0046]进一步地,螺母12激光焊接于螺柱11。
[00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母12激光焊接于螺柱11,能减小螺母12与螺柱11之间的缝隙。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部件、负极部件、绝缘部件和密封件;所述负极部件设有一容腔,所述容腔填充有液态硅胶;所述正极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和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均铺设液态硅胶;所述绝缘部件和所述密封件均连接于所述正极部件,所述正极部件进入所述容腔,与所述负极部件连接,以形成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验证用无线记录器两极通讯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部件包括螺柱和螺母;所述绝缘部件包括螺母绝缘板和螺柱绝缘板;所述密封件包括硅胶圈;所述负极部件包括底盖外壳;所述底盖外壳的所述容腔填充有液态硅胶;所述螺柱竖直设置,螺柱头位于所述容腔底部,所述螺柱绝缘板、所述硅胶圈、所述螺母绝缘板和所述螺母由低到高,依次连接在所述螺柱上;所述螺柱绝缘板、所述硅胶圈和螺母绝缘板均紧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研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