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跳芯、内芯、外筒及簧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65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弹跳芯,筒体的侧壁形成有供弹跳簧杆插入定位的定位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弹跳内芯在弹跳外筒中伸缩滑动,弹跳簧杆的定位头插入定位孔中被限位,弹跳簧杆的滑动头沿着弹跳内芯的滑槽滑动并在相应卡点对弹跳内芯和弹跳外筒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弹跳芯定位在相应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跳芯,其具有加工流程简洁、成本低、持久耐用、工作稳定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实用等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具有安装简单顺畅、工作稳定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实用的内芯、外筒及簧杆。簧杆。簧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跳芯、内芯、外筒及簧杆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跳芯、内芯、外筒及簧杆。

技术介绍

[0002]弹跳芯在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在下水器、磁吸门、阀门等产品中都有用到,其中下水器是日常生活用品,如面盆下水器、厨房水池下水器、拖把池下水器、地漏下水器等,起到开关下水的功能,其结构大致包括座体和密封开关组件,座体包括承载密封开关组件的承载座,承载座具有过滤装置。座体安装在下水孔处,密封开关组件可在需要时打开下水器或关闭下水器,过滤装置可将水中杂质滤出。现有的弹跳芯结构复杂,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711233214.3公开一种弹跳机芯,包括弹跳外壳、弹跳内芯、回复弹簧、弹跳钩及固定圈,所述弹跳外壳为两端贯通结构,所述弹跳内芯插套在弹跳外壳内;所述弹跳内芯的下端开设有心形弹跳导槽,所述弹跳外壳的下部延伸有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凸柱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弹跳钩的一端卡接在定位孔内,其另一端卡接在心形弹跳导槽内;所述回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弹跳内芯上,其另一端抵接在弹跳外壳内;所述固定圈插套在定位凸柱的外部且其与弹跳钩锁定配合。所述弹跳内芯的外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弹跳外壳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定位在滑槽内。所述弹跳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螺纹。
[0003]该专利申请的弹跳导槽需要机械铣切加工出倾斜面和台阶,精度和流程要求高,弹跳钩需要固定圈限位,固定圈需后期缠绕且拆卸后易失去弹性而失去限位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专利申请结构复杂、加工工序繁琐、拆装可重复使用性差、工作稳定性弱,实用性有待提高。
[0004]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流程简洁、成本低、持久耐用、工作稳定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实用的弹跳芯。
[0006]本技术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顺畅、工作稳定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实用的内芯。
[0007]本技术的其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实用的外筒。
[0008]本技术的其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强、结构简单合理实用的簧杆。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弹跳芯,包括弹跳外筒、沿弹跳外筒的内腔滑动的弹跳内芯和对二者进行定位的弹跳簧杆;所述弹跳外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形成有供弹跳簧杆插入定位的定位孔。
[0011]所述筒体具有供弹跳内芯进出的进出口,和处于另一端的非进出口;所述定位孔更靠近所述进出口;弹跳内芯的内端和非进出口之间张设有弹簧。
[0012]所述定位孔为圆孔。
[0013]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
[0014]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筒体轴线方向平行或成一定角度。
[0015]所述定位孔为透孔。
[0016]所述筒体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限转滑道。
[0017]所述第一限转滑道为沿筒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槽或长条形凸轨。
[0018]所述筒体的上端形成有与密封盖的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
[0019]所述第二内螺纹孔为由筒体上端面贯穿至内腔并与筒体同轴的透孔。
[0020]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上端形成有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台阶。
[0021]所述延伸台阶形成有上下贯穿的通孔。
[0022]所述通孔形成有内螺纹。
[0023]所述筒体的上端周面形成有与密封盖的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
[0024]所述进出口处于非进出口的下方。
[0025]所述弹跳内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下端连接第一磁铁。
[0026]所述芯体的下端和第一磁铁通过胶合、卡扣、过盈配合或螺钉锁紧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27]所述芯体的下端面形成有容置第一磁铁的第一容置槽。
[0028]所述第一容置槽匹配容置第一磁铁。
[0029]所述芯体的内端形成有供滑动头滑入芯槽的斜面。
[0030]所述芯体形成有供弹跳簧杆的滑动头滑动的滑槽。
[0031]所述滑槽为封闭形式。
[0032]所述滑槽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和第四槽段。
[0033]所述芯体具有处于弹跳外筒内的芯内端和处于弹跳外筒外的芯外端;所述第一槽段由芯内端方向至芯外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槽段由芯外端方向至芯内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槽段由芯内端方向至芯外端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槽段由芯外端方向至芯内端方向延伸。
[0034]所述滑槽以弹跳簧杆零摆动力所处的线为回力中线,处于回力中线的一侧为第一侧,处于回力中线的另一侧为第二侧;所述第一槽段的首端处于第一侧,尾端处于第二侧;所述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处于第二侧;所述第四槽段的首端处于第二侧,尾端处于第一侧;所述第一槽段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所述第二槽段由第一槽段的尾端朝回力中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槽段由第二槽段的尾端朝回力中线方向延伸,述第四槽段由第二侧延伸至第一侧。
[0035]所述第一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一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一内段侧壁,所述第二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二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二内段侧壁,所述第三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三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三内段侧壁,所述第四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四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四内段侧壁;所述第一外段侧壁的首端和第四外段侧壁的尾端形成第一外拐点,所述第一内段侧壁的首端和第四内段侧壁的尾端形成第一内拐点;所述第一外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二外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二外拐点,所述第一内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二内段侧壁的尾端形成第二内拐点;所述第二外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三外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三
外拐点,所述第二内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三内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三内拐点;所述第三外段侧壁的尾端和第四外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四外拐点,所述第三内段侧壁的尾端和第四内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四内拐点;所述第一外拐点比第一内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所述第二内拐点比第二外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所述第三外拐点比第三内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所述第四内拐点比第四外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
[0036]所述第一外拐点比第一内拐点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所述第二内拐点第二外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所述第三外拐点比第三内拐点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所述第四内拐点比第四外拐点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
[0037]所述第一内拐点形成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所述第二内拐点内城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所述第三外拐点形成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所述第四内拐点形成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
[0038]所述第一外拐点、第二外拐点、第三内拐点和第四外拐点为平滑弧面。
[0039]所述第一槽段的首端和第四槽段的尾端连接处形成第一拐点,第一槽段的尾端和第二槽段的首端形成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跳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弹跳外筒、沿弹跳外筒的内腔滑动的弹跳内芯和对二者进行定位的弹跳簧杆;所述弹跳外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形成有供弹跳簧杆插入定位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具有供弹跳内芯进出的进出口,和处于另一端的非进出口;所述定位孔更靠近所述进出口;弹跳内芯的内端和非进出口之间张设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为长条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横截面长度方向与筒体轴线方向平行或成一定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透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形成有第一限转滑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转滑道为沿筒体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槽或长条形凸轨。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形成有与密封盖的第二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为由筒体上端面贯穿至内腔并与筒体同轴的透孔。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上端形成有向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台阶。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台阶形成有上下贯穿的通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形成有内螺纹。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周面形成有与密封盖的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一外螺纹。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处于非进出口的下方。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内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下端连接第一磁铁。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下端和第一磁铁通过胶合、卡扣、过盈配合或螺钉锁紧的方式连接在一起。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下端面形成有容置第一磁铁的第一容置槽。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匹配容置第一磁铁。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内端形成有供滑动头滑入芯槽的斜面。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形成有供弹跳簧杆的滑动头滑动的滑槽。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封闭形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和第四槽段。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具有处于弹跳外筒内的芯内端和处于弹跳外筒外的芯外端;所述第一槽段由芯内端方向至芯外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槽段由芯外端方向至芯内端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槽段由芯内端方向至芯外端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槽段由芯外端方向至芯内端方向延伸。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以弹跳簧杆零摆动力所处的线为回力中线,处于回力中线的一侧为第一侧,处于回力中线的另一侧为第二侧;所述第一槽段的首端处于第一侧,尾端处于第二侧;所述第二槽段和第三槽段处于第二侧;所述第四槽段的首端处于第二侧,尾端处于第一侧;所述第一槽段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所述第二槽段由第一槽段的尾端朝回力中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槽段由第二槽段的尾端朝回力中线方向延伸,述第四槽段由第二侧延伸至第一侧。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一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一内段侧壁,所述第二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二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二内段侧壁,所述第三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三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三内段侧壁,所述第四槽段具有处于外圈的第四外段侧壁和处于内圈的第四内段侧壁;所述第一外段侧壁的首端和第四外段侧壁的尾端形成第一外拐点,所述第一内段侧壁的首端和第四内段侧壁的尾端形成第一内拐点;所述第一外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二外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二外拐点,所述第一内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二内段侧壁的尾端形成第二内拐点;所述第二外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三外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三外拐点,所述第二内段侧壁的尾端和第三内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三内拐点;所述第三外段侧壁的尾端和第四外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四外拐点,所述第三内段侧壁的尾端和第四内段侧壁的首端形成第四内拐点;所述第一外拐点比第一内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所述第二内拐点比第二外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所述第三外拐点比第三内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所述第四内拐点比第四外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拐点比第一内拐点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所述第二内拐点第二外拐点更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所述第三外拐点比第三内拐点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所述第四内拐点比第四外拐点远离回力中线的尺寸大于弹跳簧杆的滑动头的半径。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拐点形成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所述第二内拐点内城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所述第三外拐点形成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所述第四内拐点形成朝向远离回力中线方向的尖角。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拐点、第二外拐点、第三内拐点和第四外拐点为平滑弧面。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的首端和第四槽段的尾端连接处形成第一拐点,第一槽段的尾端和第二槽段的首端形成第二拐点,第二槽段的尾端和第三槽段的首端形成第三拐点,第三槽段的尾端和第四槽段的首端形成第四拐点;所述第三拐点比第二拐点和第四拐点更靠近第一拐点,所述第二拐点比第四拐点更靠近第一拐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和第四槽段均为向外拱起的弧形。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第二槽段、第三槽段和第四槽段的首位连接处均形成有下降台阶。3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形成有芯槽,所述滑槽形成于芯槽的槽底。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槽具有容置弹跳簧杆的容置空间。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槽具有供弹跳簧杆的滑动限转部沿芯体轴向滑动的滑动限位侧壁。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槽具有供弹跳簧杆的弹性摆杆弹性摆动的摆动空间。3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与弹跳外筒的内腔相配合滑动。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周面形成有沿芯体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限转滑道相配合的第二限转滑道。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转滑道为沿芯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凸轨或轨道槽。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簧杆包括与滑槽相配合滑动的滑动头,插入定位孔进行定位的定位头,以及连接于滑动头和定位头之间的滑动限转部。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限转部包括弯折成长方形截面的弹性环。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包括两个以上沿定位头延伸方向排列的弹性单环。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限转部和滑动头之间连接有弹性摆杆。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摆杆连接于弹性环的一端,定位头连接于弹性环的另一端。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头和定位头均为钢丝且相平行,所述弹性摆杆与滑动头和定位头相垂直。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摆杆连接于弹性环的上边缘,所述定位头连接于弹性环的下边缘。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的两端头均处于弹性环相应边的中部。48.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头、定位头、滑动限转部和弹性摆杆为一体结构的钢丝。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簧杆包括与滑槽相配合滑动的滑动头,插入定位孔进行定位的定位头,以及连接于滑动头和定位头之间的弹性摆杆。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头包括相平行的第一定位钢
丝和第二定位钢丝。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钢丝和第二定位钢丝沿长条形的定位孔的长度方向排列。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钢丝和第二定位钢丝匹配装入长条形的定位孔。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钢丝和第二定位钢丝由同一钢丝弯折形成。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弹跳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头、定位头和弹性摆杆由同一钢丝弯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宏洪浩琛许利民王立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振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