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48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包括稳压器外壳,所述稳压器外壳内部安装有稳压器本体,所述稳压器本体通过导线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插头和单相输出插头,所述稳压器本体上安装有稳压电路。本装置使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方式,降低了削波稳压器在内部电路进行短路控制时发热量过大,产生高磁阻消耗发动机运转功率的问题。同时短路的那一相线圈产生的磁阻干扰剩余两相线圈的发电量,拉低了空载输出电压,减少电磁场干扰,避免对车上电控设备的影响。对车上电控设备的影响。对车上电控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稳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的交流永磁三相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不能直接供车上电路使用,需要通过整流稳压器进行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且将电压稳定在一个范围内,然后给车辆电瓶充电,通过电瓶给车上电路供电使用。
[0003]当前摩托车使用的整流稳压器分成两类,削波稳压型与开关稳压型。
[0004]削波稳压型是通过整流稳压器内部电路,直接短路三相交流发电机每组线圈的两个输出端,依靠线圈自身电阻来消耗发电机发出的过多电压,短路时的大电流会造成稳压器与发电机线圈发热严重,线圈的短路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发动机的运转产生磁阻,消耗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0005]开关稳压型是在电瓶充电饱和后,内部电路断开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交流电输出,使发电机处于空载状态不产生短路电流的磁阻,避免了发电机消耗发动机输出功率。但高转速下发电机空载时的高电压会产生电磁场干扰,影响到车上电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0006]因此亟需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包括稳压器外壳,所述稳压器外壳内部安装有稳压器本体,所述稳压器本体通过导线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插头和单相输出插头;
[0008]所述稳压器本体上安装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交流电输入端口,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设有三个,分别设为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连接开关IC芯片的引脚3、引脚5和引脚7,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连接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所述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连接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连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2的漏极和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和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mos管Q2的栅极和mos管Q3的栅极分别连接开关IC芯片的引脚2、引脚4和引脚6,所述开关IC芯片的引脚1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开关IC芯片的引脚9分别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连接引脚11和引脚8,所述引脚8通过电阻R7和电阻R8接地,所述引脚11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引脚10接地,所述引脚12连接电容C5和电阻R11,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阻R11连接电容C8,所述电容C8接地,所述引脚13连接电容C6和电阻R15,所述电容C6接地,所述电阻R15连接三极管Q4
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所述引脚14连接电容C1和电阻R4,所述电容C1接地,所述电阻R4连接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所述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连接电容C4、电容C3和电容C9,所述电容C3和电容C9接地,所述电容C4连接单相电源输出负极BAT

,所述单相电源输出负极BAT

接地,所述三相交流电输入插头连接三个交流电输入端口,所述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和单相电源输出负极BAT

连接单相输出插头。
[0009]优选地,所述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均包括两个二极管,两个二极管并联连接,二极管正极连接交流电输入端口。
[0010]优选地,所述电容C4、电容C3和电容C9均为电解电容。
[0011]优选地,所述稳压器外壳上开有安装孔。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装置使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方式,降低了削波稳压器在内部电路进行短路控制时发热量过大,产生高磁阻消耗发动机运转功率的问题。同时短路的那一相线圈产生的磁阻干扰剩余两相线圈的发电量,拉低了空载输出电压,减少电磁场干扰,避免对车上电控设备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稳压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开关IC芯片引脚示意图。
[0016]图中:1

稳压器外壳,2

三相交流电输入插头,3

单相输出插头,4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图3所示的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包括稳压器外壳1,所述稳压器外壳1内部安装有稳压器本体,所述稳压器本体通过导线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插头2和单相输出插头3;
[0020]所述稳压器本体上安装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交流电输入端口,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设有三个,分别设为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连接开关IC芯片的引脚3、引脚5和引脚7,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连接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所述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连接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连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2的漏极和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和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mos管
Q2的栅极和mos管Q3的栅极分别连接开关IC芯片的引脚2、引脚4和引脚6,所述开关IC芯片的引脚1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开关IC芯片的引脚9分别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连接引脚11和引脚8,所述引脚8通过电阻R7和电阻R8接地,所述引脚11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引脚10接地,所述引脚12连接电容C5和电阻R11,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电阻R11连接电容C8,所述电容C8接地,所述引脚13连接电容C6和电阻R15,所述电容C6接地,所述电阻R15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芯片控制移相型整流稳压器,包括稳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外壳内部安装有稳压器本体,所述稳压器本体通过导线连接三相交流电输入插头和单相输出插头;所述稳压器本体上安装有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交流电输入端口,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设有三个,分别设为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通过电阻R1、电阻R2、电阻R3连接开关IC芯片的引脚3、引脚5和引脚7,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连接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所述整流电路D1、整流电路D2和整流电路D3连接单相电源输出正极BAT+,所述交流电输入端口U1、交流电输入端口V1、交流电输入端口W1分别连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2的漏极和mos管Q3的漏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mos管Q2的源极和mos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1的栅极、mos管Q2的栅极和mos管Q3的栅极分别连接开关IC芯片的引脚2、引脚4和引脚6,所述开关IC芯片的引脚1通过电容C7接地,所述开关IC芯片的引脚9分别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连接引脚11和引脚8,所述引脚8通过电阻R7和电阻R8接地,所述引脚11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引脚10接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刚强陶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聚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