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44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包括安装座和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涂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环氧树脂涂层和聚氨酯涂层,所述防护壳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底部连接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壳、绝缘层、导电片、导电线、电磁铁、铁片、第一弹簧、固定板、导电块、通电座和限位杆的作用,使得本电感线圈具备智能防漏电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电感线圈的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绝缘性能不高,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漏电的情况,降低了其安全性的问题。降低了其安全性的问题。降低了其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线圈
,具体为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但现有电感线圈的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绝缘性能不高,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漏电的情况,降低了其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具备智能防漏电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电感线圈的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绝缘性能不高,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漏电的情况,降低了其安全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包括安装座和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壁涂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括环氧树脂涂层和聚氨酯涂层,所述防护壳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固定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底部连接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防护壳内腔中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和固定块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铁片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防护壳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电座,所述L形支撑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杆。
[0005]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螺钉,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内侧设置有电感线圈主体,所述电感线圈主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线。
[0007]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涂层涂设于防护壳的内侧,所述聚氨酯涂层涂设于环氧树脂涂层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且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在十五度到五十五度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L形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防护壳的作用,对电感线圈主体起到了有效的防护性能,避免了其在意外碰撞时出现损坏的情况,通过绝缘层的作用,且在环氧树脂涂层和聚氨酯涂层的配合下,提高了防护壳内部的绝缘性能,保障了其使用时的安全性,而在发生漏电情况时,导电片瞬间捕捉后,经导电线传递给电磁铁,进而电磁铁瞬间工作,并对铁片进行吸附,同时,经导向杆和限位块的配合,压缩了第一弹簧,而铁片被吸附时会经固定杆带动固定板和导电块向下运动,而固定板向下运动时会推动限位杆向外运动,并拉伸了第二弹簧,在导电块向下运动与通电座接触时,第二弹簧会带动限位杆复位,并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同时,警示灯亮起发出警示,通过以上结构配合的作用,使得本电感线圈具备智能防漏电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电感线圈的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绝缘性能不高,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漏电的情况,降低了其安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固定盒主视状态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绝缘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安装座;2、连接线;3、安装螺钉;4、导电片;5、导电线;6、固定盒;7、警示灯;8、绝缘层;81、环氧树脂涂层;82、聚氨酯涂层;9、防护壳;10、电感线圈主体;11、电磁铁;12、铁片;13、导向杆;14、固定块;15、第一弹簧;16、限位块;17、通电座;18、导电块;19、固定板;20、限位杆;21、连接块;22、L形支撑板;23、固定杆;2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18]本技术的安装座1、连接线2、安装螺钉3、导电片4、导电线5、固定盒6、警示灯7、绝缘层8、环氧树脂涂层81、聚氨酯涂层82、防护壳9、电感线圈主体10、电磁铁11、铁片12、导向杆13、固定块14、第一弹簧15、限位块16、通电座17、导电块18、固定板19、限位杆20、连接块21、L形支撑板22、固定杆23和第二弹簧2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包括安装座1和防护
壳9,安装座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螺钉3,安装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9,防护壳9的内侧设置有电感线圈主体10,电感线圈主体10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线2,防护壳9的内壁涂设有绝缘层8,绝缘层8包括环氧树脂涂层81和聚氨酯涂层82,环氧树脂涂层81涂设于防护壳9的内侧,聚氨酯涂层82涂设于环氧树脂涂层81的内侧,防护壳9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6,固定盒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7,固定盒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1,电磁铁11的底部连接有导电线5,导电线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片4,防护壳9内腔中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的底部和固定块1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导向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片12,铁片12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固定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8,防护壳9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22,L形支撑板22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电座17,L形支撑板22的下端活动连接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电子工程用智能防漏电的电感线圈,包括安装座(1)和防护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9)的内壁涂设有绝缘层(8),所述绝缘层(8)包括环氧树脂涂层(81)和聚氨酯涂层(82),所述防护壳(9)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6),所述固定盒(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7),所述固定盒(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1),所述电磁铁(11)的底部连接有导电线(5),所述导电线(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片(4),所述防护壳(9)内腔中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底部和固定块(14)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导向杆(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铁片(12),所述铁片(12)顶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所述固定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8),所述防护壳(9)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形支撑板(22),所述L形支撑板(22)一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道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