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学应用
,尤其是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震缝是指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预先设置的间隙,由于在地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造成的影响,所以地震区设计房屋时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坏,会应用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部分,设置防震缝,可以将复杂结构分割为较为规则的结构单元,有利于减少房屋的扭转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但震害表明,按规范要求确定的防震缝宽度,在强烈地震下仍有发生碰撞的可能,而宽度过大的防震缝又会给建筑立面设计带来困难,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框架
‑
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所述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都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部与滑杆(6)滑动连接,所述滑杆(6)通过连杆(7)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以及第二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都与套板(13)固定连接,所述套板(13)内部与导杆(14)贯穿插接,所述导杆(14)端部设有或固定连接有端头(15),所述导杆(14)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两端都与套板(1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两侧都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位于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同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板(3)和第二中间板(4)两端都贴合连接有第一限位板(8),所述第一限位板(8)与第二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9)相互垂直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学防震缝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限位板(9)分别与第一中间板(3)以及第二中间板(4)两端贴合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9)和第一限位板(8)都通过螺栓(10)与第一中间板(3)以及第二中间板(4)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炜敏,陈育圳,周凯,许燕佳,叶青茂,邓春美,邓均平,陈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吴炜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