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对组织夹持装置进行疲劳极限测试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组织夹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组织夹持装置进行疲劳极限测试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设计验证中,组织夹持装置通常需要一种工装模具来验证其有效性和疲劳极限。以二尖瓣返流这种较为常见的心脏病变的治疗为例,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在治疗二尖瓣返流的手术中,可以通过一个组织夹持装置将二尖瓣的相对侧夹住,以使得二尖瓣的瓣膜之间由一个大孔变成两个小孔,从而有效防止二尖瓣返流情况的发生。因此,可以通过一种工装模具来模拟组织夹持装置将二尖瓣的相对侧夹住后的工作情况,测试组织夹持装置的疲劳极限和验证组织夹持装置在心脏中工作的有效性。
[0003]目前针对组织夹持装置的疲劳极限和有效性进行测试没有具体有效的好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捷、准确测试组织夹持装置的疲劳极限的用于对组织夹持装置进行疲劳极限测试的系统。
[0005]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对组织夹持装置进行疲劳极限测试的系统,包括顶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组织夹持装置进行疲劳极限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10),所述的顶杆的底部和第一上连杆(131)以及第二上连杆(132)的上端转动相连,第一下连杆(141)和第二下连杆(142)的下端与底杆(120)上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上连杆的下端和第一下连杆的上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上连杆的下端和第二下连杆的上端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上连杆、第二上连杆、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组成四边形结构,所述的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形成第一等腰三角形,所述的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所述的第一等腰三角形和第二等腰三角形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位于第一下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相连部位上侧的底杆与固定座(170)螺纹连接,所述的底杆的底部与底座(190)螺纹连接,在所述的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上分别开有一个槽口,两个上卡口(151)的一端分别插入第一上连杆、第二上连杆的槽口并与第一上连杆、第二上连杆固定相连,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上连杆与上卡口固定相连,在所述的两个上卡口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每一个上卡口通过拉伸弹簧与一个下卡口(161)的一端相连,两个所述的下卡口位于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之间,且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关于第一等腰三角形的轴线对称,在所述的下卡口靠近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平面,并且在平面上开有多个缝合孔,待测试的组织夹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争辉,马金竹,缪辉,焦永哲,段青姣,朱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