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32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在电路板上的导光组件,电路板上设有指示灯,导光组件与电路板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指示灯相对设置的遮光膜,指示灯在导光组件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在遮光膜内。其通过在导光组件与指示灯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遮挡其光线的遮光膜,避免指示灯工作时发出的光线对导光组件造成干扰。光线对导光组件造成干扰。光线对导光组件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背光源
,尤其涉及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背光源与电路板装配后,特别是与空调遥控器的电路板装配后,由于电路板上的指示灯位于背光源下方,指示灯工作时其发出的光线在投射在背光源上产生光斑干扰背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克服现有背光源与电路板组装后,电路板上的指示灯干扰背光源的问题。
[0004]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包括电路板和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导光组件,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指示灯,所述导光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指示灯相对设置的遮光膜,所述指示灯在所述导光组件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在所述遮光膜内。
[0006]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遮光膜延伸至所述导光组件背对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0007]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导光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形成间隙的底托和设置在所述底托背对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上的导光板。
[0008]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底托上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电路板插接配合的支撑腿,多个所述支撑腿在所述底托的周侧间隔分布。
[0009]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底托上形成有使其与所述电路板形成间歇的第二延伸部。
[0010]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底托背对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导光板形状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
[0011]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导光板外漏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扩散膜。
[0012]如上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所述电路板上形成有供所述指示灯插入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至少开口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光组件相对的一侧以及所述电路板的周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技术通过在导光组件与指示灯相对的一侧设置用于遮挡其光线的遮光膜,避免指示灯工作时发出的光线对导光组件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与导光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组件贴有扩散膜的俯视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组件的仰视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组件的俯视图;
[0020]图5为图4中A

A处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的俯视图;
[0022]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的主视图;
[0023]图8为图6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4]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光板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6]如图1

9所示的便于装配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包括集成有光源3的电路板1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导光组件2,所述导光组件2包括形成有透光面(图中未标出)的导光板22,所述导光板22设于所述光源3一侧用于将所述光源3发出的光线导至所述透光面。此结构通过将光源移至电路板,避免了组装时光源与电路板的焊线,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良品率。
[0027]优选地,所述导光板22位于所述光源3发光方向的周侧。通过在所述光源3发光方向的周侧设置所述导光板22,既实现了所述导光板22的导光,又避免了所述光源3直接照射所述导光板22使所述导光板22边缘形成光团,影响导光效果。
[0028]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述导光板22包括形成有所述透光面的背光部223和与所述背光部223呈夹角设置用于将所述光源3发出的光线导至所述背光部223的导光部221,所述导光部221设置在所述背光部223靠近所述光源3的一侧并朝所述光源3方向延伸。所述导光部221与所述背光部223不共面。优选地,所述背光部223与发光方向垂直,所述导光部221与发光方向平行。由图可知,所述导光板22呈L型。其中,所述导光部221在吸收了所述光源3的光线后在与所述背光部223的交界处形成光带,实现了光线的聚集,实现向所述背光部223导光的同时,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使所述背光部223的导光效果更佳。
[0029]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导光部221上形成有用于聚光的导光柱222,所述导光柱222朝所述光源3方向延伸。此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导光部221的聚光能力,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0030]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导光柱222呈锯齿状,且所述导光柱2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光柱222在所述导光部221上形成锯齿面。此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导光部221的聚光能力,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0031]具体地,两所述导光柱222之间的齿距为0.2mm

0.3mm。优选地,两所述导光柱222之间的齿距为0.25mm。
[0032]具体地,所述导光柱222的齿深为0.05mm

0.1mm。优选地,所述导光柱222的齿深为0.08mm。
[0033]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背光部223上形成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散射凸点224。具体地,所述散射凸点224位于所述背光部223下侧。此设置有利于光线的散射,提高所述背光部223导光的均匀性。
[0034]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导光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上用于支撑所述导光板22的底托21,所述底托21上形成有用于围设所述光源3的导光孔211,所述导光部221沿所述导光孔211的内壁朝所述光源3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导光孔211的设置形成了一个聚光腔,此设置可避免光线外漏,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0035]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导光孔211在其径向朝外的方向上逐渐收窄。由图可知,所述导光孔211的径向截面为梯形。此结构有利于聚光和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0036]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底托21背对所述电路板1的一侧形成有与所述背光部223形状配合的安装槽214,所述安装槽214与所述导光孔211连通,所述安装槽214的槽深大于或等于所述背光部223的厚度。此设置实现了所述背光部223周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包括电路板(1)和连接在所述电路板(1)上的导光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上设有指示灯(5),所述导光组件(2)与所述电路板(1)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指示灯(5)相对设置的遮光膜(6),所述指示灯(5)在所述导光组件(2)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在所述遮光膜(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6)延伸至所述导光组件(2)背对所述电路板(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2)包括插接在所述电路板(1)上并与所述电路板(1)形成间隙的底托(21)和设置在所述底托(21)背对所述电路板(1)的一侧上的导光板(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灯光干扰的背光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21)上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电路板(1)插接配合的支撑腿(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为仆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为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