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24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基站,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中部设置有基站主体,所述基站主体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基站主体外侧对应支撑环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卡环,所述安装卡环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护斗对基站主体顶部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阳光和雨水直接与基站主体上的配件之间相接触的现象,通过加强筋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斗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排液孔和限位环对防护斗顶部的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直接从防护斗边缘滴落影响行人,通过导向斗对排液孔排出的雨水进行导向,使其沿靠近基站主体主体外侧的位置滴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的使用性能。体的使用性能。体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基站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为一种通信基站。

技术介绍

[0002]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0003]但是目前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端缺少相应的防护机构,导致基站在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暴露在风吹日晒之间,从而使得基站上的部分零部件在风吹日晒之下出现老化迅速的现象,降低了基站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基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信基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顶端缺少相应的防护机构,导致基站在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暴露在风吹日晒之间,从而使得基站上的部分零部件在风吹日晒之下出现老化迅速的现象,降低了基站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中部设置有基站主体,所述基站主体顶端设置有遮阳防护机构;
[0006]所述遮阳防护机构包括支撑环、安装卡环、防护斗、加强筋、排液孔、限位环和导向斗;
[0007]所述基站主体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基站主体外侧对应支撑环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卡环,所述安装卡环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斗,所述防护斗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防护斗顶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液孔,所述防护斗顶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防护斗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斗。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斗侧面为锥形结构,所述排液孔位于导向斗顶部的内部区域内,所述导向斗侧面与防护斗和限位环的侧面之间相齐平。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顶端边部设置有防护缓冲机构;
[0010]所述防护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圆环、安装方柱、连接环、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
[0011]所述安装底座顶端边部嵌入安装有安装圆环,所述安装圆环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方柱,所述安装方柱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安装方柱一侧中部位置处焊接有弧形缓冲架,所述弧形缓冲架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架。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环贯穿所有安装方柱,所述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内部均设置有空腔。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顶部设置有浇筑安装机构;
[0014]所述浇筑安装机构包括浇筑孔、浇筑竖管、连接圆板、安装竖柱和连接刺;
[0015]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中部圆周方向均匀贯穿开设有浇筑孔,所述安装底座顶端对应浇筑孔顶端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浇筑竖管,所述安装底座底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嵌入安装有连接圆板,所述连接圆板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竖柱,所述安装竖柱外侧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刺。
[0016]优选的,所述浇筑孔与连接圆板之间相互交替分布,所述连接刺的长度大于连接圆板的半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设置了遮阳防护机构,通过支撑环和安装卡环之间的配合将防护斗安装到基站主体顶部,通过防护斗对基站主体顶部进行防护,从而有效的防止了阳光和雨水直接与基站主体上的配件之间相接触的现象,同时在暴雪和冰雹等极端的恶劣天气内,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站主体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加强筋有效的提高了防护斗的整体抵抗能力,通过排液孔和限位环对防护斗顶部的雨水进行引导,防止雨水直接从防护斗边缘滴落影响行人,通过导向斗对排液孔排出的雨水进行导向,使其沿靠近基站主体主体外侧的位置滴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的使用性能。
[0019]2.设置了防护缓冲机构,通过安装圆环将安装方柱安装到安装底座的边部,通过安装方柱和连接环对基站主体底部的内圈进行防护,从而增加基站主体整体的抗撞击能力,通过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对基站主体底部的外圈进行防护,基站主体底部受到撞击后,通过弧形缓冲架和防护外架的变形对撞击所产生的动能进行消耗,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基站主体的使用安全性。
[0020]3.设置了浇筑安装机构,通过浇筑孔向安装底座底部浇筑混凝土,通过浇筑竖管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防止了安装底座底部空腔内部出现气泡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通过连接圆板将安装竖柱和连接刺安装到安装底座的底部,通过安装竖柱和连接刺增加了安装底座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安装底座的安装强度。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遮阳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防护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浇筑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安装底座;2、基站主体;
[0028]3、遮阳防护机构;301、支撑环;302、安装卡环;303、防护斗;304、加强筋;305、排液孔;306、限位环;307、导向斗;
[0029]4、防护缓冲机构;401、安装圆环;402、安装方柱;403、连接环;404、弧形缓冲架;405、防护外架;
[0030]5、浇筑安装机构;501、浇筑孔;502、浇筑竖管;503、连接圆板;504、安装竖柱;505、连接刺。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基站,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顶端中部设置有基站主体2,基站主体2顶端设置有遮阳防护机构3;
[0033]遮阳防护机构3包括支撑环301、安装卡环302、防护斗303、加强筋304、排液孔305、限位环306和导向斗307;
[0034]基站主体2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301,基站主体2外侧对应支撑环301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卡环302,安装卡环30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斗303,防护斗303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04,防护斗303顶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液孔305,防护斗303顶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6,防护斗303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斗307,防护斗303侧面为锥形结构,排液孔305位于导向斗307顶部的内部区域内,导向斗307侧面与防护斗303和限位环306的侧面之间相齐平,通过支撑环301和安装卡环302之间的配合将防护斗3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基站,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顶端中部设置有基站主体(2),所述基站主体(2)顶端设置有遮阳防护机构(3);所述遮阳防护机构(3)包括支撑环(301)、安装卡环(302)、防护斗(303)、加强筋(304)、排液孔(305)、限位环(306)和导向斗(307);所述基站主体(2)顶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环(301),所述基站主体(2)外侧对应支撑环(301)顶端位置处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安装卡环(302),所述安装卡环(302)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斗(303),所述防护斗(303)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04),所述防护斗(303)顶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排液孔(305),所述防护斗(303)顶端边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06),所述防护斗(303)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斗(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斗(303)侧面为锥形结构,所述排液孔(305)位于导向斗(307)顶部的内部区域内,所述导向斗(307)侧面与防护斗(303)和限位环(306)的侧面之间相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顶端边部设置有防护缓冲机构(4);所述防护缓冲机构(4)包括安装圆环(401)、安装方柱(402)、连接环(403)、弧形缓冲架(404)和防护外架(405);所述安装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科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