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16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包括外置壳体,外置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置壳体,内置壳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针头,外置壳体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把手,装置壳体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腔,一对第一固定腔的上方及下方的正中间处均对称开设有竖杆槽,装置壳体位于装置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腔,外置壳体顶端部和底端部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腔、第二固定腔和自动推杆,达到了医务人员可以快速的将外置壳体和内置壳体进行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保证了病变组织液的活性,使化验结果更加精确,也同时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科和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一样,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分为肿瘤内科、肿瘤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外科等,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科主要从事肿瘤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外科提供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0003]现有的肿瘤患者都需要进行肿瘤活检取样进行化验,而在肿瘤活检取样时,医务人员会使用活检取样装置对患者的肿瘤部位进行活检。即在患者的病变组织上切口再通过活检取样装置对组织进行取样,而患者的病变组织在取样之后需要单独存储,需要从取样器中将样品注射或是放入到试管中,现有的活检取样器不便于医务人员的安装与拆卸,会导致中间转移过程浪费时间,影响工作效率,从而引发化验结果不够精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肿瘤科活检取样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包括外置壳体,所述外置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置壳体,所述内置壳体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外置壳体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把手,所述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推杆,且所述推杆与所述把手相连接,所述推杆位于所述针头的底端部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外置壳体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腔,一对所述第一固定腔的上方及下方的正中间处均对称开设有竖杆槽,所述内置壳体位于所述外置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腔,所述外置壳体顶端部和底端部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腔与所述第一固定腔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固定腔对称安装在所述内置壳体的顶端部的外侧壁上及底端部的外侧壁上。
[0008]优选地,一对所述第二固定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自动推杆,所述自动推杆位于所述外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楔形块。
[0009]优选地,所述楔形块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竖杆,且一对竖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腔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且一对所述竖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弹簧,且所述竖杆与所述竖杆槽的直径相等。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腔与所述第二固定腔外侧壁的直径相等。
[0011]优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自动推杆相连接。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腔、第二固定腔和自动推杆,通过拉动手柄带动自动推杆向左
移动,使第二固定腔从第一固定腔的内部中退出,同时楔形块上的竖杆在受到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从竖杆槽中退出。达到了医务人员可以快速的将外置壳体和内置壳体进行安装和拆卸的效果。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保证了病变组织液的活性,使化验结果更加精确,也同时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在展开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外置壳体;2、内置壳体;3、针头;4、把手;5、推杆;6、活塞;7、第一固定腔;8、竖杆槽;9、第二固定腔;10、自动推杆;11、楔形块;12、竖杆;13、弹簧;1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

3,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包括外置壳体1,外置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置壳体2,内置壳体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针头3,外置壳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把手4,内置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推杆5,且推杆5与把手4相连接,推杆5位于针头3的底端部固定安装有活塞6,外置壳体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腔7,一对第一固定腔7的上方及下方的正中间处均对称开设有竖杆槽8,内置壳体2位于外置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腔9,外置壳体1顶端部和底端部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14。
[0021]第二固定腔9与第一固定腔7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固定腔9对称安装在内置壳体2的顶端部的外侧壁上及底端部的外侧壁上。且第一固定腔7与第二固定腔9外侧壁的直径相等。
[0022]一对第二固定腔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自动推杆10,自动推杆10位于外置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楔形块11。楔形块11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竖杆12,且一对竖杆12贯穿第二固定腔9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且一对竖杆1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弹簧13,且竖杆12与竖杆槽8的直径相等。
[0023]手柄14与自动推杆10相连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外置壳体1与内置壳体2是活动套接。
[0025]针头3是空心设计。且针头3与内置壳体2的连接处相连通。
[0026]当外置壳体1与内置壳体2安装在一起时,第二固定腔9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腔7中。
[0027]本技术中,当医务人员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针头3对准患者的病变部位缓缓刺入。然后提拉把手4,使推杆5带动活塞6向上进行拉伸动作,在一个标准的大气压下,患者病变部位的组织液便会随着活塞6的上升从针头3的底端进入内置壳体2中。最后,医务人员缓慢将针头3拔出患者体内,再通过拉动手柄14带动自动推杆10向左移动,使第二固定腔9从第一固定腔7的内部中退出,同时楔形块11上的竖杆12在受到弹簧13回弹力的作用下,从竖杆槽8中退出。随后医务人员便可以迅速将外置壳体1与内置壳体2拆卸,将患者病变的组织液在取样之后单独存储,放入到试管中。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包括外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内置壳体(2),所述内置壳体(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针头(3),所述外置壳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把手(4),所述内置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推杆(5),且所述推杆(5)与所述把手(4)相连接,所述推杆(5)位于所述针头(3)的底端部固定安装有活塞(6),所述外置壳体(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均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腔(7),一对所述第一固定腔(7)的上方及下方的正中间处均对称开设有竖杆槽(8),所述内置壳体(2)位于所述外置壳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腔(9),所述外置壳体(1)顶端部和底端部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活检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腔(9)与所述第一固定腔(7)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固定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玲丽王铭汪新星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