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97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包括: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端部并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一对端盖,连接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并且封闭第一开口;透光罩,连接在壳体的底部上并且封闭第二开口,壳体、一对端盖、透光罩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光源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内侧凹陷的收纳部,第一开口开设在收纳部上,收纳部配置为:与端盖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收纳端盖,端盖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二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有效避免侧漏光缺陷,提升照明效果,并且结构更简单,外形更美观和简洁。外形更美观和简洁。外形更美观和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

技术介绍

[0002]线条灯是一种高端的柔性装饰灯,其外壳多采用铝材制成,有着线条鲜明、结构简单和外形美观的优点,并且安装方便。线条灯的结构组成通常包括壳体、端盖、透光罩以及光源组件。端盖安装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透光罩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上,壳体、端盖以及透光罩共同限定一容纳空间,并且光源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有的线条灯,端盖是板状的,其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大多采用胶粘连接或采用自攻螺钉螺纹连接,具体多为侧边锁螺钉,不够隐蔽、美观。端盖通常是直接封闭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开口上,由于端盖与壳体的两端开口之间没有做到良好的密封,导致光源组件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从壳体相对的两端部处漏光,影响照明效果。当然,除此之外,也有的端盖是包覆在壳体相对两端部外侧的,其与端盖相对两端部之间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一来,端盖的侧壁明显是突出于壳体的侧壁的,外形上不够美观和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端盖更加隐蔽、外形更加美观的防漏光的线条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包括:
[0005]壳体,具有相对的两端部并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0006]一对端盖,连接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并且封闭第一开口;
[0007]透光罩,连接在壳体的底部上并且封闭第二开口,壳体、一对端盖、透光罩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
[0008]光源组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
[0009]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内侧凹陷的收纳部,第一开口开设在收纳部上,收纳部配置为:与端盖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收纳端盖,端盖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二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
[0010]优选的,收纳部配置为:在端盖被收纳在收纳部中之后,端盖的外表面与壳体的端面大致相平齐。
[0011]优选的,端盖与壳体之间、透光罩与壳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0012]优选的,端盖与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粘连接、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
[0013]优选的,透光罩与壳体之间为卡扣连接、胶粘连接、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
[0014]优选的,透光罩为硅胶材料制成。
[0015]优选的,壳体内设置有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件,分隔件将容纳空间分隔成上方的走线腔和下方的光学腔,光源组件位于光学腔中。
[0016]优选的,光源组件包括电控板、若干个集成设置在电控板上的发光元件,电控板固定在分隔件上。
[0017]优选的,壳体、一对端盖均通过铝挤压成型工艺一体形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通过在壳体相对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内侧凹陷的收纳部,第一开口开设在收纳部上,收纳部配置为:与端盖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收纳端盖,端盖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二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有效避免侧漏光缺陷,提升照明效果,并且结构更简单,端盖更加隐蔽,外形更美观和简洁。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端盖从壳体一端部爆炸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去除透光罩和光源组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是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端盖从壳体一端部爆炸分离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4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端盖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7]100、线条灯;
[0028]1、壳体;11、收纳部;12、第一开口;13、第二开口;14、分隔件;15、通孔;16、螺钉;
[0029]2、端盖;21、螺纹连接结构;211、突出部;212、凹口;213、条纹槽;
[0030]3、透光罩;
[0031]4、容纳空间;41、走线腔;42、光学腔;
[0032]5、光源组件;51、电控板;52、发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容易理解的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4]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上、下、顶、底、内、外、四周、边沿、端部、端面、相对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35]如图1所示,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100,包括壳体1、一对端盖2、透光罩3以及光源组件5。
[0036]如图2、图3所示,壳体1整体上呈长条状,其相对的两个端部以及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壳体1相对的两个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2,底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3。一对端盖2安装在壳体1相对的两端部上并且封闭第一开口12,透光罩3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上并且封闭第
二开口13。壳体1、一对端盖2以及透光罩3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4。光源组件5设置在容纳空间4中。透光罩3为硅胶材料制成,其与壳体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例中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为卡扣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也可以是胶粘连接、过盈配合或螺钉连接。壳体1内设置有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隔件14,结合图4所示,分隔件14将容纳空间4分隔成上方的走线腔41和下方的光学腔42,光源组件5位于光学腔42中。光源组件5包括电控板51、若干个集成设置在电控板51上的发光元件52,电控板51固定在分隔件14上。常见的光源组件5有LED灯板等。需要说明的是,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光源组件5的组成和安装较为常见,旨在理解本案,不做赘述。
[0037]再结合图1、图3所示,壳体1相对的两个端部上设置有朝向壳体1内侧凹陷的收纳部11,收纳部11呈台阶状,第一开口12开设在收纳部11上。收纳部11构造为:其外形、尺寸与端盖2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能够收纳端盖2在其中。当端盖2被安装到壳体1上之后,端盖2的外周边沿与收纳部11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有效的封闭第一开口12,从而端盖2与收纳部11两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光源组件5发出的光从第一开口12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这种防漏光结构的构造更加简单,并且对光的密封性能更好,能有效提升线条灯100的照明效果,外形也更加美观。
[0038]为了使得线条灯的外形更加美观,端盖2的形状最好是板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光的线条灯,包括:壳体(1),具有相对的两端部并且其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2),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13);一对端盖(2),连接在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端部上并且封闭所述第一开口(12);透光罩(3),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上并且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3),所述壳体(1)、一对所述端盖(2)、所述透光罩(3)共同围成一容纳空间(4);光源组件(5),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相对的两端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壳体(1)内侧凹陷的收纳部(11),所述第一开口(12)开设在所述收纳部(11)上,所述收纳部(11)配置为:与所述端盖(2)的外形、尺寸相适配并且收纳所述端盖(2),所述端盖(2)的外周边沿与所述收纳部(11)的内周边沿紧密配合并且二者共同构成用于阻止所述光源组件(5)发出的光从所述第一开口(12)处外泄的防漏光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光的线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11)配置为:在所述端盖(2)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11)中之后,所述端盖(2)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端面大致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光的线条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问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