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参数稳定的双流程电炉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参数稳定的双流程电炉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通行的电炉余热利用系统,受限于电炉的冶炼特性,只能产饱和蒸汽,至汽机进汽端更只能提供0.8~1.0MpaG的低压饱和蒸汽,而且实际运行的烟气温度和烟气量均呈周期性波动,使汽机的进汽参数难以稳定,致使发电效率低下。而且由于一般电炉余热利用系统的前两个换热器是汽化烟道和汽化顶盖,都采用强制循环,需配套循环泵,这样的结构存在受热面爆管的隐患。现有技术中另外一种可以提高汽机效率的电炉余热利用系统,采用电炉余热+过热炉的方式,其需要借助于外部能源提供过热蒸汽给汽机,这种余热回收系统实际运行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借助外部能源即可使进入汽机的蒸汽参数稳定的双流程电炉余热利用系统。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蒸汽参数稳定的双流程电炉余热利用系统,其包括导热油工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参数稳定的双流程电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油工质流程和蒸汽工质流程,所述的导热油工质流程包括依次连接的导热油烟道、导热油炉顶以及设置于导热油烟道、导热油炉顶上部的导热油储罐,导热油烟道、导热油炉顶和导热油储罐通过导热油管依次连接实现导热油在三个结构中循环;所述的蒸汽工质流程包括通过蒸汽管道依次连接的余热锅炉、蓄热器和过热器,所述的过热器置于所述导热油储罐内部;所述导热油工质流程的导热油烟道、导热油炉顶,以及蒸汽工质流程的余热锅炉依次连接形成余热回收的高温烟气流通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参数稳定的双流程电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四方无锡锅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