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87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填充层、隔网层与齿轮透水管,齿轮透水管的外周壁环绕齿轮透水管的中心线圆周阵列有多个通槽,齿轮透水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透水段与下连接段,下连接段的底端为封闭结构,通槽的内壁位于透水段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水孔,上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法兰;还包括通气管与排水管,通气管与排水管均穿过法兰,排水管的底端伸入下连接段内,通气管的底端向上弯折并从排水管的底端穿入排水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大幅降低填埋场深层的水、气压力,排出直至排干深层渗滤液的方式,加速填埋气和渗滤液的排出,促进填埋垃圾堆体沉降。促进填埋垃圾堆体沉降。促进填埋垃圾堆体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目前仍是较为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等因素,采用新建填埋场的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面临诸多困难,相比之下,对原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或者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原位扩容改造,是一种技术可行、更为经济且耗时较短的方式,可进一步释放其填埋气库区的填埋空间,延长填埋场的寿命。但垃圾中有机质在降解时,会在垃圾堆体内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和渗滤液,这些气体和渗滤液的存在会阻碍垃圾堆体的沉降,从而限制垃圾堆体的填埋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填充层、隔网层与齿轮透水管,所述齿轮透水管的外周壁环绕所述齿轮透水管的中心线圆周阵列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齿轮透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轮透水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透水段与下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段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通槽的内壁位于所述透水段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与所述齿轮透水管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上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法兰;还包括通气管与排水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排水管均穿过所述法兰,所述排水管的底端伸入所述下连接段内,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向上弯折并从所述排水管的底端穿入所述排水管内。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填充层位于最外侧,对垃圾堆体进行阻隔,而隔网层则可将填充层隔开,使填充层可环绕包裹在齿轮透水管的外侧,垃圾堆体产生的渗滤液可穿过填充层、隔网层,并从透水孔进入到齿轮透水管内,在下连接段内积聚,当需要排出渗滤液时,往通气管处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会带出渗滤液,并将其排出垃圾堆体外,在高压空气带出渗滤液的瞬间,齿轮透水管的底端形成短暂的负压,周围的渗滤液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到齿轮透水管内,又随着气体从排水管带出,排渗因此可连续进行直至无渗滤液可排出,当渗滤液排至低水位时,可通入高压气体给垃圾堆体补充氧气,促进生物质的降解及渗滤液的形成,而齿轮透水管外壁的通槽可引导填埋气沿管壁上升,提高填埋气收集效率,加快生物反应,因此,本技术通过大幅降低填埋场深层的水、气压力,排出直至排干深层渗滤液的方式,加速填埋气和渗滤液的排出,促进填埋垃圾堆体沉降。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层内填充有碎石。将碎石填充在最外
层,再用隔网层将其阻挡在齿轮透水管外,避免了单独使用碎石作为排渗层,使得齿轮透水管可以在钻孔的钻杆回抽前安装,大幅提高了齿轮透水管安装效率;还可避免钻杆回收过程中的垮孔问题。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填充层内填充有黏土,所述黏土位于所述碎石的上方。黏土可对碎石进行夯实密封。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齿轮透水管之外的部分连接有自流排渗管,所述自流排渗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渗滤液随气体从排水管被带出并流入自流排渗管后,可顺着自流排渗管排到垃圾堆体之外。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穿入所述通气管的长度不小于0.5米。从而可往排水管处稳定地通入高压气体。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透水孔以所述齿轮透水管的中心线为螺旋中心螺旋排布。透水孔螺旋均布在齿轮透水管周侧,可提高从四周收集渗滤液的效果。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法兰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可提高通气管与法兰连接处的气密性。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网层为304白钢网。此处利用304白钢网包裹在齿轮透水管外,与传统的滤水布相比,整体结构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平面布置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填充层、隔网层、齿轮透水管、通气管与排水管排布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齿轮透水管与隔网层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100

填充层、200

隔网层、300

齿轮透水管、310

透水孔、320

通槽、400

通气管、500

排水管、510

自流排渗管、600

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0]参照图1、图2与图3,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填充层100、隔网层200与齿轮透水管300,所述齿轮透水管300的外周壁环绕
所述齿轮透水管300的中心线圆周阵列有多个通槽320,所述通槽320沿所述齿轮透水管3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轮透水管3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透水段与下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段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通槽320的内壁位于所述透水段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10,所述透水孔310与所述齿轮透水管300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上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法兰600;还包括通气管400与排水管500,所述通气管400与所述排水管500均穿过所述法兰600,所述排水管500的底端伸入所述下连接段内,所述通气管400的底端向上弯折并从所述排水管500的底端穿入所述排水管500内,在排水管500底端与齿轮透水管300底端距离1.0m处,在排水管500下端0.5m范围内开φ16mm孔,每个水平断面2个,并呈梅花形排布每个水平断面上的孔,相邻的两个断面间隔50mm,共开18个孔,在实际应用中,隔网层200可为环绕包裹在齿轮透水管300外侧的304白钢网,此处利用304白钢网包裹在齿轮透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填充层(100)、隔网层(200)与齿轮透水管(300),所述齿轮透水管(300)的外周壁环绕所述齿轮透水管(300)的中心线圆周阵列有多个通槽(320),所述通槽(320)沿所述齿轮透水管(3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齿轮透水管(30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透水段与下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段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通槽(320)的内壁位于所述透水段的部分设置有多个透水孔(310),所述透水孔(310)与所述齿轮透水管(300)内部相互连通,所述上连接段的顶端设置有法兰(600);还包括通气管(400)与排水管(500),所述通气管(400)与所述排水管(500)均穿过所述法兰(600),所述排水管(500)的底端伸入所述下连接段内,所述通气管(400)的底端向上弯折并从所述排水管(500)的底端穿入所述排水管(5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原位扩容的气驱排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100)内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飞李治威李德强周炜峙韦顺艳杨磊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