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82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所述体温计包括光学定位定距组件、电路板、额温头软胶体、额温头本体、红外传感器组件、传感器联接线、触压按键、塑胶量测按键、液晶显示屏支架、液晶显示屏、背光板、导电条、塑胶记忆按键、塑胶开/关按键等。额温头软胶体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与额温头本体连为一体,红外传感器组件安装在额温头本体中,尾端通过传感器联接线与电路板相联接,所述塑胶量测按键、塑胶记忆按键和塑胶开/关按键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与上壳连为一体,面板通过双面胶固定在上壳上。该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定位、定距方面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的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的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温计,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通常说的人体体温是指人体的核心温度,人体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和血液循环来恒定全身各处体温并将体温反映到体表温度上。人体体温量测是指通过对接近人体核心温度的部位进行量测,从而获得人体体温值。传统的测温部位为人体自然的腔体或穴窝,比如口腔、腋窝、直肠。直肠属于人体内脏器官之一,它的温度最能代表人体的真实核心温度,并且也很稳定,但由于其测温不方便,测温时间长而无法成为主要的量测方式,特别是对于天性好动的婴、幼儿来说,较长的量测时间易影响体温计与受测部位接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导致量测不准确或不稳定。红外体温计因其测温时间短,操作方便而逐渐成为人体体温量测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其中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又因其在量测时避免与受测者的直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而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此类产品成为家庭、医院、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其它公共场所进行体温量测的最主要的方式。
[0003]对于所有非接触式的红外体温计而言,量测前与受测部位的定位与定距是保证量测精度的比较关键的因素,量测距离过远,或者量测位置不对,都会导致测温不准。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定位定距的方法和结构,其适用于各类通过非接触的方式量测人体体温的红外体温计。由于人体的前额(眉心)是由源自颈总动脉的颞浅动脉供给血液,其不仅距离心脏较近,且血管在此处分布较浅,因此,前额(眉心)位置的温度比较接近人体的核心温度,所以,此处也是体温量测的一个重要部位。非接触式红外额温计即是通过红外传感器来感应位于人体前额眉心位置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一种红外体温计。本专利技术即是以此非接触式的红外额温计为例作进一步的阐述的。
[0004]目前,市场上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有两种定距方式:一种是通过红外测距的方式进行定距,此方法增加了产品的复杂程度,增加了不少成本,且只能定距不能定位;而另一种是通过led灯直接照射的方式,定距效果较差,并且很不稳定,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定位、定距方面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所述体温计包括光学定位定距组件、电路板、额温头软胶体、额温头本体、红外传感器组件、传感器联接线、触压按键、塑胶量测按键、液晶显示屏支架、液晶显示屏、背光板、导电条、塑胶记忆按键、塑胶开/关按键、面板、上壳、下壳、螺丝、电池正极弹簧、电池盖、电池以及电池负极弹簧。额温头软胶体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与额温头本体连为一体。红
外传感器组件安装在额温头本体中,尾端通过传感器联接线与电路板相联接。所述塑胶量测按键、塑胶记忆按键和塑胶开/关按键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与上壳连为一体,面板通过双面胶固定在上壳上,液晶显示屏、背光板安装在液晶显示屏支架中,液晶显示屏支架通过螺丝和支架上的卡钩结构固定在电路板上。导电条安装在液晶显示屏支架里,实现液晶显示屏与电路板的电导通。触压按键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通过螺丝锁在下壳上。电池正极弹簧和电池负极弹簧下部安装在下壳的电池槽内,另一端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电池安装在下壳的电池槽内,两端分别与电池正极弹簧和电池负极弹簧相接触。上壳与下壳通过卡钩结构和螺丝固定连接。其中,光学定位定距组件包括聚光透镜(自带标尺)、反光罩、光源、光源固定结构以及光源联接线。反光罩为内表面为抛物面的抛物面镜;光源通过固定结构实现结构定位,使光源的发光中心刚好处在抛物面焦点上,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光源发射出的光,经过抛物面镜的反射后,变为平行于抛物面主轴的平行光射出,从而使得平行于主轴方向的光的强度得到增强。在反光罩的前方设有聚光透镜,与反光罩同轴,聚光透镜上设有用于定位和定距的标尺,标尺设置成交叉状,其交叉中心用于量测时确定量测的位置。
[0007]此外,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和透镜成像规律,由抛物面镜反射出的的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聚光透镜时发生折射,会聚于一点,即聚光透镜焦点,聚光透镜焦点与聚光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聚光透镜的焦距。标尺在垂直于主轴,且距聚光透镜焦点的不同距离处形成不同方向与大小的像:在聚光透镜焦点与聚光透镜之间,成正像,且离聚光透镜焦点的距离越近,像越小;在焦点处,不成像,即看不见标尺的形状;在大于聚光透镜焦距的位置,标尺像为倒立像,且离聚光透镜焦点的距离越大,像越大。如下为聚光透镜的焦距计算公式:
[0008]1/f=(n-1)[1/R1-1/R2+(n-1)d/nR1R2][0009]式中:f为焦距,
[0010]n为透镜材料的折射率,
[0011]R1为透镜第一个面的曲面半径,
[0012]R2为透镜第二个面的曲面半径,
[0013]d为透镜中心的厚度。
[0014]由上式可见,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越小,透镜的焦距越大。
[0015]如果透镜第一个表面为凸面,则R1的值为正值,如果是凹面,则R1为负值;如果透镜第二个表面为凹面,R2为正值,如果是凸面,则R2为负值。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上述的光学定位定距组件中,聚光透镜采用双凸透镜,或者采用平凸透镜,或凹凸透镜,具体根据产品结构空间的大小来选择和确定。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上述的光学定位定距组件中,标尺附着(印刷、打印或粘贴)在聚光透镜的前后任一镜面上,或者设在聚光透镜的前方或后方,不与聚光透镜相接触。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上述的光学定位和定距组件中,用于定位和定距的标尺的形状是正交叉方式,或者是斜交叉方式,或者是其他能产生交汇点的方式。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聚光透镜上自带的用于定位和定距的标尺将在聚光透镜的前方成像。
[0020]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如下: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在设计时,对于红外传感器与受测部位的距离有一个设计标定距离,使
得上述光学组件中,聚光透镜的焦距等于此设计标定距离,光源安装在抛物面镜的焦点位置。当红外体温计开机进入待测温状态后,长按塑胶量测按键,光源通电发光,光线由抛物面镜反射后平行照射到聚光透镜上,经聚光透镜的折射,在聚光透镜的另一侧汇聚于聚光透镜焦点,同时,用于定位定距的标尺在聚光透镜的前方成像,保持标尺像的交叉点对准受测者的额头眉心位置,将体温计向着额头方向移动,看到标尺像由大变小,直至消失。继续将体温计向着额头方向移动,标尺像又会出现。在上述移动过程中,当标尺像消失时,表明人体额头受测部位刚好处在聚光透镜的焦点处,也就是说红外体温计的传感器与人体额头受测部位的实际距离刚好等于设计标定距离。此时,松开塑胶量测按键,体温计开始自动量测体温,并将量测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计包括光学定位定距组件、电路板、额温头软胶体、额温头本体、红外传感器组件、传感器联接线、触压按键、塑胶量测按键、液晶显示屏支架、液晶显示屏、背光板、导电条、塑胶记忆按键、塑胶开/关按键、面板、上壳、下壳、螺丝、电池正极弹簧、电池盖、电池以及电池负极弹簧,额温头软胶体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与额温头本体连为一体,红外传感器组件安装在额温头本体中,尾端通过传感器联接线与电路板相联接,所述塑胶量测按键、塑胶记忆按键和塑胶开/关按键通过二次包胶的方式与上壳连为一体,面板通过双面胶固定在上壳上,液晶显示屏、背光板安装在液晶显示屏支架中,液晶显示屏支架通过螺丝和支架上的卡钩结构固定在电路板上,所述导电条安装在液晶显示屏支架里,实现液晶显示屏与电路板的电导通,触压按键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通过螺丝锁在下壳上,电池正极弹簧和电池负极弹簧下部安装在下壳的电池槽内,另一端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电池安装在下壳的电池槽内,两端分别与电池正极弹簧和电池负极弹簧相接触,上壳与下壳通过卡钩结构和螺丝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定位和定距的非接触式人体红外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光学定位定距组件包括聚光透镜、标尺、反光罩、光源、光源固定结构以及光源联接线,所述聚光透镜安装在额温头本体内的反光罩的前方,光源安装在反光罩的曲面开口处,通过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匡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