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78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包括器皿、过滤板、顶盖,所述器皿的顶部设置有活动连接顶盖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棘轮、限位件、齿盘、齿条、滑槽,所述棘轮活动安装在顶盖的顶部,所述限位件同样活动安装在顶盖的顶部,且限位件与棘轮相对应配合连接。该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通过设置齿盘和器皿内壁上的齿条相互啮合,从而使得顶盖在抽拉活动下能够带动棘轮进行转动,通过设置限位件对棘轮的旋转方向进行单向限定,能够保证误触顶盖的情况下,顶盖仍然能保持密闭,通过磁条和顶盖相互吸附,并设置密封条分隔,实现对器皿内部的密封效果好,保证了该装置的密封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
,具体为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
[0003]在对胎盘底蜕膜进行分离时,使用器皿和消化酶对组织进行孵育,在放置组织时通过活动抽拉式顶盖实现开启器皿,但现有的顶盖结构密封性差,不能够保证孵育过程中器皿内部的密闭性,外界细菌容易透过顶盖缝隙进入器皿中污染组织,对此提出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具备密封性好、防误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器皿顶盖密封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包括器皿、过滤板、顶盖,所述器皿的顶部设置有活动连接顶盖的密封装置。
[0006]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棘轮、限位件、齿盘、齿条、滑槽,所述棘轮活动安装在顶盖的顶部,所述限位件同样活动安装在顶盖的顶部,且限位件与棘轮相对应配合连接,所述齿盘活动安装在顶盖的底部,并与棘轮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安装在器皿的内壁左侧,且齿条与齿盘齿形啮合,所述滑槽开设在器皿的顶部,所述滑槽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所述滑槽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磁条。
[0007]进一步,所述棘轮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贯穿延伸至顶盖底部的转轴,转轴同样贯穿齿盘的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棘轮和齿盘,使得齿盘和棘轮均与顶盖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限位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连接顶盖的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牵引限位件朝向棘轮转动,限位件为月牙形弧形板,其弧形端与棘轮外部的齿相互抵合,能够对棘轮的顺时针转动进行限制。
[0009]进一步,所述密封条包括四条,分别贴合滑槽的四条矩形底壁,且密封条与顶盖的底面贴合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顶盖的后侧端上固定安装有配合磁条,配合磁条与磁条相互吸附。
[0011]进一步,所述过滤板分为两层,过滤板上贯穿开设有孔径为0.5mm的滤孔,滤孔等距离弥补在过滤板上。
[0012]进一步,所述齿盘顶部的转轴外部套设有密封管,密封管贯穿并固定安装在顶盖上,且密封管转动连接转轴,齿盘的顶面贴合顶盖转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通过设置齿盘和器皿内壁上的齿条相互啮合,从而
使得顶盖在抽拉活动下能够带动棘轮进行转动,通过设置限位件对棘轮的旋转方向进行单向限定,能够保证误触顶盖的情况下,顶盖仍然能保持密闭,通过磁条和顶盖相互吸附,并设置密封条分隔,实现对器皿内部的密封效果好,保证了该装置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器皿连接处立体图。
[0019]图中:1器皿、2过滤板、3顶盖、4密封装置、41棘轮、42限位件、43齿盘、44齿条、45滑槽、46密封条、47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包括器皿1、过滤板2、顶盖3,器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2,过滤板2分为两层,过滤板上贯穿开设有孔径为0.5mm的滤孔,滤孔等距离弥补在过滤板2上,在过滤板2上层消化酶的孵育下,使得组织中解离出的底蜕膜细胞自动穿过过滤孔落入下层,自动分离,器皿1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导轨,通过滑动连接导轨使得顶盖3滑动连接器皿1,器皿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连接顶盖3的密封装置4。
[0022]本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4包括棘轮41、限位件42、齿盘43、齿条44、滑槽45,棘轮41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贯穿延伸至顶盖3底部的转轴,转轴同样贯穿齿盘43的轴心处,转轴的外部套设有密封管,密封管贯穿并固定安装在顶盖3上,且密封管转动连接转轴,齿盘43的顶面贴合顶盖3转动,使得转轴能够通过密封管实现与顶盖3的密封转动连接,且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棘轮41和齿盘43,使得齿盘43和棘轮41均与顶盖3能够相对转动,限位件4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连接顶盖3的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牵引限位件42朝向棘轮41转动,限位件42为月牙形弧形板,其弧形端与棘轮41外部的齿相互抵合,能够对向外抽出顶盖3时棘轮的顺时针转动进行限制,齿条44固定安装在器皿1的内壁左侧,且齿条44与齿盘43齿形啮合,使得在顶盖3滑动下能够在齿盘43与齿条44啮合状态带动下进行转动,滑槽45开设在器皿1的顶部,滑槽45向器皿1内壁外侧进行凹陷,使得器皿1的内壁呈阶梯状,滑槽45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46,密封条46包括四条,分别贴合滑槽45的四条矩形底壁,且密封条46与顶盖3的底面贴合滑动连接,密封条46能够在顶盖3滑动下被挤压,从而贴合顶盖3进行密封,滑槽45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磁条47,顶盖3的后侧端上固定安装有配合磁条,配合磁条与磁条47相互吸附,通过磁条47和配合磁条相互吸附,并夹持密封条46,能够保证顶盖3的后侧端在关闭后保持密闭。
[0023]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24]通过将顶盖3与器皿1顶部的滑槽45相互滑动连接,此时顶盖3底部的齿盘43在顶盖3推送至器皿1上方时与器皿1内壁上的齿条44相互啮合下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顶盖3顶部的棘轮41进行同步逆时针转动,在逆时针转动下,棘轮41与限位件42不相卡合,从而顺利将顶盖3封闭在器皿1的顶部,通过磁条47与顶盖3相互吸引,同时在四条密封条46的密封下,使得器皿1内部保持与外界细菌隔离的状态,在误触顶盖3时,能通过棘轮41与限位件42相互卡合,实现对齿盘43的转动限制,从而使得顶盖3无法滑动抽出,需要拨动限位件42,使得扭转弹簧反转,进而开启顶盖3。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包括器皿(1)、过滤板(2)、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连接顶盖(3)的密封装置(4);所述密封装置(4)包括棘轮(41)、限位件(42)、齿盘(43)、齿条(44)、滑槽(45),所述棘轮(41)活动安装在顶盖(3)的顶部,所述限位件(42)同样活动安装在顶盖(3)的顶部,且限位件(42)与棘轮(41)相对应配合连接,所述齿盘(43)活动安装在顶盖(3)的底部,并与棘轮(4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44)固定安装在器皿(1)的内壁左侧,且齿条(44)与齿盘(43)齿形啮合,所述滑槽(45)开设在器皿(1)的顶部,所述滑槽(45)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46),所述滑槽(45)的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磁条(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胎盘底蜕膜细胞消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41)的轴心处固定安装有贯穿延伸至顶盖(3)底部的转轴,转轴同样贯穿齿盘(43)的轴心处,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棘轮(41)和齿盘(43),使得齿盘(43)和棘轮(41)均与顶盖(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术斌袁荃刘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银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