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970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设有监控中心、监控主机、通信总线、中继器、采集装置以及电缆,监控主机分别与监控中心、通信总线连接,中继器分别与通信总线、采集装置连接,采集装置与电缆连接;采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终端、数字电压表、第二采集终端、数字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第一采集终端、第二采集终端分别与中继器连接,数字电压表分别与第一采集终端、电缆连接,第二采集终端还与数字电流表连接,电流互感器分别与数字电流表、电缆连接,数字电压表与电缆连接;第一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缓冲层电压,第二采集终端用于采集金属护套层的电流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评估电缆性能与电缆状态提供可靠数据。可靠数据。可靠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是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电缆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电力电缆相对于架空线有占地面积小、输电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目前投入应用的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系统主要从局部放电特征波形捕捉、电缆接头与本体的红外温度监测以及电缆线路防盗防入侵方面对电缆线路运行状况进行防护。
[0003]近年来由电缆缓冲层烧蚀引发本体故障的案例陆续出现,专利技术人发现引起电缆缓冲层烧蚀的主要原因是电缆运行时集中流入金属护套层的泄漏电流和缓冲层因接触不良而承受较大的分压电压。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稳定性高、灵活性高、精确的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灵活性高、精确的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设有监控中心、监控主机、通信总线、以及电缆,所述监控主机分别与监控中心、通信总线连接,所述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还包括中继器、采集装置,所述中继器分别与通信总线、采集装置连接,采集装置与电缆连接;
[0007]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终端、数字电压表、第二采集终端、数字电流表、电流互感器;
[0008]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第二采集终端分别与中继器连接,所述数字电压表分别与第一采集终端、电缆连接,所述第二采集终端还与数字电流表连接,所述数字电流表还与电流互感器串联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还与电缆连接,所述数字电压表通过屏蔽线与电缆连接;
[0009]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缓冲层电压,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用于采集金属护套层的电流密度;
[0010]所述监控主机的一端与监控中心相连,另一端通过通信总线与第一采集终端、第二采集终端相连。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采集终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一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数据寄存器、第一有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数据寄存器、第一有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器与通信总线相连接;
[0012]所述第一数据寄存器通过屏蔽线与数字电压表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寄存器用于缓
存接收到的电压数据;
[0013]所述第一地址只读存储器用于存放第一终端地址,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模块用于将缓存在第一数据寄存器中的电压数据、第一终端地址通过中继器和通信总线转发至监控主机。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采集终端包括第二供电模块、第二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数据寄存器、第二有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数据寄存器、第二有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有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器与通信总线相连接;
[0015]所述第二地址只读存储器用于存放第二终端地址;
[0016]所述第二数据寄存器通过屏蔽线与数字电流表连接,所述第二数据寄存器用于缓存接收到的电流密度数据;
[0017]所述第二有线通信模块用于收集缓存在第二数据寄存器中的电流密度数据、第二终端地址,并通过通信总线发送至监控主机。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离线监测单元,所述离线监测单元用于检测通信系统的信号稳定程度,所述离线监测单元分别与第一有线通信模块、第二有线通信模块连接。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存活确认单元和第二存活确认单元,所述第一存活确认单元和第二存活确认单元分别用于确认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的运行情况;
[0020]所述第一存活确认单元分别与第一采集终端、数字电压表连接,所述第二存活确认单元分别与第二采集终端、数字电流表连接。
[002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防盗单元、监视器,所述防盗单元分别与第一有线通信模块、第二有线通信模块、监视器连接。
[002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一太阳能控制器和第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光传感器、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供电模块连接。
[002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太阳能控制器和第二光传感器,所述第二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第二光传感器、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供电模块连接。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控中心包括服务器、通信模块、自动监测管理系统、显示屏,通信模块外接以太网线路,自动监测管理系统分别与服务器、通信模块、显示屏连接;
[0025]所述服务器用于存储历史数据、响应计算请求、储存设备信息、提供数据;
[0026]所述自动监测管理系统用于数据转码和数据判断,将下层通信模块传递的信息转码为显示屏显示的格式或服务器存储的格式;
[0027]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缆运行状态的监测情况。
[002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与监控主机无线连接;
[0029]所述监控主机通过数字式无线数据传输电台与移动终端通信;
[0030]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发送、接收与电缆运行状态相关的故障信息或监测数据信息
[003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2](1)本技术通过定量测量出电力电缆缓冲层的分压电压和金属护套层电流密
度,为评估电缆性能与电缆状态提供可靠数据,有助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其运行状态,该系统在缓冲层发生烧蚀之前发出预警,具有稳定性高、灵活性高、精确度高的效果,及时发现电缆缓冲层的异常现象及事故隐患,从而保障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本技术通过对获得的电气数据进行电缆运行状况的风险评估,对于存在风险的线路将发出报警信号,对于高风险线路进行强提醒以实现防系统故障于未然,在电缆安全传输的应用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0033](2)本技术的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还设有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与监控主机无线连接,监控主机通过数字式无线数据传输电台与多台移动终端通信,移动终端将与电缆运行状态相关的故障信息或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发送、接收,以方便工作人员在监控中心外获取电缆运行状态,实现了对缓冲层分压电压和金属护套层电流密度的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监控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采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设有监控中心、监控主机、通信总线、以及电缆,所述监控主机分别与监控中心、通信总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还包括中继器、采集装置,所述中继器分别与通信总线、采集装置连接,采集装置与电缆连接;所述采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终端、数字电压表、第二采集终端、数字电流表、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第二采集终端分别与中继器连接,所述数字电压表分别与第一采集终端、电缆连接,所述第二采集终端还与数字电流表连接,所述数字电流表还与电流互感器串联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还与电缆连接,所述数字电压表通过屏蔽线与电缆连接;所述第一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缓冲层电压,所述第二采集终端用于采集金属护套层的电流密度;所述监控主机的一端与监控中心相连,另一端通过通信总线与第一采集终端、第二采集终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终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一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数据寄存器、第一有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数据寄存器、第一有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器与通信总线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寄存器通过屏蔽线与数字电压表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寄存器用于缓存接收到的电压数据;所述第一地址只读存储器用于存放第一终端地址,所述第一有线通信模块用于将缓存在第一数据寄存器中的电压数据、第一终端地址通过中继器和通信总线转发至监控主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缆缓冲层与金属护套层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采集终端包括第二供电模块、第二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数据寄存器、第二有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供电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地址只读存储器、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数据寄存器、第二有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有线通信模块通过中继器与通信总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地址只读存储器用于存放第二终端地址;所述第二数据寄存器通过屏蔽线与数字电流表连接,所述第二数据寄存器用于缓存接收到的电流密度数据;所述第二有线通信模块用于收集缓存在第二数据寄存器中的电流密度数据、第二终端地址,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珏卞佳音单鲁平来立永陈文教郑志豪徐研孔诗琦肖健健梁孟孟刘汪玉全万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