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弱围岩隧道循环利用型拱脚顶撑加压下沉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循环利用型拱脚顶撑加压下沉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公路事业迅猛发展,涉及的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各类软弱围岩隧道工程事故频发,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中拱脚沉降,一直是施工现场的质量痛点,拱脚沉降常会诱发塌方或洞顶大幅沉降,形成质量与安全风险。在隧道分部开挖和支护时,钢拱架与基底接触面积很小,软弱围岩地基能够提供的支撑力十分有限,由于拱脚地基承载力不足和拱脚下部开挖造成钢拱架悬空等导致的钢拱架拱脚沉降问题就比较突出,进而増加围岩的松弛变形,对于隧道变形控制和施工安全极为不利,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发生大变形后对原有支护结构再进行二次拆换的施工费用高、安全风险大对于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因钢拱架拱脚下沉而产生的围岩松弛和变形,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拱脚沉降控制措施且被广泛采用。尤其在台阶法施工中,一些沉降控制措施己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然而拱脚沉降措施对成本及工期影响较大,施工时的灵活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循环利用型拱脚顶撑加压下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压装置、调节装置和顶撑装置;所述受压装置用于与拱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设置于受压装置下方,用于调整拱脚高度;所述顶撑装置设置于调节装置下方,用于提供支力以支撑拱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循环利用型拱脚顶撑加压下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装置包括受压板、导向螺栓、压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所述受压板通过导向螺栓与拱脚连接板连接,所述导向螺栓穿设于所述调节装置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均设置在受压板与调节装置之间,用于测量受压板承受的压力,以及受压板的竖向位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弱围岩隧道循环利用型拱脚顶撑加压下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钊,陈培帅,吴忠仕,梁晓腾,江鸿,杨林,冯德定,王伟,肖靖,唐湘隆,李傲赢,黄威,袁青,熊齐欢,罗会武,李德杰,张子平,陈世豪,褚存,杨睿,李雪松,任梦,杨本亮,李勇智,贺祖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