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49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角钢框架,设置在角钢框架内部的水泵,角钢框架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底部框架底面设置有底板,顶部框架上设置有翻转顶板,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四角处之间设置有四根框架立柱,四根框架立柱两两之间设置有网格内撑板,网格内撑板外侧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防护板与网格内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土工布,中间外置设置有螺纹钢筒,螺纹钢筒位于角钢框架内部一端通过帆布软管与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周转使用,同时能够防止水泵堵塞。同时能够防止水泵堵塞。同时能够防止水泵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降水是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等。
[0003]目前,集水井设计为砖砌,底部放置级配碎石等过滤材料,施工通用方法主要为挖掘机挖开1
×1×
(1.5~2)m尺寸的集水坑,将基坑底地表水及地表下方潜水汇集,再置入泥浆泵,将此部分汇流水外排,达到基坑临近段快速降水的目的。
[0004]但也经常遇见如下问题:
[0005]1.挖掘机开挖完集水坑,置入泵的过程中,四周淤泥土、坑边土等再次回落于集水坑,造成集水坑实际深度达不到,降水效果不佳;
[0006]2.由于坑边、坑内施工落土等影响,已放置泥浆泵容易出现“堵泵”现场;
[0007]3.砖砌集水井施工环境差,常带水施工;其次,施工时间相对较长,砖砌完成后,置入级配碎石等作滤料;放入水泵进行抽水,抽水结束后,材料将回填压实,不能再次利用,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周转使用,同时能够防止水泵堵塞的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
[0009]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
[0010]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钢框架,设置在所述角钢框架内部的水泵;
[0011]所述角钢框架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翻转顶板,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四角处之间设置有四根框架立柱;
[0012]四根所述框架立柱两两之间设置有网格内撑板,所述网格内撑板外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网格内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土工布;
[0013]所述中间外置设置有螺纹钢筒,所述螺纹钢筒位于所述角钢框架内部一端通过帆布软管与所述水泵连接。
[0014]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
[0015]所述翻转顶板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框体上,所述翻转顶板另一侧设置
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顶部框架的框体上对应所述限位块位置设置有限位组件。
[0016]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两侧、所述顶部框架侧面的一对锁紧套筒,一对所述锁紧套筒一侧、所述顶部框架侧面设置有侧插筒,一对所述锁紧套筒和所述侧插筒中设置有插杆,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
[0017]所述插杆一端设置在所述侧插筒中,所述插杆另一端依次穿过一侧所述锁紧套筒、所述限位孔和另一侧所述锁紧套筒,所述插杆上设置有锁扣,所述顶部框架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锁扣配合使用的锁鼻,所述锁鼻中设置有挂锁。
[0018]一处所述框架立柱侧面设置有测量钢尺,所述测量钢尺端部设置有挂钩;
[0019]通过设置所述测量钢尺,可对水泵置入深度量测,精确把控水泵标高。
[0020]若干所述网格内撑板均设置有若干悬挑撑板,若干所述悬挑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所述水泵。
[0021]四根所述框架立柱靠近所述翻转顶板一端侧面均设置有吊耳。
[0022]所述翻转顶板上开设有穿线孔。
[0023]所述水泵为清水泵或泥浆泵。
[0024]施工时,用挖掘机挖深集水坑(尺寸根据设计或方案要求),打开所述翻转顶板将所述水泵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通过帆布软管,将水泵输出口与所述螺纹套管用铁丝拧好,之后复位所述翻转顶板并使用所述挂锁将所述翻转顶板限位,同时所述水泵电线通过所述穿线孔穿出,将所述角钢架通过穿入所述吊耳的钢丝绳四点起吊,通过汽车吊/挖掘机吊至指定位置,将外部帆布软管接入螺纹套管外部,并用铁丝拧好,完将所述装置置入集水坑中后,露出(8)测量钢尺,可观察装置浸水深度,如果不满足要求,可提出装置,重新调整基坑深度,直至设计坑深,最后可将钢丝绳统一悬挂于测量钢尺端部的挂钩上,方便使用完毕后吊装使用。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周转使用,同时能够防止水泵堵塞。
附图说明
[0026]图1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 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附图标记为:1、角钢框架;2、翻转顶板;201、穿线孔;202、限位块;3、测量钢尺;4、螺纹钢筒;5、顶部框架;6、底部框架;7、框架立柱;8、网格内撑板;9、防护板;10、吊耳;11、底板;12、支撑架;13、锁紧套筒;14、侧插筒;15、插杆;16、锁扣;17、锁鼻;18、挂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1]参见图1

3,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包括角钢框架1,设置在角钢框架1内部的水泵;
[0032]角钢框架1包括顶部框架5和底部框架6,底部框架6底面设置有底板11,顶部框架5上设置有翻转顶板2,顶部框架5和底部框架6四角处之间设置有四根框架立柱7;
[0033]四根框架立柱7两两之间设置有网格内撑板8,网格内撑板8外侧设置有防护板9,防护板9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防护板9与网格内撑板8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土工布;
[0034]中间外置设置有螺纹钢筒4,螺纹钢筒4位于角钢框架1内部一端通过帆布软管与水泵连接。
[0035]翻转顶板2一侧铰接设置在顶部框架5的框体上,翻转顶板2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202,顶部框架5的框体上对应限位块202位置设置有限位组件。
[0036]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限位块202两侧、顶部框架5侧面的一对锁紧套筒13,一对锁紧套筒13一侧、顶部框架5侧面设置有侧插筒14,一对锁紧套筒13和侧插筒14中设置有插杆15,限位块202上开设有贯穿的限位孔;
[0037]插杆15一端设置在侧插筒14中,插杆15另一端依次穿过一侧锁紧套筒13、限位孔和另一侧锁紧套筒13,插杆15上设置有锁扣16,顶部框架5侧面设置有与锁扣16配合使用的锁鼻17,锁鼻17中设置有挂锁18。
[0038]一处框架立柱7侧面设置有测量钢尺3,测量钢尺3端部设置有挂钩;
[0039]通过设置测量钢尺3,可对水泵置入深度量测,精确把控水泵标高。
[0040]若干网格内撑板8均设置有若干悬挑撑板,若干悬挑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设置有水泵。
[0041]四根框架立柱7靠近翻转顶板2一端侧面均设置有吊耳10。
[0042]翻转顶板2上开设有穿线孔201。
[0043]水泵为清水泵或泥浆泵。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钢框架,设置在所述角钢框架内部的水泵;所述角钢框架包括顶部框架和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顶部框架上设置有翻转顶板,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四角处之间设置有四根框架立柱;四根所述框架立柱两两之间设置有网格内撑板,所述网格内撑板外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网格内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层土工布;所述中间外置设置有螺纹钢筒,所述螺纹钢筒位于所述角钢框架内部一端通过帆布软管与所述水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顶板一侧铰接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框体上,所述翻转顶板另一侧设置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顶部框架的框体上对应所述限位块位置设置有限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集水井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两侧、所述顶部框架侧面的一对锁紧套筒,一对所述锁紧套筒一侧、所述顶部框架侧面设置有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利彤陆思逵赵瑷珲宿晓虎李贺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