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熏蒸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33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熏蒸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中药熏蒸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用于戴在使用者头部,盛药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盛药装置连通,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容纳使用者的头部;所述盛药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盛药装置一端凸出所述外壳,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具有熏蒸口,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熏蒸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熏蒸液很难顺利的蒸到头发的问题。熏蒸液很难顺利的蒸到头发的问题。熏蒸液很难顺利的蒸到头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熏蒸帽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熏蒸
,具体的,涉及一种中药熏蒸帽。

技术介绍

[0002]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视头发的养护和再生,但是现在的护发手段中,洗发类的缺点是在头发上停留的时间太短,作用不明显,且市面上的洗发产品未必适合每个人;中药口服、针灸等手段,对医生的要求较高,且需要医师跟踪治疗,投入大量的时间;医院、美容院的植发手术,不仅接受范围小,而且手术过程准备时间长,会对患者的外貌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便捷、随时可用、停留时间长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配不同药效的中药熏蒸帽更适应人们的需求。目前的中药熏蒸帽,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例如CN207898657U

一种中药熏蒸帽,其中加热装置设置在最上层,质量重,体积大,使用过程中容易翻倒,将使用者烫伤,并且内部的通道过长,熏蒸液很难顺利的蒸到头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中药熏蒸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熏蒸液很难顺利的蒸到头发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中药熏蒸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用于戴在使用者头部,盛药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盛药装置连通,
[0006]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用于容纳使用者的头部;
[0007]所述盛药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盛药装置一端凸出所述外壳,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0008]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加热装置具有熏蒸口,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所述熏蒸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0010]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盛药装置连通;
[0011]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加热器连通,用于将所述加热器加热后的药液进行雾化,所述熏蒸口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上。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3]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为球面,所述第一腔体为球形。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5]所述雾化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球心与所述外壳最高点的连线上,使用者使用时所述雾化装置位于使用者头部正上方;
[0016]所述熏蒸口为若干个,圆周排列在所述雾化装置上。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8]所述盛药装置上设置有盛药槽。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包括,
[0020]伸入口,使用者的头部从所述伸入口伸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
[00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2]内圈固定垫,所述内圈固定垫设置在所述伸入口的内侧,用于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便于将所述外壳与使用者头部固定;
[0023]所述内圈固定垫上设置有抽绳,用于适应头围大小不同的头部。
[002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5]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与加热装置连接。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27]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熏蒸液顺利的蒸到头发,需要将熏蒸液接触的头发的过程变短,结构更有助于流通,为此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原来是加热装置、盛药装置、熏蒸液导流装置和固定头套依次设置,现在为了减短熏蒸液的路径,将熏蒸液导流装置去掉,并且将加热装置与盛药装置的位置做出调整,具体为,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纳使用者的头部,盛药装置设置在外壳的顶部,盛药装置一端凸出外壳,用于加装药液,另一端位于第一腔体内,与加热装置连通,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加热装置具有熏蒸口,加热装置通过熏蒸口与第一腔体连通。
[0028]加热装置将药液加热,加热后的药液变为熏蒸液从熏蒸口喷出,喷出后的熏蒸液直接进入第一腔体,因为使用者的头部也位于第一腔体内,所以熏蒸液在第一腔体内直接与使用者头发接触,不用再经过熏蒸液导流装置,距离也缩短,本方案优化后的结构使熏蒸液更加顺利的熏蒸到头发,促进药效的吸收。并且由于结构的调整,整个熏蒸帽的重心降低,熏蒸帽更加不易倾倒,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某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外壳,101、第一腔体,102、伸入口,103、内圈固定垫,2、盛药装置,3、加热装置,301、加热器,302、雾化装置,303、熏蒸口,4、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中药熏蒸帽,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用于戴在使用者头部,盛药装置2和加热装置3均设置在外壳1上,加热装置3与盛药装置2连通,其特征在于,
[0036]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腔体101,第一腔体101用于容纳使用者的头部;
[0037]盛药装置2设置在外壳1的顶部,盛药装置2一端凸出外壳1,另一端位于第一腔体101内;
[0038]加热装置3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内,加热装置3具有熏蒸口303,加热装置3通过熏蒸口303与第一腔体101连通。
[0039]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熏蒸液顺利的蒸到头发,需要将熏蒸液接触的头发的过程变短,结构更有助于流通,为此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原来是加热装置3、盛药装置2、熏蒸液导流装置和固定头套依次设置,现在为了减短熏蒸液的路径,将熏蒸液导流装置去掉,并且将加热装置3与盛药装置2的位置做出调整,具体为,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腔体101,第一腔体101用于容纳使用者的头部,盛药装置2设置在外壳1的顶部,盛药装置2一端凸出外壳1,用于加装药液,另一端位于第一腔体101内,与加热装置3连通,加热装置3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内,加热装置3具有熏蒸口303,加热装置3通过熏蒸口303与第一腔体101连通。
[0040]加热装置3将药液加热,加热后的药液变为熏蒸液从熏蒸口303喷出,喷出后的熏蒸液直接进入第一腔体101,因为使用者的头部也位于第一腔体101内,所以熏蒸液在第一腔体101内直接与使用者头发接触,不用再经过熏蒸液导流装置,距离也缩短,本方案优化后的结构使熏蒸液更加顺利的熏蒸到头发,促进药效的吸收。并且由于结构的调整,整个熏蒸帽的重心降低,熏蒸帽更加不易倾倒,使用更加安全。
[0041]进一步,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器301,加热器301与盛药装置2连通;
[0042]雾化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熏蒸帽,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底部用于戴在使用者头部,盛药装置(2)和加热装置(3)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加热装置(3)与所述盛药装置(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腔体(101),所述第一腔体(101)用于容纳使用者的头部;所述盛药装置(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顶部,所述盛药装置(2)一端凸出所述外壳(1),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01)内;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01)内,所述加热装置(3)具有熏蒸口(303),所述加热装置(3)通过所述熏蒸口(303)与所述第一腔体(1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熏蒸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器(301),所述加热器(301)与所述盛药装置(2)连通;雾化装置(302),所述雾化装置(302)与所述加热器(301)连通,用于将所述加热器(301)加热后的药液进行雾化,所述熏蒸口(303)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30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熏蒸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为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之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