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29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所述隔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外壳的顶面固定插接,所述出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丝杆、升降板、滑杆、支撑柱和底座的相互配合,电机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用起来更加方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夏季工地的地表温度接近50℃,中午时分根本无法施工作业。利用其产品,每天进行3次喷洒,每天持续一小时。能有效实现施工现场“人工降雨”,使施工现场温度降3℃

5℃,减少人工中暑的概率,有效改善施工现场酷热的工作环境。
[0003]现有的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高度大多都是固定的,却乏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难以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难以实现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需求,灵活性较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所述隔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外壳的顶面固定插接,所述出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隔板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与隔板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升降板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表面与外壳的内壁底部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000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固定焊接安装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筒盖,所述收纳筒的内壁放置有遮阳伞。
[0007]优选的,所述收纳筒为圆形管状结构,且收纳筒采用铁质材料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与升降板顶面的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四个侧面均与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丝杆、升降板、滑杆、支撑柱和底座的相互配合,电机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13]2、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收纳筒可以用于存放一把遮阳伞,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尤其是在当工人出现不适需要进行遮阳的时候,可以临时应急对太阳进行遮挡,同时为不适的工人进行更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另一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收纳筒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外壳、2手持把手、3隔板、4吸水管、5水泵、6出水管、7喷头、8电机、9丝杆、10升降板、11滑杆、12通孔、13支撑柱、14底座、15万向轮、16收纳筒、17筒盖、18遮阳伞。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参照图1

2,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2,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4,隔板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且出水管6与外壳1的顶面固定插接,出水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7,隔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9,丝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轴承连接更加灵活,转动时阻力更小,丝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四个侧面均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板10的侧面与外壳1滑动连接可以更好的使得外壳1水平,避免发生倾斜,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隔板3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11,滑杆11的表面与升降板10顶面的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杆11分别位于电机8的左侧和右侧,升降板10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2,升降板10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柱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4,底座14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5,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8、丝杆9、升降板10、滑杆11、支撑柱13和底座14的相互配合,电机8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增加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的装置,实现了便于对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的目标,达到了便于对不同高度进行喷淋防暑的效果,灵活性更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0021]实施例二:参照图2

4,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2,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4,隔板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水泵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且出水管6与外壳1的顶面固定插接,出水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7,隔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9,丝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外壳1
的内壁底部转动连接,通过轴承连接更加灵活,转动时阻力更小,丝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升降板10的四个侧面均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板10的侧面与外壳1滑动连接可以更好的使得外壳1水平,避免发生倾斜,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隔板3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11,滑杆11的表面与升降板10顶面的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杆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杆11分别位于电机8的左侧和右侧,升降板10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2,升降板10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柱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4,底座14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5,该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通过设置电机8、丝杆9、升降板10、滑杆11、支撑柱13和底座14的相互配合,电机8转动即可对喷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楼顶施工防暑喷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持把手(2),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所述外壳(1)的左侧面固定插接设置有吸水管(4),所述隔板(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且出水管(6)与外壳(1)的顶面固定插接,所述出水管(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喷头(7),所述隔板(3)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设置有丝杆(9),所述丝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板(10),所述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隔板(3)的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11),所述升降板(10)的顶面和底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与底面均贯穿开设有通孔(12),所述升降板(10)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3),且支撑柱(13)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底部通孔(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3)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军邓培初胡跃军谢攀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