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908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介入系统,包括:鞘管和操作装置;所述鞘管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所述操作装置包括第二手柄、远端连接组件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后延伸进入所述第一手柄,并且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操作装置的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鞘管的近端,在使用过程中,施术者能够单独旋转所述鞘管或所述操作装置,能够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进一步地涉及介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血管介入技术是应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先明确病变产位、性质、范围和程度后,通过适应症,经插入血管内的输送系统进行栓塞、血管腔内血管成型术和灌注药物等治疗。
[0003]采用血管介入技术,可以放置各种各样的材料、器械、药物到人体的心脏或动静脉血血管中,比如,能够通过介入技术将房间隔穿刺针、瓣膜器械、封堵器以及血管滤器等放置到选定位置处。
[0004]在现有的介入设备中,远端介入鞘管和近端操作器械通常是固定连接的,施术者旋转某一个器械时,系统中其他的部位也会随着活动,会增加操作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介入系统,操作装置的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鞘管的近端,在使用过程中,施术者能够单独旋转所述鞘管或所述操作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旋转一个器械时其他部位也会随着活动的问题,能够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介入系统,包括:
[0007]鞘管,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
[0008]操作装置,包括第二手柄、远端连接组件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后延伸进入所述第一手柄,并且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
[000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导管。
[001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远端连接组件还包括抓持件、旋转件以及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抓持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旋转件、所述抓持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导管。
[001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操作装置还包括旋转套管,所述第二导管穿过所述旋转套管并与所述旋转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管的远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套管的远端侧面具有转动凹槽,所述旋转件具有转动凸起,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旋转套管的远端,并且所述转动凸起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凹槽,所述旋转套管的外侧预设位置具有径向向外延伸预设厚度的旋转部。
[001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的近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远端连接组件的远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
[001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近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耳,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近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且所述凸耳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槽。
[001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还具有安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中间位置的支撑凸起,所述第二导管穿过所述支撑凸起,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近端环绕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凸起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凹槽。
[001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和/或所述第二手柄分别包括容接机构和螺旋机构,所述容接机构具有远端容纳槽、近端容纳槽以及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远端容纳槽和所述近端容纳槽;
[0016]所述第一导管和/或所述第二导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远端容纳槽,所述螺旋机构安装于所述容接机构的近侧,所述螺旋机构的远端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容接机构的近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螺旋槽;
[0017]所述螺旋槽的内壁形成推进部,所述推进部与所述连通通道之间设置有阻流件,所述阻流件具有阻流孔,所述阻流孔与所述连通通道相连通,转动所述螺旋机构带动所述推进部向远端运动并挤压所述阻流件,所述阻流孔闭合,所述近端容纳槽与所述远端容纳槽隔断;
[0018]所述第一手柄和/或所述第二手柄进一步包括接头,所述接头安装于所述容接机构,并且所述接头与所述连通通道相连通。
[001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机构的所述螺旋槽的外壁具有与所述螺旋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远端具有第一限位臂、近端具有第二限位臂,所述容接机构的近端外侧壁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三限位臂,所述第三限位臂延伸进入所述限位槽。
[002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介入系统还包括扩张装置,在进给状态,所述扩张装置与所述鞘管相互装配,在输送状态,所述操作装置与所述鞘管相互装配。
[0021]本技术所提供的介入系统具有以下至少一条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所提供的介入系统,操作装置的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鞘管的近端,在使用过程中,施术者能够单独旋转所述鞘管或所述操作装置,能够降低误操作的风险,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0023]2、本技术所提供的介入系统,操作装置的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操作装置的第二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装置的第二手柄、远端连接组件以及鞘管均能够单独转动,更加便于施术者使用;
[0024]3、本技术所提供的介入系统,远端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机构的安装槽中具有支撑凸起,第一手柄的第一连接机构具有支撑凹槽,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支撑凹槽相配合,能够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连接处对径向作用力的承受力。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进给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输送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鞘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操作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操作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第一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第一手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图7中A

A线的剖视图;
[0034]图9是图8中a处的放大图;
[0035]图10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介入系统的远端连接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是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0037]图12是图10中B

B线的剖视图;
[0038]图13是图12中c处的放大图。
[0039]附图标号说明:
[0040]介入系统1,鞘管10,第一手柄11,第一连接机构111,第一连接孔1110,凸耳1111,支撑凹槽1112,第一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操作装置,包括第二手柄、远端连接组件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穿过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后延伸进入所述第一手柄,并且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连接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导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连接组件还包括抓持件、旋转件以及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抓持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旋转件、所述抓持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导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还包括旋转套管,所述第二导管穿过所述旋转套管并与所述旋转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套管的远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旋转件,所述旋转套管的远端侧面具有转动凹槽,所述旋转件具有转动凸起,所述旋转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旋转套管的远端,并且所述转动凸起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凹槽,所述旋转套管的外侧预设位置具有径向向外延伸预设厚度的旋转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的近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导管的远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近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耳,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近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且所述凸耳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亮李瑞闫伟龚善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介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