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85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柴胡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反流性食管炎是危害人类消化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防治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世界性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由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糜烂或溃疡。临床以烧心和反流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非心源性胸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不典型症状,此外,可伴有一系列食管外症状,比如咳嗽、哮喘、咽喉不适等。据近年全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RE在南亚和欧洲东南部发病率最高(超过25%),最低在东南亚、加拿大和法国(低于10%),我国发病率较西方国家偏低,但因老龄化加剧、肥胖患病率增加也导致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当前治疗存在无法根治且复发率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柴胡8

12g、黄芩13

18g、法半夏13

18g、厚朴13

18g、陈皮8

12g、茯苓25

35g、紫苏梗13

18g、蒲公英25

35g、海螵蛸25<br/>‑
35g、沉香2

4g、白术13

18g、生姜8

12g、红枣8

12g。
[0005]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柴胡9

11g、黄芩14

16g、法半夏14

16g、厚朴14

16g、陈皮9

11g、茯苓30g、紫苏梗14

16g、蒲公英28

32g、海螵蛸28

32g、沉香2.5

3.5g、白术14

16g、生姜9

11g、红枣9

11g。
[0006]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柴胡10g、黄芩15g、法半夏15g、厚朴15g、陈皮10g、茯苓30g、紫苏梗15g、蒲公英30g、海螵蛸30g、沉香3g、白术15g、生姜10g、红枣10g。
[0007]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世界性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由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胃镜下表现为食管糜烂或溃疡。临床以烧心和反流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非心源性胸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不典型症状,此外,可伴有一系列食管外症状,比如咳嗽、哮喘、咽喉不适等。中医学本病可归属为“泛酸”“嘈杂”“反胃”“痞满”“噎嗝”“梅核气”“食管瘅”等范畴,认为本病多由肝郁气滞,逆犯脾胃,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水湿停滞,日久化热,湿热蕴蒸,随胃气上逆于食管所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方中柴胡辛苦微寒,能疏肝解郁,和解表里,升阳举陷,退热截疟;黄芩苦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法半夏辛温,可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厚朴
苦辛温,能下气除满,燥湿消痰;陈皮辛苦温,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柴胡与黄芩取小柴胡之组合,因为少阳邪气使经气不得利,郁久生热,两药配伍疏解邪热,通畅经气;配合厚朴、陈皮达到促进胃肠蠕动,通腑降逆的目的;半夏降逆止呕,兼顾主症;上五味药共为君药,有疏肝解郁清热,降逆化痰之功。海螵蛸咸涩温,能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涩精止带,收湿敛疮;紫苏梗辛温,理气和胃;蒲公英苦甘寒,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沉香辛苦微温,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茯苓甘淡平,能健脾和胃,渗湿利水,宁心安神;上五味药共为臣药,健脾理气,清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白术甘苦温,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生姜辛微温,能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温肺止咳,解毒;红枣甘温,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上述三味药能健脾益气和胃,共为佐药。纵观本方特点,紧紧围绕肝胃郁热之病机,性寒凉可除肝胃之热,重行气可复失常之气机,健脾胃可增人体正气,达到疏肝清热、降气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4]实施例1
[0015]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柴胡10g、黄芩15g、法半夏15g、厚朴15g、陈皮10g、茯苓30g、紫苏梗15g、蒲公英30g、海螵蛸30g、沉香3g、白术15g、生姜10g、红枣10g。
[0016]煎制:按照上述配方组分称出各组分,除沉香研磨成粉外,其他组分加水至没过生药,浸泡30分钟后调大火煮沸,煮沸后调文火煎煮20

30分钟,煎取药汁150ml,每付药煎2次,2次药汁合兑为300ml,加入沉香粉末并搅拌即得。
[0017]实施例2
[0018]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柴胡8g、黄芩18g、法半夏13g、厚朴18g、陈皮12g、茯苓25g、紫苏梗18g、蒲公英35g、海螵蛸25g、沉香4g、白术18g、生姜12g、红枣8g。煎法与实施例1一致。
[0019]实施例3
[0020]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柴胡12g、黄芩13g、法半夏18g、厚朴13g、陈皮8g、茯苓35g、紫苏梗13g、蒲公英25g、海螵蛸35g、沉香2g、白术13g、生姜8g、红枣12g。煎法与实施例1一致。
[0021]1、临床基本资料
[0022]共收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经按剔除标准剔除后,有效病例共计75例,其中,男36人,女39人。年龄范围:18~70岁。
[0023]2、疾病临床表现
[0024]①
典型临床症状:烧心和反流。
[0025]②
不典型临床症状:胸痛、上腹部烧灼感、上腹痛、嗳气等。食管外症状包括咳嗽、咽喉症状、哮喘和牙蚀症等。
[0026]3、临床诊断标准
[0027]3.1西医诊断标准
[0028]西医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1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如下:
[0029]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柴胡8

12g、黄芩13

18g、法半夏13

18g、厚朴13

18g、陈皮8

12g、茯苓25

35g、紫苏梗13

18g、蒲公英25

35g、海螵蛸25

35g、沉香2

4g、白术13

18g、生姜8

12g、红枣8

12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柴胡9

11g、黄芩14

16g、法半夏14

16g、厚朴14

16g、陈皮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娟王立春王定国林天东邢益涛林学英吴维炎陈思瑜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春王定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