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70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置柜,该中置柜,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部的三个腔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隔板,所述柜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底部设置有风扇,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通过透气隔板的设计,使得各腔体之间气体可以相互流通,从而有利于中置柜内部散热工作的进行,通过第一通气网板、第二通气网板、第三通气网板以及风扇、集气罩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中置柜的内部形成一条完整的风道,从而使得外界常温空气可以自下而上与中置柜内部电子元件充分接触进行降温,使得中置柜内部的散热效果更好,可以避免了中置柜内部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导致内部电子元件老化速度加快的情况发生。子元件老化速度加快的情况发生。子元件老化速度加快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置柜


[0001]本技术涉及中置柜
,具体为一种中置柜。

技术介绍

[0002]中置柜主要用于发电厂、中小型发电机送电、工矿企事业配电、电力系统二次变电所受电、送电和大型高压电动机启动,以及实行控制、保护、检测之用。中置柜在使用过程,其内部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情况下,通过在中置柜上设置的散热口来进行散热可以保证中置柜内部温度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但是当中置柜内部电子元器件工作时负载过大产生过量热量时,仅仅靠散热口进行散热无法及时地对中置柜内部进行降温,从而使得中置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会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这样就会使得电子元器件的老化速度显著加快,使得中置柜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大大减短,从而不利于中置柜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中置柜内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实现以上中置柜散热效果更好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置柜,包括柜体以及设置在柜体内部的三个腔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隔板,所述柜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底部设置有风扇,所述柜体的顶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柜,包括柜体(1)以及设置在柜体(1)内部的三个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隔板(12),所述柜体(1)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3),所述排气口(3)的底部设置有风扇(4),所述柜体(1)的顶部设置有集气罩(5),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控制件(6),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通气网板(7),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通气网板(8),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通气网板(9),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外部设置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的外表面设置啮合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的外部设置有拉绳(14),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辅助件(15),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透气隔板(12)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腔体(2)之间,排气口(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栅板,所述集气罩(5)的形状为半球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6)包括螺旋记忆金属条(61)、第二齿轮(62)、齿条(63)、导电块(64)、电源块(65),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螺旋记忆金属条(61),所述螺旋记忆金属条(6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齿轮(62),所述第二齿轮(62)的外表面啮合有齿条(63),所述齿条(63)的外部设置有导电块(64),所述柜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电源块(6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置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冬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