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68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预处理系统和膜过滤系统,所述膜过滤系统包括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污水预处理系统、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池、气浮池和降解池;降解池与超滤膜过滤装置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连接调节池,调节池经换热器后连接一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一级反渗透单元的清液出口与二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接,在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中均设置有高通量反渗透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污水转化成便于工业应用的脱盐水,从而使得大量的废水资源得以利用,资源与环保效益显著,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脱盐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合理配置水资源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谐,也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目前,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以及水需求量加大的问题,对废水进行处理,使这些水源成为可供利用的资源,满足人们对淡水的需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对废水进行处理所涉及的工艺技术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技术、膜分离技术、EDI技术等,各技术虽都有其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存在易产生大量废酸废碱液造成环境污染,EDI技术存在成本高,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将各技术有序协同配合用于废水处理将成为主流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预处理系统和膜过滤系统,所述膜过滤系统包括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污水预处理系统、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依次连接;
[0007]所述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气浮池和降解池,絮凝池的进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污水池相连通,絮凝池的上方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管道,絮凝池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气浮池的进口相连通;在气浮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与气体输送管道相连通,气浮池的出口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降解池相连通;在降解池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降解池的出口通过第四输送管道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口;
[0008]超滤膜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五输送管道连接调节池的进口,在调节池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料添加管道,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六输送管道与换热器的管程进口连接,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第七输送管道连接一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一级反渗透单元的清液出口通过第八输送管道与二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接,在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中均设置有高通量反渗透膜。
[0009]优选的,二级反渗透单元的清液出口通过第九输送管道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的进口相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的出口通过第十输送管道连接净化单元的进口,净化单元的出口连接纯水罐。
[0010]优选的,所述污水池的内部设置有隔墙,该隔墙将污水池分隔成污水存放区域和污水预过滤区域,在污水预过滤区域的上方设置有除油毡,在污水预过滤区域的出口处设
置有用于过滤固体废渣的筛网,污水预过滤区域的出口连接第一输送管道。
[0011]优选的,所述降解池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厌氧降解池和好氧降解池,在厌氧降解池和好氧降解池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隔板,相邻隔板呈平行错位布置。
[0012]优选的,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为过滤掉分子量>500、粒子直径>10nm颗粒的膜过滤装置。
[0013]优选的,所述调整料添加管道包括还原剂添加管道、阻垢剂添加管道和酸溶液添加管道。
[0014]优选的,所述二级反渗透单元的浓液出口通过第十一输送管道与一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相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反渗透膜系统还连接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水管道和过滤器,反冲洗水管道包括第一反冲洗水输入管道、第一反冲洗水排放管道、第二反冲洗水输入管道和第二反冲洗水排放管道;
[0016]第一反冲洗水输入管道与二级反渗透单元的反渗透进水口相连通,二级反渗透单元的反渗透出水口与第一反冲洗水排放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反冲洗水排放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过滤器的进水口,过滤器的出水口与第二反冲洗水输入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二反冲洗水输入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一级反渗透单元的反渗透进水口,一级反渗透单元的反渗透出水口连接第二反冲洗水排放管道。
[0017]优选的,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采用钠离子交换树脂。
[0018]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采用臭氧杀菌装置或紫外线杀菌装置。
[0019]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0]本技术将污水预处理系统和膜过滤系统配合起来,可将污水转化成便于工业应用的脱盐水,从而使得大量的废水资源得以利用,资源与环保效益显著,并且本技术具有脱盐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21]另外,本技术进一步将反渗透膜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组合,将前期超滤膜过滤和两级反渗透单元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之前的预处理技术,不但能够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延长树脂使用寿命,而且更环保。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降解池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附图,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预处理系统和膜过滤系统,所述膜过滤系统包括超滤膜过滤装置1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污水预处理系统、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2、气浮池3和降解池4,絮凝池2的进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5与污水池6相连通,絮凝池2的上方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管道33。絮凝池2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7与气浮池3的进口相连通。在气浮池3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与气体输送管道8相连通,气浮池的出口通过第三输送管道9与降
解池4相连通。在降解池4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10,降解池4的出口通过第四输送管道11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1的进口。超滤膜过滤装置1的出口通过第五输送管道12连接调节池13的进口,在调节池13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料添加管道,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六输送管道14与换热器15的管程进口连接,换热器15的管程出口通过第七输送管道16连接一级反渗透单元17的进液口。一级反渗透单元17的清液出口通过第八输送管道18与二级反渗透单元19的进液口连接,在一级反渗透单元17和二级反渗透单元19中均设置有高通量反渗透膜。
[0026]本技术将污水预处理系统和膜过滤系统配合起来,可将污水转化成便于工业应用的脱盐水,从而使得大量的废水资源得以利用,资源与环保效益显著,并且本技术具有脱盐率高、出水水质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0027]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二级反渗透单元19的清液出口通过第九输送管道20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21的进口相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21的出口通过第十输送管道22连接净化单元23的进口,净化单元23的出口连接纯水罐24。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21采用钠离子交换树脂。所述净化单元23采用臭氧杀菌装置或紫外线杀菌装置。
[0028]本技术进一步将反渗透膜技术与离子交换技术组合,将前期超滤膜过滤和两级反渗透单元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之前的预处理技术,不但能够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延长树脂使用寿命,而且更环保。再通过臭氧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预处理系统和膜过滤系统,所述膜过滤系统包括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污水预处理系统、超滤膜过滤装置和反渗透膜过滤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池、气浮池和降解池,絮凝池的进口通过第一输送管道与污水池相连通,絮凝池的上方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管道,絮凝池的出口通过第二输送管道与气浮池的进口相连通;在气浮池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曝气管道与气体输送管道相连通,气浮池的出口通过第三输送管道与降解池相连通;在降解池的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降解池的出口通过第四输送管道连接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口;超滤膜过滤装置的出口通过第五输送管道连接调节池的进口,在调节池的上方设置有调整料添加管道,调节池的出口通过第六输送管道与换热器的管程进口连接,换热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第七输送管道连接一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一级反渗透单元的清液出口通过第八输送管道与二级反渗透单元的进液口连接,在一级反渗透单元和二级反渗透单元中均设置有高通量反渗透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反渗透单元的清液出口通过第九输送管道与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的进口相连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单元的出口通过第十输送管道连接净化单元的进口,净化单元的出口连接纯水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膜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的内部设置有隔墙,该隔墙将污水池分隔成污水存放区域和污水预过滤区域,在污水预过滤区域的上方设置有除油毡,在污水预过滤区域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于过滤固体废渣的筛网,污水预过滤区域的出口连接第一输送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李恕广马千鹏王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