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64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所述的平台基于SAAS大数据技术体系,分为四层架构设计: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物理层;表现层为用户统一入口,提供业务数据导入配置总线;应用层提供基础数据层应用接口,按照业务及项目管理需要进行应用提取和预处理进入数据层和数据集市;数据层是平台的核心基础层,是物联网与所有参与方的用户接口;数据层经由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来源,又各种传感器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管控,解决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集成融合度不高、信息割裂问题;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各方主体在建设各个阶段的执行过程信息管理与工作协同,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综合效益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新时期,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将配式建筑应运而生,但目前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各阶段协同管理不存在,管理效率不高;且各环节无紧密联系,不易于推动建筑业产业化发展;政府、企业、地区、行业级的管理以及分析与决策数据无法共享以及分级化管理,无法形成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互整合、集约优质一体化建筑模式,无法促进全新的产业链发展,以及无法对装配式建筑从招投标、设计、生产、安装、运维全过程监管机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所述的平台基于SAAS大数据技术体系,分为四层架构设计: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物理层;其中,
[0005]表现层为用户统一入口,也是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层,提供业务数据导入配置总线,通过不同类型的逻辑总线实现交互,支持底层应用数据主题管理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基于SAAS大数据技术体系,分为四层架构设计:表现层、应用层、数据层、物理层;其中,表现层为用户统一入口,也是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层,提供业务数据导入配置总线,通过不同类型的逻辑总线实现交互,支持底层应用数据主题管理数据的动向可视化呈现,构成“动态可视化呈现层”,同时该层进行数据提取也能直接深入底层数据层,进行数据抽取以及综合展现;应用层提供基础数据层应用接口,按照业务及项目管理需要进行应用提取和预处理进入数据层和数据集市,当应用层将下层数据层依据一定标准过滤提取之后,将其向上转换为相应的业务数据,形成自身的“业务数据池”;数据层是平台的核心基础层,是物联网与所有参与方的用户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提供所有业务及项目的IT基础设施数据和物理数据,此层提供庞大的数据体系,通过对数据的利用处理分析,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也是构成整个系统平台的内核;数据层经由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来源,又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二维码、GPS、监控摄像、有源RFID、传感器、智能仪表、手持设备等感知终端;物理层包含网络层和相关硬件设备,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电信网、互联网等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相关设备层包括服务器、存储器、通信网络设备等,服务于软件及互联网的硬件设施;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以跨部门、跨系统、跨单位的复杂问题为解决对象,建立平台标准、行业规则、企业管理机制、项目管理体系等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建立数据之间系统性联系,对业务数据的可检索、可分类、可追溯、更好的业务逻辑转换连接,实现横向与纵向的业务协同管理,实现资源的分类、权限、安全、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洋王月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