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61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所述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的训练架体上均设置有座板、脚部训练机构和手部训练机构,第一训练架上还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一训练架上的脚部训练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可带动第二训练架上的脚部训练机构同步转动。该装置的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的结构相似,可以单独使用,利用脚踏和手轮,可以分别对脚部和手部训练,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还可以利用连接盒和连接盘,同步训练,从而方便两个患者面对面一起训练,交流病情,缓解压力,陪护人员还可以利用该装置,坐在第一训练架上带动患者训练,训练过程中可以面对面聊天,降低患者的孤独感,有助于排解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0003]心脏康复阶段二期是指病人走出急诊,通过得到医生的建议出院之后的康复方案,大概2

12周,这是需要专门的康复医疗设备进行,而且在医生与康复导师的监督下做康复,比如说走路,注意饮食,忌口等等,而且还要做心理疏导,减少焦虑与压抑。
[0004]目前,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都是针对一个病人来设计的,这就导致病人在康复训练期间积极度不高,同时还容易引发心理焦虑和压抑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所述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的训练架体上均设置有座板、脚部训练机构和手部训练机构,第一训练架上还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一训练架上的脚部训练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可带动第二训练架上的脚部训练机构同步转动;脚部训练机构包括脚踏轴和两个脚踏板,脚踏轴从训练架体的正面贯穿并延伸至训练架体的背面与脚踏板固定连接;手部训练机构包括顶盒、手轮轴和手轮,顶盒固定连接在训练架体的上部,手轮轴的穿过顶盒并与顶盒转动连接,手轮安装在手轮轴朝向座板的一端上;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训练架的脚踏轴表面转动连接的连接盒,连接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脚踏轴和中间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且两个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中间轴上固定连接有衔接齿轮,第二训练架的脚踏轴上设置有对接齿轮,连接盒顺时针转动至水平状态后衔接齿轮与对接齿轮啮合传动;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上的两个手轮轴的相对端均安装有连接盘,两个连接盘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座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中部,且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座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竖孔,竖孔的内部插接有活动靠背,活动靠背的正面和背面均嵌设有竖直橡胶条,座板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竖孔内部用于抵紧竖直橡胶条的靠背螺栓。
[0009]优选地,所述座板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坐垫螺栓,多个坐垫螺栓的顶部穿过座板与坐垫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训练架的训练架体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水平螺栓,水平螺栓与水平状态的连接盒下表面螺纹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坐垫和活动靠背的表面均设置有海绵舒适层。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的训练架体内部均开设有圆筒槽,圆筒槽的内部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训练架体的内部开设有供脚踏轴转动的脚轴转孔,训练架体的内部开设有制动槽,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动杆,制动杆穿过脚轴转孔延伸至制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动板,制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动弹簧,制动板位于脚踏轴的正下方,且表面安装有多个橡胶制动凸起,顶盒的内部安装有依靠手轮轴驱动的注气机构,注气机构的输出端与圆筒槽的内部连通,圆筒槽的顶部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表面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0013]优选的,所述注气机构包括安装在手轮轴表面的凸轮和打气筒,凸轮转动驱动打气筒,打气筒的出气端通过输气管与圆筒槽连通,且输气管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
[0014]优选的,所述训练架体朝向座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不锈钢万向软管,出气管的输出端与不锈钢万向软管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手轮轴的表面栓设有示圈绳,所述示圈绳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标识,示圈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球,所述顶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接近开关,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的表面设置有声音输出模块和蓄电池,蓄电池与声音输出模块和接近开关电性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的结构相似,可以单独使用,利用脚踏和手轮,可以分别对脚部和手部训练,第一训练架和第二训练架还可以利用连接盒和连接盘,同步训练,从而方便两个患者面对面一起训练,交流病情,缓解压力,陪护人员还可以利用该装置,坐在第一训练架上带动患者训练,训练过程中可以面对面聊天,降低患者的孤独感,有助于排解心理压力。
[0017]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在手轮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打气筒往圆筒槽的内部注气,促使制动板下落,控制流量调节阀可以控制圆筒槽内部的气流缓慢流出,当内部气流流出后,制动板上升增大对脚踏轴的摩擦力,启到制动的效果,促使切换到手部训练,从而使该装置可以控制脚部训练的时间,避免术后患者过度单一部位的训练,另外,排出的气流可以通过不锈钢万向软管对患者进行散热,提高舒适性。
[0018]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一方面,气流是通过手轮注入的,从而限制锻炼人员,手部和脚部运动是交替训练的,防止单部位长时间训练;二方面,气流缓慢的流出,对脚踏轴的制动力是缓慢增大的,如果,需要调节脚部训练的力度,是可以在感觉到脚踏轴阻尼感增大时,关闭流量调节阀的,即可在该阻尼力度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了脚部锻炼力度调节的效果;三方面,气流是可以对训练人员吹动的,具有散热效果,当训练人员感到较热时,会调大流量调节阀,从而增大放气量,达到“感到热了,出汗了较大了,会调大放气阀,即是:缩短训练时间”,从而当患者感到热了,调大放气量,就会自动缩短患者训练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训练架体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连接盒正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坐垫螺栓与坐垫连接放大展示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2结构展示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训练架体侧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结构展示图。
[0020]图中:1第一训练架、2第二训练架、3座板、4脚踏轴、5脚踏板、6顶盒、7手轮轴、8手轮、9连接盒、10中间轴、11同步轮、12同步带、13衔接齿轮、14对接齿轮、15坐垫、16活动靠背、17竖直橡胶条、18靠背螺栓、19坐垫螺栓、20训练架体、21固定块、22水平螺栓、23圆筒槽、24活塞、25脚轴转孔、26制动槽、27制动杆、28制动板、29制动弹簧、30出气管、31流量调节阀、32凸轮、33打气筒、34输气管、35不锈钢万向软管、36连接盘、37示圈绳、38橡胶球、39接近开关、40声音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训练架(1)和第二训练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架(1)和第二训练架(2)的训练架体(20)上均设置有座板(3)、脚部训练机构和手部训练机构,第一训练架(1)上还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一训练架(1)上的脚部训练机构通过连接机构可带动第二训练架(2)上的脚部训练机构同步转动;脚部训练机构包括脚踏轴(4)和两个脚踏板(5),脚踏轴(4)从训练架体(20)的正面贯穿并延伸至训练架体(20)的背面与脚踏板(5)固定连接;手部训练机构包括顶盒(6)、手轮轴(7)和手轮(8),顶盒(6)固定连接在训练架体(20)的上部,手轮轴(7)的穿过顶盒(6)并与顶盒(6)转动连接,手轮(8)安装在手轮轴(7)朝向座板(3)的一端上;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训练架(1)的脚踏轴(4)表面转动连接的连接盒(9),连接盒(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10),脚踏轴(4)和中间轴(10)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11),且两个同步轮(11)通过同步带(12)传动连接,中间轴(10)上固定连接有衔接齿轮(13),第二训练架(2)的脚踏轴(4)上设置有对接齿轮(14),连接盒(9)顺时针转动至水平状态后衔接齿轮(13)与对接齿轮(14)啮合传动;第一训练架(1)和第二训练架(2)上的两个手轮轴(7)的相对端均安装有连接盘(36),两个连接盘(36)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固定连接在第一训练架(1)和第二训练架(2)中部,且座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15),座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竖孔,竖孔的内部插接有活动靠背(16),活动靠背(16)的正面和背面均嵌设有竖直橡胶条(17),座板(3)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延伸至竖孔内部用于抵紧竖直橡胶条(17)的靠背螺栓(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坐垫螺栓(19),多个坐垫螺栓(19)的顶部穿过座板(3)与坐垫(15)的下表面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训练架(2)的训练架体(20)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秀梅张敏高春梅盛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