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51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间夹持有密封垫,第一主体背离第二主体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沿第一主体背离第二主体的方向垂直延展,在第二主体上开设有流体通孔,流体通孔贯穿密封垫,在第二主体上并位于流体通孔背离第一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集电器的集电平台,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上均开设有用于气液流通的交换流道,交换流道贯穿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并与流体通孔连接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通过集电平台与集电器接触良好,内部气液运转和分布顺畅。畅。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臭氧发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臭氧在杀菌消毒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臭氧的制造方式有很多种,应用最多的是电击空气(氧气)法,此种制造工艺可以产生大量的臭氧,特别适合应用于水处理行业;另一方面,通过电解水法获得臭氧亦是一种臭氧的制造方式,此种方法获得的臭氧量虽不如电击空气法,但获得的气体纯净无杂质,使得电解水法生产臭氧也被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随着臭氧被行业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小微型臭氧发生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但是,通过电解水法生产臭氧的小微型臭氧发生器亦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其结构设计死板,连接关系亦不灵活,使得流体分布混乱不畅,与臭氧发生器的集电器连接不牢靠,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间夹持有密封垫,所述第一主体背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沿所述第一主体背离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垂直延展,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开设有流体通孔,所述流体通孔贯穿所述密封垫,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位于所述流体通孔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集电器的集电平台,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上均开设有用于气液流通的交换流道,所述交换流道贯穿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并与所述流体通孔连接并连通。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密封垫呈矩形体结构设计,且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密封垫的外壁轮廓相同。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主体的顶端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与外界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密封垫。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与所述第一主体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交换流道与所述流体通孔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外接电路引线的螺纹接口。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垫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密封垫的侧边顶
角均导有圆角。
[001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间夹持有密封垫,第一主体背离第二主体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沿第一主体背离第二主体的方向垂直延展,在第二主体上开设有流体通孔,流体通孔贯穿密封垫,在第二主体上并位于流体通孔背离第一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集电器的集电平台,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上均开设有用于气液流通的交换流道,交换流道贯穿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并与流体通孔连接并连通。即通过此设置,使得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通过集电平台与集电器接触良好,内部气液运转和分布顺畅,结构稳定且实用性强,提高了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8]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的内部剖面图。
[0019]附图标记:1、第一主体;11、安装孔;2、第二主体;21、流体通孔;22、集电平台;23、螺纹接口;3、密封垫;4、第一连通柱;5、第二连通柱;6、交换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
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4]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如图1

图3所示,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间夹持有密封垫3,第一主体1背离第二主体2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连通柱4和第二连通柱5,第一连通柱4和第二连通柱5沿第一主体1背离第二主体2的方向垂直延展,在第二主体2上开设有流体通孔21,流体通孔21贯穿密封垫3,在第二主体2上并位于流体通孔21背离第一主体1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集电器的集电平台22,第一连通柱4和第二连通柱5上均开设有用于气液流通的交换流道6,交换流道6贯穿第一连通柱4和第二连通柱5并与流体通孔21连接并连通。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通过密封垫3保持相互间的密封与绝缘,通过第一连通柱4和第二连通柱5及开设于其上的交换流道6与外界设备连接并进行气液传输,通过流体通孔21与集电平台22在第二主体2内构成流体腔,以用于通过设于集电平台22上的集电器电解水并生产和分离臭氧。
[0026]进一步的,工质水由上一工序经第一连通柱4的交换流道6进入流体通孔21并经集电平台22流出,以便于在流通过程中电解臭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间夹持有密封垫,所述第一主体背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连通柱和第二连通柱,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沿所述第一主体背离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垂直延展,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开设有流体通孔,所述流体通孔贯穿所述密封垫,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并位于所述流体通孔背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集电器的集电平台,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上均开设有用于气液流通的交换流道,所述交换流道贯穿所述第一连通柱和所述第二连通柱并与所述流体通孔连接并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微型臭氧发生器的流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密封垫呈矩形体结构设计,且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密封垫的外壁轮廓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书全陈述声翟景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橘井舒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