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固定装置及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49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镜片固定装置,用以吸附镜片进行加工,所述镜片固定装置包括夹持件、吸附件、抽真空装置,所述吸附件用以与所述镜片的凹面或者凸面连接,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与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和所述吸附件的连通孔,所述吸附件采用石墨材料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镜片固定装置通过设置采用石墨材料制得的吸附件,从而可以通过吸附件吸住镜片,避免划伤镜片,同时可以保证镜片同一侧的任意位置吸力相当,抓力均匀。均匀。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片固定装置及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片固定装置及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聚合物材料良好的可加工性、注塑性和轻量化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光学领域中。其中聚碳酸酯(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种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通光性,是用于制作透镜的优选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相机镜头、人工晶体、反射镜等透镜等产品中。在光学领域随着光学仪器的飞速发展,尤其民用光学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在近年来迎来爆发式增长,对透镜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此类零件对表面光洁度和面型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Ra小于10nm,面型精度PV小于1微米),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可以高效的稳定的实现达到光学使用标准的表面质量和轮廓精度。
[0004]相比其他镜片材料比如硒化锌,锗,硫化锌等红外材料,PMMA的硬度相对较低,所以在超精密车削过程中,装夹方式使用不当会造成工件变形,从而影响面型精度。
[0005]现有筒夹装夹,既容易造成工件变形,又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松动而影响加工质量。而现有吸盘装夹容易因为吸力过大而导致工件局部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镜片固定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工装容易导致镜片变形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镜片固定装置,用以吸附镜片进行加工,所述镜片固定装置包括夹持件、吸附件、抽真空装置,所述吸附件用以与所述镜片的凹面或者凸面连接,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与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和所述吸附件的连通孔,所述吸附件采用石墨材料制得。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上设有收容腔,所述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夹持件环绕所述所述吸附件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吸附件的一侧朝向所述吸附件凹设有气腔,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气腔连通。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件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得。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所述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提供毛坯料,提供如上述镜片固定装置,所述镜片固定装置包括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
[0014]S2:使用数控车装对所述毛坯料进行开粗,得到粗工料,所述粗工料包括主体部、环绕主体部一圈设置的延伸部;
[0015]S3:使用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分别吸附粗工料的凹面和凸面,使用超精密车床对所述粗工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精修,得到精修料;
[0016]S4:使用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分别吸附毛坯料的凹面和凸面,使用超精密车床对所述精修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开粗;
[0017]S5:使用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分别吸附毛坯料的凹面和凸面,使用超精密车床对所述精修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精加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1中凹面固定装置制作方法如下:使用超精密车床将所述凹面固定装置的吸附件进行仿形精加工,形成凸出面,然后对凸出面进行轮廓检测后,根据对刀误差、刀具的波纹度误差、刀具半径误差进行补偿;凸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如下:使用超精密车床将所述凸面固定装置的吸附件进行仿形精加工,形成内凹面,然后对内凹面进行轮廓检测后,根据对刀误差、刀具的波纹度误差、刀具半径误差进行补偿。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包括:用三爪卡盘夹持毛坯料,先用普通车刀对凹面进行开粗加工,待凹面加工开粗完成后,换切断刀对凸面进行开粗,凸面开粗完成时,会在凸面回转中心留有残留凸台,用砂纸手工打磨去除凸台。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3包括对粗工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精修,其中对凹面的精修包括如下步骤:超精密车床对所述延伸部朝向凸面的一侧进行精加工;
[0021]其中对凸面的精修包括如下步骤:超精密车床对所述延伸部朝向凹面的一侧进行精加工。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包括对精修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开粗,其中对凹面的开粗包括如下步骤:朝向凹面方向进刀,进刀深度0.03mm,进5

7次;对延伸部朝向凹面的一面精车,打表平面度控制在1微米以内,用于精车加工凸面时端面定位;对延伸部外缘精车,圆周方向打表,跳动控制在1微米以内,用于精车前调整精修料两面轴线的同轴度,控制在3角分以内;
[0023]对凹面的开粗包括如下步骤:朝向凹面方向进刀,控制精修料的精加工留余量为0.03mm;精车主体部的外缘,圆周方向打表,跳动控制在1微米以内用于精加工凹面时端面的定位;完成对凸面和凹面的开粗后得到精工料。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5包括采用金刚石车刀对精修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精加工,其中对凹面的精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51:使用凸面吸附装置吸附精修料的凸面,延伸部的外缘打表,调整至跳动1微米以内,保证工件两面轴线的同轴度,控制在3角分以内;
[0025]S52:控制主轴转速1000

3000rpm,进给:0.5

2mm/min,金刚石刀具圆弧半径R0.5

R1.0mm,切削厚度:2um;
[0026]S53:在线检测凹面面型精度,补偿后重复步骤S51和S52;
[0027]对凸面的精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54:使用凹面吸附装置吸附精修料的凹面,主体部的外缘打表,调整至跳动1微米以内,保证工件两面轴线的同轴度,控制在3角分以内;
[0028]S55:控制主轴转速1000

3000rpm,进给:0.5

2mm/min,金刚石刀具圆弧半径R0.5

R1.0mm,切削厚度:2um;
[0029]S56:在线检测凹面面型精度,补偿后重复步骤S54和S55。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镜片固定装置通过设置采用石墨材料制得的吸附
件,从而可以通过吸附件吸住镜片,避免划伤镜片,同时可以保证镜片同一侧的任意位置吸力相当,抓力均匀。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镜片固定装置固定镜片的凸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镜片固定装置固定镜片的凹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片固定装置,用以吸附镜片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固定装置包括夹持件、吸附件、抽真空装置,所述吸附件用以与所述镜片的凹面或者凸面连接,所述夹持件上开设有与连通所述抽真空装置和所述吸附件的连通孔,所述吸附件采用石墨材料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上设有收容腔,所述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夹持件环绕所述所述吸附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吸附件的一侧朝向所述吸附件凹设有气腔,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气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得。5.一种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毛坯料,提供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镜片固定装置,所述镜片固定装置包括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S2:使用数控车装对所述毛坯料进行开粗,得到粗工料,所述粗工料包括主体部、环绕主体部一圈设置的延伸部;S3:使用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分别吸附粗工料的凹面和凸面,使用超精密车床对所述粗工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精修,得到精修料;S4:使用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分别吸附毛坯料的凹面和凸面,使用超精密车床对所述精修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开粗;S5:使用凹面固定装置和凸面固定装置分别吸附毛坯料的凹面和凸面,使用超精密车床对所述精修料的凹面和凸面进行精加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凹面固定装置制作方法如下:使用超精密车床将所述凹面固定装置的吸附件进行仿形精加工,形成凸出面,然后对凸出面进行轮廓检测后,根据对刀误差、刀具的波纹度误差、刀具半径误差进行补偿;凸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如下:使用超精密车床将所述凸面固定装置的吸附件进行仿形精加工,形成内凹面,然后对内凹面进行轮廓检测后,根据对刀误差、刀具的波纹度误差、刀具半径误差进行补偿。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片的超精密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用三爪卡盘夹持毛坯料,先用普通车刀对凹面进行开粗加工,待凹面加工开粗完成后,换切断刀对凸面进行开粗,凸面开粗完成时,会在凸面回转中心留有残留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翔宇孙浩陈万群霍德鸿丁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精凯高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